现代
选择题
(2019·浙江)张伯伦相信,通过一场重要的外交活动,他为他的国家已经赢得了一个重大胜利。
刚下飞机,这位喜形于色的首相面对着昂扬的人群宣称:“我相信,我们的时代得救了!”但丘吉尔对此予以激烈批评,并称这是“一个全面且彻底的失败”。
张伯伦的这场外交活动是
A.凡尔赛会议B.慕尼黑会议
C.英法苏缔结同盟条约的谈判D.缔结《非战公约》
浙江就多多少少有点没办法,喜欢考这些硬知识
但是其实你只要看过课本,就知道肯定选B
张伯伦是英国首相,张伯伦=绥靖政策
就是放任纳粹到处扩张,最后就出大事了
答案:B
(2019·浙江)1941年11月7日,莫斯科照常举行庆祝十月革命的阅兵式。
斯大林发表讲话:“让我们的伟大祖先……的名字,在这次战争中鼓舞着你们!让伟大的列宁的旗帜指引着你们向胜利前进!”红场阅兵所显示的信心和意志鼓舞着苏军战士,并最终赢得这次战役的胜利。
据此判断,这次战役的意义在于
①宣告德军“闪电战”破产②根本扭转苏德战场局势
③标志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④迫使德军无力在东线发动全面进攻A.①③ B.①④C.②③D.②④
1941年冬天=莫斯科战役=闪电战破产
根本扭转应该是在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
反法西斯同盟是在1942年成立联合国的前身
答案:B
(2019·浙江)二战中,美军在太平洋进行的两次重大军事行动,不仅逆转了太平洋战场主动权,而且加速了盟军的反攻和胜利的到来。
请观察右侧示意图,选出这两次军事行动的主要地点
A.①② B.③④ C.①④D.②③
美军两次军事行动——中途岛、马里亚纳
所以你只要知道马里亚纳海沟在哪里,就能先选2
中途岛不看书我也不知道怎么跟你解释,其实就是在中间的意思,不然为什么要“中途”呢?
所以你看图就能很快记住了
答案:A
(2019·浙江)有学者认为,二战后某条约的达成“是一种实用的而非意识形态的事业,它寻求加速经济恢复的新路径。
……它是把德国融入欧洲各国阵营里的第一步。
”这个条约旨在
A.推行马歇尔计划B.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C.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D.建立双重性区域合作组织
二战后=1951、经济恢复=重工业需要大量煤炭钢铁
我们前面讲欧盟历史的时候已经讲过了,秒C就行了
答案:C
(2019·浙江)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说:“1939年的这一代人知道战争是怎么回事……他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一切失望记得太清楚了。
”“诚然,还有这样一种区别:1939年的……这场战争是为了一种信念而斗争。
这就使人变得坚强刚毅。
而1914年的战争则不同,人们对于那场战争的真相一无所知……所以,当年的炮灰们脖子上围着花环,钢盔上绕着橡树叶当桂冠,会像醉汉一般欢呼着向自己的葬身之地走去。
”这段话旨在说明
A.和平与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B.两次世界大战给战争增添了新的方式与内容
C.二战因其战争的正当性引领人们勇于献身和牺牲
D.一战所造成的巨大伤亡和破坏在人们心中留下长久的阴影
这种太长的,直接看重点
因为不管你是谁,只要你是人,讲话总是有重点的
而重点,大概率在开头和结尾
如果开头没有议论句,那就直接看结尾——
所以,当年的炮灰们脖子上围着花环,钢盔上绕着橡树叶当桂冠,会像醉汉一般欢呼着向自己的葬身之地走去。
”
“所以”=论点,懂吧
但我们还是需要回到前面,去看它的论据是什么——
而1914年的战争则不同,人们对于那场战争的真相一无所知……
注意“而”字
我们前面讲过了,而字意味着前后内容不一样
要么就是出现了某种转变,要么就是前面的东西是为了说明后面的核心论点
即因为人们不知道一战的真相,所以会跑去送死
所以选D
当然按照传统的材料分层法,就是:
1、1939年的人知道怎么回事,所以刚毅坚强
2、1914年的人不知道怎么回事,所以送死
回去对应选项
A没看见和平发展
B没有新方式内容
C没有战争的正当性
D能对应2
所以优先选D
这两种方法,没有优劣之分
因为如果材料像全国卷一样短,那前面那种方法就难受了
因为材料够长,所以可以迅速抓住重点——“而”、“所以”
答案:D
(2017·浙江)1930年6月30日,法军比规定的日期提前五年从莱茵区撤出,同日,法国外长白里安将关于建立“欧洲联邦”的“备忘录”寄往欧洲各国。
“备忘录”建议在国联内建立一个欧洲安全体系,下设“欧洲议会”“常设政治委员会”“秘书处”;提出加强欧洲各国的经济合作,建立“共同市场”,以促进各国商品、资本和人员的流通。
“备忘录”反映了
①《洛迦诺公约》的精神②欧洲联合的设想由来已久
③维护《凡尔赛和约》对德原则④谋求法国对欧洲事务的主导权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时间——1930
我完全不知大1选项是什么意思
我也比较懒,不太想看材料,然后去分层了,很累
所以我优先看选项——欧洲联合
我看到这,就知道这个2是必选的,直接排除D
原因前面讲了,区域集团化
但是我做到这里,发现还是要分层:
1、1930,法军提前撤出
2、法国外长寄备忘录到欧洲各国
3、备忘录建议加强安全合作和经济联系
法国是一个关键变量,这些事件都是法国在操作
所以4是肯定要选的
所以选124
全程没提到德国,不选3
我不是浙江考生,我不知道维加诺公约是什么东西
但是也不需要知道,有解题技巧就行了
答案:C
(2018·浙江)丘吉尔发表演讲指出:“我们在经历着一场彻底的、全面的失败,而法国所遭受的打击可能比我们更甚……德国独裁者并未直接从桌子上抢走自己的食物,而是满意于被人一道菜一道菜地伺候……我们不要再对此视而不见了”。
其演讲针对的事件是
A.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B.慕尼黑协定签订
C.德国法西斯全面进攻法国 D.美国出台中立法案
丘吉尔=二战
1、英国经历失败
2、法国被打击更严重
3、德国被人一道菜一道菜伺候——被伺候=绥靖政策=慕尼黑协定
具体前面讲了
答案:B
(2018·浙江)以“狮子”和“狐狸”见称的罗斯福,面对大危机审时度势、大胆突破,采取“三R”(复兴、救济、改革)行动对经济进行干预。
新政的措施之一是实施“蓝鹰运动”,下列项中属于执行该措施的机构是
A.联邦银行 B.全国工业复兴署 C.农业调整署 D.紧急救济署
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
复兴、救济、改革,意味着管得很宽,不只是某一方面
所以哪怕你没学过这一课,也能直接选B
这就是我说的,知道前面我写的那些就行了
剩下的都是解题技巧
答案:B
(2018·浙江)右图所示为二战时期《苏军攻克柏林》海报。
图中远处是柏林标志性建筑——凯旋门(勃兰登堡门)。
历史不会忘记这场神圣的反法西斯战争,其中苏联军民为战胜法西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下列项中对苏联在二战中的贡献,表述准确的是
①莫斯科战役使德军闪电战破产②斯大林格勒战役根本扭转苏德战场局势③
“霸王行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④光复巴黎,强渡莱茵河,会师易北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苏联贡献就是12,没什么好说的
这个12就是你需要知道的知识,是考点,其他的其实都不重要
所以聪明人会从选项中反推考点,当然你没希望的,算了吧
答案:A
(2018·浙江)下表为《经济全球化大事年表(部分)》。
下列项中,对该表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形式多样
B.世贸组织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必然归宿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事件
D.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
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啊
然后材料说经济全球化
组织形式多样=材料里面的各种组织
重要事件,反正吹中国的永远对
重要途径,我讲论述类文本的时候已经说过了,“重要”就是理客中的代名词所以这个题里面CD直接秒就行了
B选项为什么不对?
还是那两大趋势——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
如果算上文化的话,就是文化多样性
感觉出来什么没有?那种统一的趋势,在世界这个层面肯定是错的
所以我们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互惠互利、求同存异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