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分析
根据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对比观察入射前和出射后光的变化情况.光通过甲图中的凸透镜变得比原来会聚了,光通过乙图中的凹透镜变得比原来会聚了,光通过丙图中的凸透镜变得比原来发散了,光通过丁图中的凹透镜变得比原来会聚了.透镜对光的(明确会聚和发散的区别)“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并非只是针对平行于主轴的平行光而言,“会聚作用”应该理解为出射光比入射光会聚了一些;“发散作用”应该理解为出射光比入射光发散了一些,图3-3所示.正确答案为A
30cm的位置上时,在另一侧的光屏上能够得到放大的倒立
.30cm D.40cm
物体通过透镜成放大倒立实像的条件是物体在透镜的焦点到
30cm>f>15cm,在答案中找出满足条件的选项.
思路分析
图中所给的四个透镜,(a)、(b)是凸透镜.(c)、(d)为凹透镜,并且(a)、(c)给出入射
光线,要求画出折射光线.而(b)、(d)则给出折射光线,要求画出入射光线.根据光心、
焦点的定义方法就能画出这些特殊光线.
光斑(如图所示),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当物体距透镜1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思路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mm,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距<10mm时,成正立放大虚像,f<物距<2f时,成倒立放大实像,当物体从距透镜2f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像逐渐变小,而向透镜移动时,成像逐渐变大,且相距远离透镜,据此可知选项D不正确。
四、课堂练习
1、根据图3—4(a)中入射光和出射光的情况在方框内填上一个适当的光学元件.
2、一支蜡烛立在凸透镜前,调节光屏的位置,恰好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清晰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和光屏对调一下位置,则( )
A.在光屏上仍可呈现缩小的像
B.隔着透镜可看到蜡烛的像
C.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像
D.在光屏上呈现与蜡烛等大的像
3、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若把物体向透镜方向移8cm,又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则透镜的焦距是( )
A.20cm B.10cm C.9cm D.5cm
4、(2012.河北2分19)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
C.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五、课后作业:
1、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0 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主轴移动到距凸透镜45 cm处,则成像的情况一定是()
A.放大的实像 B.等大的实像 C.缩小的实像 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
2、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处移到距凸透镜20 cm处,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10 cm B.20 cm C.12 cm D.以上都不对
3、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蜡烛距凸透镜15 cm,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
中不正确的是()
A.蜡烛距透镜40 cm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B.蜡烛距透镜18 cm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
C.蜡烛距透镜20 cm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D.蜡烛距透镜6 cm时,一定成放大的虚像
4、某幻灯机的镜头和幻灯片之间的距离可在10 cm~20 cm之间调节,现因原镜头损坏,则应选用下列哪一个元件做镜头()
A.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 B.焦距为10 cm的凹透镜
C.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 D.焦距为20 cm的凸透镜
5、用照相机给家人照相,人与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和底片到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分别是()
A.大于2f,小于f B.大于2f,小于2f,大于f
C.小于2f,大于f,大于2f D.大于f,大于2f
6、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要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 mm,则底片到镜头间的距离为()A.100 mm以外B.50 mm以内 C.略大于50 mm D.恰为50 mm
7、放映幻灯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图像的()
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
8、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像总是正立的、虚像总是倒立的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
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9、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时,在透镜的另一侧距离透镜20 cm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放大的物体的像,若把物体移至透镜前20 cm处,为了仍能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的移动方向和所成像的大小为()
A.光屏靠近透镜,成缩小的像 B.光屏靠近透镜,成放大的像
C.光屏远离透镜,成放大的像 D.光屏远离透镜,成缩小的像
10、一个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透镜和光屏位置可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清晰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
A.在光屏上不再呈现像 B.在光屏上呈现等大的像
C.在光屏上呈现缩小的像 D.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像
11、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对于正常人来说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要是因为()
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 B.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
C.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 D.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12、(2010.河北2分17)下列有关凸透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的视力
C.凸透镜所成的虚像一定是放大的
D.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13、(2009.河北.2分18)图6是物体A通过凸透镜(透镜未标出)成像的示意图。
当
凸透镜放在哪点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A
图11
像(选填。
小明将此镜片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
,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向后移动光屏,
“”
“”
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