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备管理程序

设备管理程序

设备管理程序
1 目的
为保证设备正常运作和生产,加强对设备的管理,以提高生产技术装备和产品质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设备的管理。

3 定义
预防性维护—为消除设备失效和非计划的生产中断而策划的活动,是制造过程设计的输出。

包括正确的使用设备设施,日常点检,保养,日常维修,备件计划等。

预见性维护—基于过程数据、通过预测可能的失效模式以避免维护问题的活动。

包括精度测试、
计划更换易损件、更新报废等。

4 职责
4.1 设备部负责所有生产设备的管理控制包括设备的引进、调试、保养、变更,同时负责特种设备的管理。

4.2 生产部负责设备管理各项制度的实施及设备的使用、点检、基本保养工作,同时执行检修、保养计划。

4.3 生产部负责制定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

4.4 采购部采购员负责备品、备件的采购。

4.5 设备部负责设备技术档案的保管工作。

4.6 生产部配合设备部负责对设备操作、检修人员的作业指导。

5 程序流程
5.1 设备的前期管理
5.1.1 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凡需购置新设备,
5.1.2 由生产有关人员讨论决定所购设备的具体技术要求,并安排采购部联系采购。

5.1.3 设备到货验收由生产部门、设备部门验收,符合预计生产要求,设备部门填报“设备验收单”,备件由仓库管理。

设备的安装由生产部提出方案并实施。

5.1.4 凡未验收合格,无“设备验收单”的设备不允许投入使用。

5.1.5 由生产部对设备逐台分类编号,建立“主要设备台帐”,标识关键设备,
并由设备部门归口管理。

5.2 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5.2.1 新工人使用设备前,必须经过相关作业指导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5.2.2 主要生产设备实行定人定机操作,人员由使用部门提出。

5.2.3 特殊工种如电工等,需按国家规定进行专业培训经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后,
发给操作证。

5.2.4 发现设备存在问题时应及时报生产部门,生产部安排人员及时修理,每年度设备部编制“设备月度保养计划表”对需要保养的设备组织进行维修。

5.3 设备事故的处理
操作人员应在设备事故发生后,立即将其具体情况报车间班组长,车间班组长核
实情况后上报设备部门,由设备部门安排维修工对设备事故进行处理。

设备故障造成停产4小时以上,设备部应写“设备事故报告表”及时上报公司总经理,进行现场鉴定分析,并负责设备事故的处理。

5.4 设备的报废
设备的报废由生产部提出申请经厂部进行鉴定,由生产部门填写“设备封存(报废)申请表”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5.5 设备年度检修
5.5.1 车间每天对主要生产设备进行日点检,并时填写“设备工位指导表”,如
有大修项目报设备部门并在“设备月度检修计划表”中添加项目,必要时外协单位进行检修。

由设备和生产部门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常生产。

5.5.2 对工厂主要设备每年由生产设备部门组织设备完好安全检查,并对发现的
问题及时组织整改或检修。

5.6 关键设备:
5.6(1)本公司将符合下列条件的设备列为关键设备: 清洗机
关键工序设备
1.价值高的设备
2.质量关键工序无代用的设备
3.修理停机对产量产值影响大的设备
4.设备维修复杂程度较高、备件供应周期较长的设备。

5.6(2)关键设备管理
1. 生产部每日点检关键设备的运行状况,内容包括纠正违章操作、设备完好、清洁、润滑保护装置等,并将定检情况记录保存
2.关键设备要挑选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身体素质好的人员上岗操作。

3. 操作工每班生产前对设备进行点检,必要时填写“设备工位指导表”,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处理。

4. 根据设备故障情况和定期检查保养信息,分析、寻找设备缺陷并实施改善措施。

5.7 设备的备件管理
5.7.1 设备添置备件需由生产部门提出“设备采购计划”。

5.7.2 统一管理备件收发,并严格遵守有关仓库管理制度。

5.7.3 编制“关键设备备件最低库存量清单”,保证仓库存有该清单规定的最低库存。

当因维修使用备件时,及时补充。

5.8 生产部门根据产品生产工艺要求配备符合安全、环保、卫生的工作环境。

5.9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必须严格按防护要求穿戴劳保用品。

6 附录
1.设备工位指导
2.设备保养记录表
3.设备修理记录单
4.设备保养规程
5.设备验收报告
6.设备故障维修单
7.设备故障解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