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文学史

古代文学史

隋唐五代文学第一章隋唐五代文学概论第一节隋代文学第二节唐五代文学隋代文学的评价(一)肯定论徐嘉瑞:隋代是对于六朝文学革命的一大转机谢无量:新声竞作,为后世戏曲之萌芽;律体大进,又有以导唐人之先路隋代文学的评价(二)否定论郑振铎:在隋代的三十四年间差不多没有什么新的树立。

刘大白:杨坚的文学复古运动是失败的。

罗宗强:没有自己的一代文学成就,没有足以标志一代文风的不朽作品。

诗与文,都只是北齐、北周与梁陈文学的流波余韵。

”“这是一种没有个性,没有生气的文学。

”隋代文学的评价(三)过渡型文学游国恩:南朝的文风占着统治的地位,但……从军、出塞这类题材是比较多地出现了。

刘大杰:薛道衡、虞世基的从军、出塞诗,“已超越南朝,是七言歌行的发展。

卢思道的《从军行》,薛道衡的《豫章行》,都有新的成就,而成为初唐四杰的先驱。

隋代文学的过渡性特征文学创作相对沉寂南北朝文学互相吸收,但并未融合为一个统一的文学进程。

隋代建立了一种违背文学特质的功利文学观。

文学也透露出一些生气,这就是杨素、薛道衡的创作。

魏征《隋书·文学传叙》: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

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

若能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斌斌,尽善尽美矣。

李谔《上隋高祖革文华书》:魏之三祖,更尚文词,忽君人之大道,好雕虫之小艺。

下之从上,有同影响,竞骋文华,遂成风俗。

江左齐、梁,其弊弥甚,贵贱贤愚,唯务吟咏。

遂复遗理存异,寻虚逐微,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

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

世俗以此相高,朝廷据兹擢士。

禄利之路既开,爱尚之情愈笃。

薛道衡《昔昔盐》: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

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

采桑秦氏女,织锦窦家妻,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

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

盘龙随镜隐,彩凤逐帷低。

飞魂同夜鹊,惓寝忆晨鸡。

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前年过代北,今岁往辽西。

一去无消息,那能惜马蹄。

《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唐代诗歌唐诗繁荣的表现:一、作品众多,名篇层出不穷。

《全唐诗》,清康熙时彭定求等编,共收唐五代诗歌48900多首,附有唐五代词,作者2200余人。

《全唐诗补编》,陈尚君辑校,中华书局1992年版,收逸诗6327首,作者1700多人。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国先秦至隋的诗歌总集。

今人逯钦立编,共135卷。

二、作家众多,名家辈出。

三、内容丰富,众体皆备。

《分门纂类唐歌诗》,南宋赵孟奎编,100卷,分天地山川、朝会宫阙、经史诗集、城郭园庐、仙释观寺、服食器用、兵师边塞、草木虫鱼八类。

《唐诗类苑》,明张之象编,200卷,分39部,1094类。

四、风格多样化李翰林之飘逸,杜工部之沈郁,孟襄阳之清雅,王右丞之精致,储光羲之真率,王昌龄之声俊,高适岑参之悲壮,李颀常建之超凡…韦苏州之雅淡,刘随州之开旷,…桞愚溪之超然复古,韩昌黎之博大其词,张王乐府得其故实,元白序事务在分明,与夫李贺卢仝之鬼怪,孟郊贾岛之饥寒…杜牧之之豪纵,温飞卿之绮靡,李义山之隐僻,许用晦之偶对。

唐诗繁荣的原因:(1)政治经济杜甫《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2)科举严羽《沧浪诗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

”《全唐诗序》:“唐开国之初,即用声律取士,聚天下才智英杰之彦,悉从事于六义之学,以为进身之阶。

”《唐会要》卷七十六:“进士举人,自国初以来,试诗赋、帖经、时务策五道。

中间或暂更改,旋即仍旧。

”正是诗歌的发展繁荣对社会生活产生广泛影响的结果;不是以诗赋取士促成了唐诗繁荣,而是唐诗的繁荣促成了以诗赋取士。

……科举制度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唐代文化普及从广度和深度都是远远超过了前代,而唐代灿烂的文学艺术就是以文化的普及为基础的。

其次,科试诗讲究声律对偶,也刺激了文人对声律音韵的研究,从诗歌创作的形式来说,也不是没有值得肯定的一面。

再次,科举制度还形成了漫游的风尚,扩大了文人的行踪,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有利于他们对现实生活的认识。

(3)思想的自由开放元稹《法曲》: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

……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王建《凉州行》: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玄宗尝伺察诸王。

宁王常夏中挥汗挽鼓,所读书乃龟兹乐谱也。

上知之喜曰:"天子兄弟当极醉乐耳。

"白居易《胡旋女》:五十年来制不禁。

《旧唐书·音乐志》载:“康国乐,……俗谓之胡旋。

”元稹《胡旋女》自注:“天宝中西国来献。

”白居易《胡旋女》注:“天宝末,康居国献之。

”白居易《胡旋女》: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

元稹《胡旋女》:胡旋之义世莫知,胡旋之容我能传。

蓬断霜根羊角疾,…骊珠迸珥逐飞星。

……万过其谁辨终始,四座安能分背面。

岑参:世人学舞只是舞,恣态岂能得如此。

笛二,正鼓一,和鼓一,铜鈸一白居易《胡旋女》: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

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飘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

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

(4)幕府石云涛《唐代幕府制度研究》:唐代幕府有以下特点:一是助统帅巡御封略所组成的僚属班子。

二是僚佐的任用采用聘举制。

三是军事性,即“经参戎事”。

四是统帅与僚佐的关系是宾主关系。

五是“秩靡常品”,幕职非正式国家官吏。

唐代幕府包括唐前期行军幕府、开元天宝时期边镇幕府、唐后期行营统帅幕府、藩镇幕府。

《剧谈录》:王侍中智兴,武略英奇,初授徐方节制,雄才磊落,幕府既开,所辟皆是儒者,一旦从事于使院会饮,与从容赋诗,顷之达于王公,乃召䕶军俱至,从事乃屏去翰墨,但以杯盘迎接,良久,问之曰:“适闻判官与诸贤作诗,何得见某而罢?”遽令却取笔砚,复以彩笺数十幅散于座,众宾相顾迟疑,将俟行觞举乐,复曰:“本来欲观制作,非以饮酒为意。

”时小吏亦以笺翰置于王公之前,从事礼为揖。

王公曰:“前某以韬略发迹,未尝留心章句,今日陪奉英髦,不免亦陈愚恳。

”遂乃引纸援毫,顷刻而就,云:“平生弓剑自相随,刚被郎官遣作诗。

江南花柳从君咏,塞北烟尘我自知。

”四座览之,惊叹无已。

(5)艺术的演进理想主义声律文辞:齐梁间声律说成为诗歌创作的限制,唐人则把声律转化为对文句的改造和语言功能的积极开发,由此锻炼出一种精炼含蓄而又明白、生动的语言风格。

艺术表现章法:由平铺直叙到截取横断面。

张华《情诗》:清风动帷帘,晨月照幽房。

佳人处遐远,兰室无容光。

襟怀拥虚景,轻衾覆空床。

居欢惜夜促,在戚怨宵长。

拊枕独啸叹,感慨凡内伤。

谢眺《玉阶怨》:夕殿下珠帘,流莹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李白《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兴象:把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蕴含在精炼含蓄而富有表现力的文字形式中,创造出的外形鲜明而内蕴深沉的艺术境界。

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诗的分期二分法:胡适、黄泽浦、李嘉言:唐诗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两个时代,一为“李白时代”,一为“杜甫时代”。

李白时代即为前期的唐诗,杜甫时代即为后期的唐诗,而作为两时代的分界线者则为“七五五年”――唐天宝十四年。

三分法:倪其心《关于唐诗的分期》:第一阶段从高祖至玄宗开元年间,诗歌拨乱反正,走向繁荣;第二阶段从开元末至宪宗元和时期,诗歌掀起高潮,趋向创新;第三阶段是穆宗长庆以后,到唐王朝覆灭,诗歌走向新形式创造道路。

四分法:高棅《唐诗品汇》:“略而言之,则有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之不同。

”六分法:许总《唐诗史》:承袭期、自立期、高峰期、扭变期、繁盛期、衰微期五分法:苏雪林《唐诗概论》:“一,继承齐梁古典作风之时期,以王绩、四杰、沈宋、陈子昂、张九龄为代表,二,浪漫主义文学隆盛之时期,李白、王孟、高岑、李颀、王昌龄、崔颢为代表;三,写实文学诞生之时期,以杜甫、大历才子、韩孟、元白、张王为代表;四,唯美文学发达之时期,以温李、杜牧为代表;五,唐诗衰颓之时期,重要诗人为韩偓、陆龟蒙、皮日休、司空图等。

”唐代散文梁肃《补阙李君前集序》:“唐有天下几二百载,而文章三变:初则广汉陈子昻以风雅革浮侈;次则燕国张公说以宏茂广波澜;天寳已还,则李员外(华)、萧功曹(颖士)、贾常侍(至)、独孤常州(及)比肩而出,故其道益炽。

”《新唐书·文艺传》:“唐有天下三百年,文章無慮三變。

髙祖、太宗,大難始夷,沿江左餘風,絺句繪章,揣合(迎合)低卬(音节的高低),故王楊為之伯。

玄宗好經術,群臣稍厭雕瑑,索理致,崇雅黜浮,氣益雄渾,則燕許擅其宗。

是時唐興已百年,諸儒争自名家。

大厯、貞元間,美才輩出,擩嚌(ruán jì研求玩味)道真(道德、学问的真谛),涵泳聖涯,於是韓愈倡之,柳宗元、李翺、皇甫湜等和之,排逐百家,法度森嚴,抵轢(超过)晉魏,上軋(压倒,胜过)漢周,唐之文完然為一王法。

”萧颖士,有辑本《萧茂挺文集》,《全唐文》编文二卷。

李华,今存辑本《李遐叔文集》,《全唐文》编为八卷,有文103篇。

独孤及,有《毗陵集》二十卷。

萧颖士,仅存《全唐文》中收录的27篇文章。

元结,有《元次山集》。

韩愈、柳宗元代表了古文运动的鼎盛时期。

韩愈周围团结了一大批读书人,有欧阳詹、李观、张籍、李翱、李汉、皇甫湜、沈亚之、樊宗师等。

柳宗元周围也团结了一批读书人,有凌准、陆质、陈谏、韩泰、韩晔、李景俭、吕温、刘禹锡等。

唐传奇:文言小说的成熟鲁迅《中国小说史》: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婉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

……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所成就特异,其间虽亦或托讽喻以纾牢愁,谈祸福以寓惩劝,而大归则究在文采与意想,与昔之传鬼神明因果而外无他意者,甚异其趣矣。

周绍良《唐传奇笺证》:有意识的艺术虚构;丰富生动的细节描写;美的文体和美的语言。

唐传奇的发展阶段1、初盛唐,初兴期《古镜记》,《太平广记》卷220收之,题作《王度》,出自《异闻集》。

现存唐传奇最早的一篇。

《补江总白猿传》,汉焦延寿《易林》:“南山大玃,盗我媚妻。

”晋张华《博物志》:“蜀山南高山上,有物如猕猴,长七尺,能人行健走,名曰猴玃,一名化,…行道妇人有好者,辄盗之以去。

”张鷟《游仙窟》,清末杨守敬从日本发现。

2、中晚唐,兴盛期(1)爱情小说沈既济《任氏传》:崟乃悉假帷帐榻席之具,使家僮之惠黠者,随以觇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