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物栽培学》作业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作业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1、作物产量中常说的经济系数是指1.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之比2.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之比3.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的百分比4.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百分比2、作物品质的评价指标中,下述属于形态指标的是1.蛋白质2.氨基酸3.脂肪4.颜色3、作物生长的“营养三要素”是指1. C、H、O2. N、P、K3. S、N、P4. N、P、S4、下列哪种根属于产品器官1.气生根2.须根3.块根4.不定根5、下列属于喜钾作物的是1.水稻2.玉米3.马铃薯4.小麦多项选择题6、影响复种的条件包括1.热量2.水分3.地力与肥料4.劳畜力与机械化等7、下列哪些作物需经过一定时期的低温诱导才能正常开花结实。

1.大麦2.小麦3.黑麦4.油菜8、作物的播种方式包括1.插播2.条播3.点播4.重播9、下面哪些材料可用于繁殖下一代1.颖果2.块茎3.块根4.鳞茎10、按照土壤质地进行分类,一般可以把土壤区分为下列几大类1.砂土类2.黑土类3.壤土类4.黏土类11、根据作物对二氧化碳同化途径的特点,下列哪些作物属于C3作物1.小麦2.大豆3.玉米4.棉花12、间作与套作不相同点在于1.共生期长短不一样2.熟制不一样3.复种指数不一样4.前者是成行种植,后者是成带种植13、关于土壤质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1.沙质土壤结构良好,保水保肥。

2.壤质土耐旱耐涝,适耕期长。

3.黏质土吸附作用强,保肥性好。

4.沙质土壤保水不保肥。

14、下列属于长日照作物的是1.小麦2.烟草3.大麦4.油菜15、种子萌发必不可少的因素包括1.光照2.温度3.水分4.氧气16、从引种角度看,短日照作物由北方向南方引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1.生育期缩短2.生育期延长3.生育期不变4.营养生长期缩短17、按照作物“S”生长进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作物生长是不可逆的。

2.各种促控措施,都应该在生长最快速到来之时应用。

3.作物生长是可逆的。

4.控制某器官应考虑对其他器官的影响。

判断题18、马铃薯种薯贮藏的适宜温度为15~20℃。

1. A.√2. B.×19、一般说来,油料作物在低温和水分充足条件下,种子中积累脂肪相对较多。

1. A.√2. B.×20、无霜期是指一年中没有霜冻的天数之和。

1. A.√2. B.×21、一般来说,玉米比小麦的光饱和点高。

1. A.√2. B.×22、间作与套作涉及两种作物的共生期是一样的。

1. A.√2. B.×23、块根块茎都可以作为繁殖下一代的种子。

1. A.√2. B.×24、冬小麦必须经历一定的低温才能正常开花结实。

1. A.√2. B.×25、根据作物对CO2同化途径的特点,小麦作物属于C4作物。

1. A.√2. B.×26、大豆属于长日照作物。

1. A.√2. B.×主观题27、发育参考答案:作物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即植株内部生理状态的转变、性器官的分化发育终至开花结实的过程。

包括官的形成过程。

28、大田作物参考答案:指种植业中除蔬菜、果树之外,在大田上种植的粮食作物(谷类、豆类、薯类等)、油料作物、纤维作物、糖料作物29、叶龄余数法参考答案:指作物某一品种一生的总叶片数减去已抽出的叶片数,即为叶龄余数。

30、群体的水平结构参考答案:指的是群体内各个个体在地面上的分布和配置。

31、源限制型参考答案:是一种源小库大的类型,叶片生产的同化物满足不了库的需要,限制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源的供应能力。

32、光合性能参考答案:指光合系统的生产性能,它是决定作物光能利用率高低及获得高产的关键。

即包括光合面积、光合能力、光合时间、光个方面。

33、冷害参考答案:指作物遇到零上低温,生命活动受到损伤或死亡的现象。

34、作物化学控制参考答案:指运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进行促进或抑制,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35、温度三基点是指、、。

参考答案: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最适温度36、营养元素的作用规律包括、、等三大规律。

参考答案:最少养分律;报酬递减律;养分互作律37、简述作物、环境、措施三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1)作物生长在自然环境之中,通过不断同化环境资源完成生长发育过程,最终形成产品;(2)作物又受制于自然环最终影响到作物遗传潜力的表达;(3)在作物生产过程中,生产管理者通过栽培技术措施干预作物与环境,协调作物要的方向发展。

(4)在栽培作物的实践活动中,包括作物、环境、措施3个方面,作物产品的形成,正是作物一环境1.5分)38、简述育苗移栽的优缺点。

<br< span=""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br<>参考答案:(1)优点:育苗移栽缩短大田生长期,增加复种指数,促进各种作物平衡增产;苗期叶面积小,便于精细管理,有利肥料、农药等生产投资;育苗可按计划规格移栽,保证单位面积上的合理密度和苗全苗壮。

(每点各1分)(2)缺点不利于吸收土壤深层养分,抗倒伏力弱;人工移栽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

(2分)<\/p>39、简要分析目前光能利用率低的原因。

<br< span=""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br<>参考答案:①漏光损失:作物生长初期,植株小,叶面积系数小,日光大部分漏射到地面上而损失。

生产水平较低的大田,一生限制:在光饱和点以前,光合速率已不随光强呈比例地增加,说明那时光能已不能被充分利用而浪费。

即使群体光饱上部叶层仍因光饱和而浪费,下部则因光照不足而达不到应有的光合速率。

③条件限制:光能利用并不是作物生产的方面会使光合能力不能充分发挥,限制了光能利用;另一方面是会使呼吸消耗相对增多,最终使产量降低。

(每点各40、如何协调作物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以促进作物高产。

参考答案:①在品种的选择方面,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一般应选择比较耐肥,中偏矮秆或半矮秆具有倾斜的叶层配置的品种;若要直立叶型的基础上,还需注意叶片厚度的选择,这样才有利于获得高产。

②肥料的施用对作物群体影响很大,如施用氮肥发育,二是协调作物群体结构大小与体内的代谢过程。

因此施肥时期和施用量必须适时适量。

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叶面积大小,对合理群体的形成十分有利。

(每点各3分)41、群体的垂直结构参考答案:是指群体内各个个体及其器官在地上空间的分布和根群在土壤中的分布。

<\/p>42、光周期现象参考答案:作物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对日照长度的变化做出反应,从营养生长的顶端转向生殖生长的这种现象。

<\/p>43、简述作物施肥的基本原则。

<br< span=""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br<>参考答案:①用养结合的原则;②营养平衡的原则;③安全生态的原则;④经济高效的原则。

(每点各1.5分)<\/p>44、简述“源、库、流”之间的相互关系。

<br< span=""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br<>参考答案:源、流、库的形成和功能的发挥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时可以相互代替。

(1)源是产量库形成和体有较大的库容量,就必须从强化源的供给能力入手。

(2)源、库器官的功能是相对的,有时同一器官兼有两个因素的动和产量形成中构成统一的整体,三者的平衡发展状况决定作物产量的高低。

(4)源、库的发展及其平衡状况往往是支相对作用的大小随品种、生态及栽培条件而异。

从库、源与流的关系看,库、源大小对流的方向、速率、数量都有明显<\/p>45、作物的感温性、感光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在生产上有何意义。

<br< span="" style="box-sizing: border 参考答案:(1)引种上的应用:不同地区的温光生态条件不同,在地区间相互引种时必须考虑品种的温光反应特性。

总的来说,引种易于成功。

(2)栽培上的应用:作物的品种搭配、播种期的安排等,均需考虑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

<\/p>(3)在育种上的应用:在制定作物育种目标时,要根据当地自然气候条件,提出明确的温光反应特性。

<\/p>46、基本耕作参考答案:又称初级耕作,指入土较深、作用较强烈、能显著改变耕层物理性状、后效较长的一类土壤耕作措施。

47、作物生长率参考答案:又叫群体生长率,指单位时间、单位土地面积上所增加的干物重。

48、简述秸秆覆盖的主要方式。

参考答案:①整秆覆盖:在播种前后,将整株秸秆均匀地覆盖在地面,形成全面覆盖或局部覆盖。

②切(粉)碎覆盖:利用秸秆秸秆粉碎还田机和联合收割机等,将作物的秸秆切碎后,均匀全田覆盖或局部覆盖。

③高留茬覆盖:前作收获时留茬秆间机条播后作,如小麦、玉米和大豆、或抛栽水稻秧苗,并将收割的残茬均匀地覆盖于田间。

(每点各2分,仅给49、植物激素参考答案:指由植物体内代谢产生的,能运输到其他部位起作用的、在低浓度下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特殊作用的物质。

50、土壤的生物特性参考答案:是土壤动、植物和微生物活动所造成的一种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特性。

51、生物多样性参考答案:是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和它们与生存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的总称。

52、驯化引种参考答案:植物本身适应性很窄,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与原产地的差异太大,植物生长不正常甚至死亡,但是经过精细的栽培管的措施,逐步改变遗传性以适应新的环境,使引进的植物正常生长。

53、土壤肥力参考答案:指土壤水、肥、气、热4大地力因素相互制约和协调的结果所综合表现出来的生产能力。

54、作物布局参考答案: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生产单位(或农户)种植作物的种类、各种作物种植的面积比例及其种植地点配置。

55、光能利用率参考答案:作物群体的光能利用率是以太阳辐射能转化为化学潜能的效率表示的作物生产力。

56、技术集成参考答案:为了一定栽培目的,将单项技术组合并优化成一整套完整的栽培技术体系称为栽培技术集成。

<\/p><\/p>57、简述糖类形成与积累的特点。

参考答案:(1)作物产量器官中贮藏的糖类主要是蔗糖和淀粉。

(2)蔗糖的积累过程比较简单,即通过叶片等器官形成的光合组织后,先在细胞壁部位被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然后进入细胞质合成蔗糖,最后转移到液泡中被贮存起来;(3)淀物以蔗糖的形式经维管束输送,并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后进入细胞质,在细胞质内果糖转变成葡萄糖,然后葡萄糖以成淀粉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