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颜色_教案
23.习题精讲:
(1)为什么电影幕布的颜色都是白色的?(白色的幕布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
(2)白纸上写红字,在红色灯光下为什么看不清楚?(白纸和红字都能反射红色的灯光,所以看不清楚。)
(3)通过蓝色的眼镜看白纸,纸是什么颜色?为什么?(蓝色。因为白纸反射的各色光中只有蓝色的可透过蓝色眼镜,其他颜色光均被眼镜吸收。)
27.习题精讲:
(1)你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到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的例子吗?请举出。
A.影子的形成
B.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影
C.日食和月食
D.立竿见影
(2)下列所举的例子是光源的是()
A.电影屏幕上的太阳B.水中的太阳
C.电视屏幕中的太阳D.画中的太阳
(3)光和声音都从水中向空气中传播,则它们的速度是否要变化?
28.课后作业:
光和颜色
教学目标:
1.能从几个物体中找出何种物体是光源。
2.理解光传播与声音传播的区别。
3.记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米/秒。
教学重难点:光源、光的传播;光传播与声音传播的区别
教学(实验)器材:厚玻璃板、激光器
教学过程
备课组意见记录及个性化备课
第一课时
引入
1.引课:请伸出你的手,看见五个手指吗?“伸手不见五指”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看不见?(没有光)现在有光吗?(有)请你闭上眼睛,还能看见吗?(不能)为什么?(光没有进入我们的眼睛。)
生:"没有,室内室外没什么差别!"
师:"这是因为无色透明的物体能将所有的色光全透过。"
17.设问:物体的颜色到底由什么决定?
18.学生实验:光的颜色
19.归纳板书:
八、物体的颜色:
(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能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能反射出来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实际呈现的颜色不仅与不透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还跟照射它的色光有关。
所以月亮钻石包括桌子、椅子也不是光源,我们却能看到它,因为它能反射光,光再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就看到了。
6.实验提问:请看老师手中的小激光器,它发出的光在远处会打出一个亮点(演示)。请大家猜测一下,光源发出的光是怎样传播的呢?你能不能举例或用实验证明?
7.回答举例:可能沿直线传播。如:穿过森林的太阳光束;雾天车灯的光束;太阳从云层中出来的光束
21.学生解答:
22.老师讲解:可以先请学生先做实验,要求在暗室或夜晚的家中做。答案:
(1)植物将会是黑色,因手电筒所发出的白光经过红色玻璃后就射出红光,而绿色植物是不透明物体,它只反射绿光,因此红光照在绿色植物上将会吸收,故绿色植物看上去是黑色的。
(2)当用绿色玻璃纸替换红色玻璃纸,再将手电筒光照在黄色的橘子上,橘子将变成黑色。而照在绿色植物上时,植物将呈绿色。
19.提问:从上述介绍中,你在讲述光速时,是否要讲清是何种物质中的光速呢?
20.学生回答:从介绍中,可以知道在不同介质中光速不同,所以我们说光速必须说明是在哪一种介质中。
21.板书:
四、光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快慢是不同的。
光在真空中光速是:3×108m/s
22.计算: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是多少?
23.板书:1光年=9.46×1015m/s(强调光年是距离的单位)
三、光线:光的传播是实际存在的,光线是人们为了研究光的传播而画的带箭头的图线。
14.解释现象:关于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生活中你知道有哪些应用吗?学生举例。
15.学生举例:如:打靶三点成一线;队伍对齐
16.提问思考:电闪雷鸣,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是我们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17.学生猜测: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大得多。
六、光的色散
3.观察实验:太阳光的色散
4.演示实验:
5.小节板书:
(1)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混合而成。
(2)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单色光,则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复色光。
6.提问:在“非典”时期,国家为了能在人类流动多的地方安放了什么仪器进行测体温?
7.学生回答:红外线测温仪。
8.讲述:如果在上述实验中把非常灵敏的温度计放到彩色光带的红光以外,温度计读数也会上升,说明这里也有光的辐射,只是人们看不见,我们把这种辐射的光线叫红外线。并板书:
24.介绍:彩电图像的色彩是怎么来的?
25.探究实验:阳光下树阴中的圆形光斑是怎样形成的?
(1)提出问题:
(2)猜想和预测:
(3)设计实验方案,收集事实证据:
(4)得出结论和解释:
(5)反思评价:
26.评价板书:
五、小孔成像:
(1)“小”:是指孔与物的距离大大于孔与屏的距离
(2)“像”:实际光线所成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3)像的形状是与物体形状相似,与孔的形状无关。
8.学生实验:
(1)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2)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
(3)光在玻璃中沿直线传播。
9.教师实验:用激光演示器发出的光束垂直向厚玻璃砖表面投射,观察传播情况。
10.小结板书:空气、水、玻璃这些我们都叫介质。光在空气、水、玻璃等同一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即:
二、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紫外线:
14.提问:紫外线有什么作用?
15.讲解板书: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了紫外线。一切高温物体如太阳、弧光灯发出的光都含有紫外线,紫外线的波长比紫光还短,其主要作用是化学作用。紫外线能杀死细菌和病毒,所以我们常用它照射物体(如食品等)来消毒。但过强的紫外线能对人造成伤害,现在天气预报每天都播报第二天的紫外线指数预测。板书:
13.介绍光线:为了形象的表示光的传播,我们可以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条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这种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叫做光线。
注:光的传播是实际存在的,光线是人们为了研究光的传播而画的带箭头的图线。它是表示光的一种模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以后我们还会学到电场线、磁感应线,它们和光线一样,都是物理模型。我们夜晚看到的手电筒发出的光束和电影院中看到的放映机发出的光束,是由于光的传播路径上空气中的尘埃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眼睛的结果。板书:
或:物体的颜色
1.透明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所呈现的颜色,由其选择吸收后剩下“穿透”过去的色光而定。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所呈现的颜色,由其选择吸收后剩下“反射”过去的色光而定。
20.思考:
(1)在暗室中,把红色玻璃纸挡在手电筒前,将光照射到绿色植物上,植物将会是什么颜色?
(2)将玻璃纸换成绿色,然后照在黄色的橘子上,橘子将变成什么颜色?再用绿光照射绿色植物,植物将呈什么颜色?
对,我们能看见物体就必须有光从这个物体上射入我们的眼睛。
2.提问:
(1)那么光从哪里来?(学生举例)
(2)你能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吗?(能够自身发光)
(3)什么叫光源?
3.小节板书:
一、光源:能自身发光的物体
4.练习:请看这四个物体:太阳、电灯、蜡烛、萤火虫、月亮、钻石。你能说出那些是光源吗?
5.讲解:我们经常说皎洁的月光,月亮是不是光源?光彩夺目的钻石是不是?为什么?可我们明明看到了月亮钻石了,我们不是说看见物体必须有光从这个物体上射入我们的眼睛吗?(能反射光)
紫外线:常用作消毒灭菌
16.对话:
师:“我校的玻璃窗是刚新换的,如果你是校长,你会选什么颜色的玻璃装在教室里?”
师:"墙是什么颜色的?
师:"同学家的阳台有没有装蓝色玻璃的?白天家里亮吗?"
生:"白天觉得不亮,且家里东西颜色变了。"
师:"为什么会这样?"
生:"蓝色玻璃只能透过蓝光。"
师:"现在我们教室里有没有这种感觉?"
24.提问:
(1)百米赛跑裁判以看见发令枪冒的烟为准还是听到枪声为准?(光传播比声音快,所以以烟为准)
(2)想想议议:你能不能想出一个办法来估测发生雷电的地方离你多远?需要知道什么?测出什么?公式?需要知道声音在空气的传播速度v=340m/s,要测出声音从发声处传到人耳的时间t。(看到闪电计时,听到雷声结束)。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算出距离。
(1)你能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来测旗杆的高度?写出过程。
作业本B.新同步
第二课时
1.复习:讲述前次课留下的题目,并回顾
2.引言:清晨,太阳冉冉升起,花园里的花朵在阳光照耀下争奇斗艳,粉红色、橙红色、紫罗蓝色等等。每朵花都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美丽色彩。阳光让你清晰地看到了每种颜色,但阳光是白色,究竟是什么使花朵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呢?雨过天晴,有时天空会出现美丽的彩虹,你知道是怎样形成的吗?接下来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板书:
七、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
9.介绍红外线:任何“热”的物体虽然不发光但都能辐射红外线。因此红外线又称为热辐射线简称热辐射。不同物体不同温度,就释放出不同种类的红外辐射。换句话说,如果能够知道某物件所释放出的红外辐射的类别和能量,我们就可以知道这物件的温度。人是恒温动物,能维持一定体温,不断向四周空间发散红外辐射能。因生理结构,体表各处温度不等,而当人体某处发生病变或生理状况发生变化时,必将因其血流和代谢变化而产生高于或低于正常温度的偏离。根据这一理论制成的红外热像仪,可以测定人体温度的变化,作为临床医学诊断的指标。
11.提问:你能举出反例吗?即光在不均匀物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12.学生举例:
学生一:透过酒精灯看后面的背景在晃动。说明酒精灯上方空气热膨胀流动不均匀了。
学生二:买早点时透过炉子上方看后面物体在晃动;
学生三:星星在眨眼。
学生四: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下,就看到了。地球周围的大气是不均匀的,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从大气层外射向地面的光线就会发生弯曲,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见了它,就是因为不均匀的大气使光线变弯了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