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90(总分:6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学记》所阐述的循序渐进教学原则,早在孟轲就已提出,他将其阐述为( )。
(分数:2.00)A.“不陵节而施”B.“学不躐等”C.“当其可”D.“盈科而后进”√解析:3.唐代中央官学体系中实施儒学教育的学校主要为( )。
(分数:2.00)A.国子学、太学、四门学√B.国子学、太学、中书学C.太学、四门学、中书学D.国子学、四门学、中书学解析:4.“熙宁兴学”之后,宋代太学中曾经实施的一种将学生平时品行、学业表现与考试成绩结合考察的教学评价和管理制度,称为( )。
(分数:2.00)A.“苏湖教法”B.“三舍法”√C.“积分法”D.“六等融黜陟法”解析:5.颜元主持的漳南书院性质上属于( )。
(分数:2.00)A.理学书院B.实学书院√C.制艺书院D.考据书院解析:6.我国第一位倡导启发式教学的古代教育家是( )。
(分数:2.00)A.朱熹B.王守仁C.孔子√D.荀子解析:解析:孔子是我国古代第一位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
7.中国古代教育完备于( )。
(分数:2.00)A.宋朝B.唐朝√C.隋朝D.魏晋南北朝解析:解析:唐代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相当完备的官学教育体系,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典型。
8.“习行”教学法的提出者是( )。
(分数:2.00)A.范仲淹B.王安石C.颜元√D.顾炎武解析:解析:颜元提出了“习动、习行”的教学方法,认为要在实际行动中来练习、巩固知识,加深理解。
9.为了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维新教育所采取的区别于洋务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是( )。
(分数:2.00)A.改革科举B.发行报刊√C.兴办学堂D.译介西书解析:10.为了收回教育权,1925年中国政府公布了( )。
(分数:2.00)A.《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B.《请求力谋收回教育权》C.《教育实行与宗教分离》D.《取缔外人在国内办理教育事业》解析:11.近代最早提出普及教育的是( )。
(分数:2.00)A.蔡元培B.梁启超√C.康有为D.严复解析:解析:梁启超主张普及教育,人人都要接受教育,教育就是要为国家培养新民,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富强。
12.抗日战争时期,为强化学校训育,国民政府规定在中等以上学校中推行( )。
(分数:2.00)A.专任制B.导生制C.导师制√D.辅导制解析:13.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的教育家是( )。
(分数:2.00)A.晏阳初B.梁漱溟√C.黄炎培D.陶行知解析:14.“五指活动”的倡导者是( )。
(分数:2.00)A.陈鹤琴√B.陶行知C.黄炎培D.蔡元培解析:解析:陈鹤琴提出“五指活动”课程,认为儿童健康、儿童社会、儿童自然、儿童艺术及儿童文学这五类活动都要进行,是一个整体,犹如人的五个手指。
15.古希腊苏格拉底向雅典青年提出的要求和期望是( )。
(分数:2.00)A.了解自然B.熟悉社会C.虔信上帝D.认识自己√解析:16.西欧中世纪大学所设学科一般为( )。
(分数:2.00)A.文科、法学科、医学科、神学科√B.文科、理科、医学科、神学科C.文科、理科、法学科、医学科D.文科、理科、法学科、神学科解析:17.古埃及的( )是训练一般能从事某种专项工作的官员。
修业12年。
(分数:2.00)A.职官学校√B.文士学校C.宫廷学校D.僧侣学校解析:解析:宫廷学校是指国王法老在宫廷中设立的学校,以教育皇子皇孙和朝臣的子弟为宗旨,学生学习完毕,接受适当的业务锻炼后,分别被委任官职;僧侣学校或寺庙学校,是一种附设在寺庙中的学校,着重科学技术教育,也为学术中心;职官学校或书吏学校,是训练一般能从事某种专项工作的官员,修业12年;文士学校,培养能熟练运用文字从事书写及计算工作的人,较低级,招收人数较多,对出身限制较宽,修业期限长短不一。
18.近代法国中央集权式教育管理体制确立的标志是拿破仑第一帝国时期设立的( )。
(分数:2.00)A.帝国大学√B.教育部C.大学区D.索邦大学解析:19.被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视为教学的“金科玉律”、18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视为基础性教学原则的是( )。
(分数:2.00)A.量力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系统性原则解析:20.赫尔巴特提出教学形式阶段理论,认为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经历的四个阶段是( )。
(分数:2.00)A.注意、期待、要求、行动B.明了、联合、系统、方法√C.注意、期待、相关、集中D.明了、联合、提示、巩固解析:21.( )不属于裴斯泰洛奇要素教育中的要素。
(分数:2.00)A.关节活动B.数目C.对母亲的爱D.视觉听觉等感觉√解析:解析:裴斯泰洛奇认为德育的最基本的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智育的最基本的要素是数目、形状和语言:体育的最基本的要素是各种关节的活动。
22.20世纪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时期,明确提出以自由与合作为基本原则,实施合同式学习的个别教学制度是( )。
(分数:2.00)A.葛雷制B.昆西制C.道尔顿制√D.文纳特卡制解析:23.20世纪30年代指导苏联国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 )。
(分数:2.00)A.《教育人民委员会关于国民教育的宣事》B.《国家学术委员会教学大纲》C.《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D.《统一劳动学校规程》解析:24.1959年,美国科学院召开了改进中小学自然科学教育的会议,从而掀起20世纪60年代以加强基础学科教学、编写新教材、注重学科概念与体系为核心的课程改革运动,这场运动所体现的教育思潮是( )。
(分数:2.00)A.改造主义教育B.要素主义教育C.结构主义教育√D.永恒主义教育解析:25.下列哪个法规是专门关于职业教育的?( )(分数:2.00)A.《史密斯一休斯法案》√B.《统一劳动学校规程》C.《费舍教育法》D.《巴尔福教育法》解析:解析:1917年,关国国会通过了由史密斯和休斯联合提出的职业教育提案,史称“史密斯一休斯法案”。
二、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4.00)26.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7.《学记》所说的“教学相长”本义是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
“教学相长”的本义并非指教与学双方的相互促进,而是仅指教这一方的以教为学,它说明教师本身的学习是一种学习,而他教导他人的过程更是一种学习。
)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28.简述我国20世纪中出现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国家主义教育思潮于20世纪20年代正式形成,代表人物是余家菊、李璜、陈启天、曾琦、左舜生等人。
1923年12月,留学法国的曾琦、李璜在巴黎市郊成立中国青年党,以《先声》为机关报,标志着中国国家主义派的形成,国家主义派又被称为醒狮派。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国家主义教育就是“以国家主义为依归之教育”。
具体含义为:培养自尊精神以确立国格;发展国华以阐扬国光;陶铸国魂以确定国基;拥护国权以维国脉。
第二,国家主义教育的目的,就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他们特别对教会教育和殖民地教育的危害进行了深入阐述,明确提出“收回教育权”的口号与办法。
第三,“国家至上”的教育政策。
教育是国家的主权、国家的事业、国家的制度,只属于国家办理,应该由国家办理、监督。
)解析:29.简述杨贤江的“全人生指导”思想的主要内容。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所谓全人生的指导,就是对青年进行全面关心、教育和引导,即不仅关心他们的文化知识学习,同时对他们生活中各种实际问题给以正确的教育和指导,使之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以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圆满发达的人”。
他的“全人生指导”思想是以“革命的人生观”为核心的。
其出发点就是引导学生参加革命,过革命的人生。
具体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要谋求素质的全面发展。
全面的素质包括德、智、体、美及知、情、意、行等各方面,要使学生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完成的人”,即对社会有用的人。
(2)教育要指导学生过正常而全面的生活。
正常而全面的生活分为健康生活、劳动生活、公民生活及文化生活四大类。
健康是生活的根本,生活的根源。
健康生活指导是指使学生具备常识,注重锻炼,具有强健的体魄及精神。
劳动生活又称为职业生活,是维持生活和促进文明的要素。
劳动生活指导就是使学生以劳动为光荣,并具备工作的知识与技能。
公民生活就是社会生活,良好而符合现代社会准则的群己关系是个人人生幸福的保障。
公民生活指导就是使学生参加多种文化活动,使之富有人生情趣。
文化生活又称为“学艺生活”,包括科学、文艺及游历等多方面的研究和欣赏活动。
这种以革命人生观为核心的德、智、体、美、劳、群全方位的教育,称之为“全人生指导”。
(3)学生的在校生活不仅要指导,还要对学生的校外生活进行指导。
对学生的求学、起居、健康、兴趣、爱好、社交、恋爱、择业都要关心,都要进行指导。
)解析:30.试比较14~15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与北欧人文主义教育的异同。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相同点:①均将古典科目作为课程的基础和主体,重视古典语言教育,忽视本民族语言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