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学习理论
理论核心
整体
决定
部分
部分
依从
整体
学习理论
(1)顿悟说
“顿悟”也就是突然觉察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它是通 过学习者重新组织或重新构建有关事物的形式而实现的。
典型实验(黑猩猩学习实验:1914—1920)
1
2
“接竿问题”实验 “叠箱问题”实验
(1)“接竿问题”实验
顿悟的四个特点:
① 对整体情景具有依赖性(理解各部分关系) ② 具有突发性(尝试近似于对假定的尝试,突然顿悟) ③ 质变的产生无需量的积累
④ 可以迁移 (尤其在告诉类似的课题中)
(2)迁移理论
迁移理论也是格式塔心理学关于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 格式塔心理学家们认为迁移是由于学习者顿悟了两个学习经 验之间存在关系的结果,提出关系转换说 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2)“叠箱问题”实验
如图所示,香蕉挂在笼子的顶棚 上。笼内有一只木箱可以利用。要想 够到香蕉,须将木箱搬到香蕉下面, 然后爬上木箱,跳一下才能够到香蕉 。
这个问题对于大猩猩来说是一个 难题。但是,猩猩苏丹在没有帮助的 情况下就顺利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其 他6只大猩猩也在人把箱子置于香蕉 之下,或者观看到其他猩猩使用木箱 之后解决了问题。
在黑猩猩的笼子外放有 香蕉,笼子里面放有两根短 竹棒,用其中的任何一根都 够不着笼子外面的香蕉。然 而,黑猩猩思考一会,突然 将两根木棒像钓鱼杆一样接 起来,够着了香蕉,把香蕉 拨过来。黑猩猩一旦领悟到 了棒子接起来与远处香蕉的 关系,就一次又一次地把一 根木棒插进另一根木棒的末 端,以便够得着远处的香蕉 。
LOGO
格式塔学习理论
LOGO
格式塔学习理论
通过学习,会在人的头脑中留下记忆 痕迹,这些痕迹不是孤立的要素,而是一 个有组织的整体,即完型。
格式塔心理学及主要代表
格式塔心理学也称完形心理学,是二十世纪初 兴起来的一种学院派心理学,到三十年代形成较成 熟的体系,主要代表人物有惠特海默、苛勒、考夫 卡等。所谓格式塔,是德语Gestalt的译音,意即 “完形”;他们认为学习的过程不是试尝错误的过 程,而是顿悟的过程,即结合当前整个情境对问题 的突然解决。 格式塔心理学反对心理元素分析,强调整体的、 组织的心理学理论体系。 特点:整体性、具体化、组织性和恒常性。
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影响。
如会滑轮滑后学习滑冰会容易些,会骑自行车的人学习摩托车要 快一些……
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 作用。
如物理中用到的左手法则和右手法则。
(3)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思维者关注问题的整体,深刻理解整 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惠特海默认为创造性思维: ① 理解课题的内在结构关系,将各个部分看作为一个动 态的整体; ② 根据课题结构的统一性来理解和处置课题; ③ 分清问题的主次方面,形成层次结构; ④ 创造性思维不是一种纯智力活动,它受一个人的动机、 情感、先前的训练等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