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甲状腺FNA对临床的诊断价值
甲状腺FNA对临床的诊断价值
2. 最大长径>1.0cm的结节 3. 甲状腺弥漫性病变伴局部低回声结节 4. 伴有颈部淋巴结超声影像异常 5. 18F-FDG PET显像阳性 6. 伴血清降钙素水平异常升高 7. 短期迅速增大的结节 8. 童年期有颈部放射性照射史或辐射污染接触史 9. 有甲状腺癌或甲状腺癌综合征的病史或家族史的甲状腺
TIRADS 4a:不确定1
单纯肿瘤型
实性或混合性高/等/低回声结节 薄包膜
亚急性型
低回声结节 无明确包膜 无钙化
TIRADS 4a:不确定2
可疑肿瘤型
高/等/低回声结节 有厚包膜 血流丰富 有钙化(粗大或微小)
结节纤维化
TIRADS 4b:可疑恶性
恶性A型
低回声、无包膜结节 形状、边界不规则 穿入性血流 有或无钙化
颈部淋巴结分区
Ⅳ区(Level Ⅳ):为Ⅲ区向下的延续,下界为锁 骨上缘,后界胸锁乳突肌后缘下1/3段。
Ⅴ区(Level Ⅴ):即颈后三角区及锁骨上区。前 界邻接Ⅱ、Ⅲ、Ⅳ区后界,后界为斜方肌前缘。
Ⅵ区(Level Ⅵ):带状肌覆盖区域,上界为舌骨 下缘,下界为胸骨上缘,两侧颈总动脉为两边界, 包括内脏旁淋巴结群。
Ⅱ区(Level Ⅱ):前界为茎突舌骨肌,后界
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上1/3,上界颅底,下界平舌 骨下缘。以在该区中前上行向后下的副神经为界 分为前下的A区和后上的B区。
Ⅲ区(Level Ⅲ):前界为胸骨舌骨肌外缘,
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中1/3,下界为肩胛舌骨 肌与颈内静脉交叉平面(环状软骨下缘水平)。
与传统手术及腔镜手术比较,热消融治疗 具有操作时间短、创伤小、愈合快、预后 良好等优点。
甲状腺肿瘤微波治疗病例
消融后一周
消融后半年
甲状旁腺增生射频消融病例
术前PTH 1596ng/l 术后PTH 582ng/l
颈部淋巴结分区
Ⅰ区(Level Ⅰ):包括颏下及下颌下区的淋
巴结群,又分为A(颏下)和B(下颌下)两 区。 以环状软骨下缘平面分为上方的A区(颈后 三角区)和下方的B区(锁骨上区)。包括颈深淋 巴结副神经链和锁骨上淋巴结群。
优点:损伤极小,并发症少,诊断敏感度 高,能非常安全的在门诊进行。
缺点:过小、过粘或坏死组织较难取样。
超声引导穿刺的优势
对临床不可触及的甲状腺结节可进 行穿刺诊断
提高较大结节局部恶变可能的诊断 准确率
减少并发症
FNA适应证
1. 常规超声图像可疑恶性的结节
微钙化/实性低回声/ 边界不清/ 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
(60~75%恶性)
VI 恶性肿瘤
(97~99%恶性)
FNA细胞学结果分析
常规超声图像: 考虑良性 可疑恶性
随访 FNA
细胞学(Bethesda System 细胞学标准)
(V/VI) (I/III/IV) (II)
手术
再次FNA 或超声造影
随访
病例分析1
患者女性,42岁 体检发现双侧甲状腺结节5年
甲状腺UGFNA的临床 应用价值
陈利民 贺军 柳刚 温州市中心医院超声科
UGFNA
Ultrasound 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
细针: 指外径小于1mm的穿刺针,常用的型号 20~23G (外径0.9~0.6mm),其中22G最常 用。
甲状腺FNA细胞学标准 (Bethesda system 细胞学标准)
甲状腺FNA细胞学标准 (Bethesda system 细胞学标准)
I 细胞成分不足
(1~4%恶性)
II 良性病变
(0~3%恶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III 意义不明确的病变 (5~15%恶性)
IV 滤泡状肿瘤
(15~30%恶性)
V 可疑恶性肿瘤
CT图像有时可见中心低密度区,CT增 强可见不规则的环形强化。超声造影可见 由周边向中央的增强模式。
转移淋巴结
转移淋巴结发生部位和原发肿瘤的淋巴引流区域 相关
口腔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发生于Ⅰ、Ⅱ、Ⅲ区 口咽癌、下咽癌和喉癌主要发生Ⅱ、Ⅲ区 鼻咽癌转移淋巴结多为双侧发生,除常见于Ⅱ、
Ⅲ、Ⅳ区外,咽后组、颈后三角区为鼻咽癌淋巴 结转移的特征性部位 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多为单侧发生,常见于Ⅲ、Ⅳ 区,尤其可发生气管食管沟及上纵隔淋巴结移,而头 颈部其他原发肿瘤很少转移至此。
甲状腺Ca
病例分析2
患者女性,34岁, 体检发现甲状腺多发结节3年,部分伴粗钙
化。
甲状腺良性结节
甲状腺TIRADS 分类
1类 :正常甲状腺
2类 :良性结节
(恶性0%)
3类 :可能良性结节 (恶性<5%)
4类 :可疑结节
(恶性5%~80%)
4a 不确定 (恶性5%~10%)
4b 可疑恶性 (恶性10%~80%)
VII区(Level VII):为胸骨上缘至主动脉弓上 缘的上纵隔区。
肩胛舌骨肌
颈部淋巴结III区与 IV区的分界标志。
纵切从上往下扫描 时,舌骨水平以下 出现肌肉回声之前 为III区,出现肌肉 之后为IV区。
转移淋巴结
淋巴结病理改变: 瘤细胞首先侵犯皮质的边缘窦,然后向
髓质浸润,导致淋巴回流受阻,然后髓质 区开始出现坏死。转移淋巴结的病理与原 发灶的病理相似。
TIRADS 5:符合恶性
恶性B型
等/低回声结节 无包膜 多发外周型微小钙化 血流丰富
甲状腺肿瘤热消融治疗
激光消融(laser ablation LA)、 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 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
热消融治疗技术主要是应用射频、微波、 激光为主要的产热介质所产生的热效应来 杀灭肿瘤细胞而达到治疗效果。
结节患者
禁忌证
绝对禁忌证:
患者不合作; 原因不明的出血病史; 怀疑血管瘤或其他的血管肿瘤; 超声引导下不能确定活检的合适部位; 出血倾向(凝血时间≥正常对照3~5秒、血小板计 数﹤50000/mm3、出血时间≥10min)
相对禁忌症证:
局部皮肤感染等
并发症
出血、血肿 疼痛 感染 声音嘶哑 针道种植
5类 :很可能恶性结节(恶性>80%)
6类 :活检证实的恶性结节
TIRADS 2 良性结节
胶质1型
病灶内部无回声、伴点状强回声 病灶内部无血流
胶质2型
无包膜 混合回声伴点状强回声 有血流 网格状(海绵样)
A B
TIRADS 3:可能良性
Hashimoto 假性结节
高/等/低回声 部分包膜 外周型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