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on1 心脏总论1、超声波:频率>20000Hz的机械波(纵波,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一致)。
物理特性:波长为一个超声波周期所经历的长度,周期为完成一个波长的时间,频率为每秒发射超声波的脉冲次数。
超声诊断:2~15MHz物理性质:①束射性:向一个方向传播②反射(尺寸>波长)回声强度取决于两种介质声阻抗的大小③散射(尺寸<波长)④衰减:吸收、散射、声速扩散超声特点:1)无放射性损伤,无痛苦。
2)涉及范围广,信息丰富,几乎能检查、诊断全身所有组织和器官。
3)可实时观测,尤其对心内结构的判断。
4)血流检测,甚至对微小血管的血流都能用彩色多普勒显示,用脉冲波多普勒PWD或连续波多普勒CWD进行定量诊断。
5)任意多切面扫查,甚至能检测出一些部位隐蔽的所谓检查死角的病变。
6)方便灵活,可重复检查,几乎无任何禁忌。
2、心超探测方法:2D 3D 4DM(motion)超——超声心动图UCGB(brightness亮度,灰度/辉度)超: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或切面超声心动图CSED (Dopple)超:PWD,CWD,DCFM(多普勒彩色血流显像)/CDFI/CDTDI(tissue Dopple imaging)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红、蓝色表示血流方向,色调表示血流速度快慢,混杂色表示湍流。
只是定性显示血流状态。
contrast-Echo:MCE(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心肌灌注声学造影)stress-echo TEE(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声谱图(频谱图):血流速分析。
3、患者体位:仰卧位或左侧卧位4、心脏断面解剖:心脏长轴(矢状面),四腔心(冠状面),心脏短轴(横断面)5、心脏的透声窗:胸前区——胸骨左缘第3、4、5肋间,心尖区——锁骨中线第5肋间,肋骨上窝,剑突下。
6、经胸超声心动图常用切面(1)胸骨旁长轴切面:左心长轴切面,右室流入道长轴切面(2)胸骨旁左心短轴系列切面:大动脉短轴,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肺动脉长轴切面(3)胸骨旁斜切面(4)心尖系列切面:四腔,五腔,三腔,两腔(5)胸骨上窝切面(6)剑下切面7、胸骨旁左心长轴切面:探头位置和方向:胸骨左缘3、4肋间,右胸锁关节与左乳头连线平行。
用途:1)腔室大小:右室,左房,左室,主动脉根部及升主动脉近端。
2)室壁厚度:前室间隔和左室后壁。
3)瓣膜活动:二尖瓣,主动脉瓣(右冠状动脉瓣和无冠状动脉瓣)。
4)室壁运动:前室间隔和左室后壁。
5)心功能测定2、右室流入道长轴切面:右室,右房,三尖瓣前瓣和后瓣。
胸骨左缘3、4肋间,指向右颈部。
诊断三尖瓣下移畸形,了解三尖瓣功能和右室流入道血流。
3、胸骨旁左心短轴系列切面胸骨左缘3、4肋间,左肩与右肋弓平行,与左室长轴垂直。
10-肺动脉主干9-心底短轴7-二尖瓣短轴6-乳头肌短轴5-心尖短轴(1)大动脉水平短轴切面主动脉根部及其瓣叶左房、右房、三尖瓣右室及其流出道肺动脉瓣、肺动脉近端用途:①腔室大小:右室流出道,肺动脉②瓣膜活动:主动脉瓣、肺动脉瓣③结构的连续性:室间隔主动脉瓣开放呈倒三角,主动脉关闭呈Y形。
(2)二尖瓣口水平左室短轴切面用途:①瓣膜活动:二尖瓣形态结构、活动和瓣口面积②室壁厚度:基底部整个左室壁③室壁活动:基底部整个左室壁二尖瓣前后叶:舒张期开放呈鱼口状,收缩期关闭呈一字形。
(3)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用途:①腔室大小:左室②室壁厚度:整个左室壁③室壁运动:整个左室壁。
(4)心尖水平短轴切面(5)肺动脉长轴切面4、胸骨旁四腔心切面5、心尖系列切面心尖搏动处,指向右锁骨关节。
(1)心尖四腔心切面用途:①瓣膜结构和活动,二尖瓣和三尖瓣 ②腔室大小:左房、左室、右房、右室 ③室壁运动:左室壁侧壁和后室间隔 ④室壁厚度:左室壁侧壁和后室间隔⑤结构的连续性:房间隔、室间隔 ⑥Simpson 心功能的测定RVOT:右室流出道 PV :肺动脉瓣 PA :肺动脉 RPA :右肺动脉 AA :升主动脉 DA :降主动脉(2)心尖五腔心切面(3)左室心尖长轴切面(三腔心)(4)心尖左心流入道切面(两腔心)6、主动脉弓长轴切面胸骨上窝,指向心脏7.剑下系列切面剑突下,向上倾斜的冠状面(1)剑下四腔切面(2)剑下大动脉短轴切面(3)剑下上、下腔静脉长轴切面(4)剑下下腔静脉长轴切面8、常用正常值⏹左房:男性:<3.8cm 女性:<3.5cm⏹左室:男性:<5.5cm 女性:<5.0cm⏹右房:上下径*左右径:5.0*4.0cm⏹右室:<2.5cm(左室长轴切面)⏹室间隔:0.8-1.1cm⏹主动脉根部:<3.6-3.8cm⏹肺动脉:9、正常超声心动图——M mode标准测量区于胸骨旁3~4肋间,超声束在二维超声心动图胸骨旁左室长轴观的引导下,由心尖向心底作弧形扫描可获得以下5个标准曲线。
①心尖波群(1区)②腱索水平波群(2a区)③二尖瓣前后叶波群(2b区)④二尖瓣前叶波群(3区)⑤心底波群(4区)(1)心尖波群(1区)曲线依次代表右室前壁、右室腔、空间隔、左室腔、后乳头肌及左室后壁。
此区通常不作为特殊测量的部位。
(2)腱索水平波群(2a区)此区由右室前壁、右室腔、空间隔、左室腔与左室后壁组成。
该区系测量左室腔内径,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与搏幅的标准区。
(3)二尖瓣前后叶波群(2b区)左室腔内有二尖瓣前后叶曲线,前叶曲线呈“M”样,后叶似“w”样曲线,与前叶呈镜向运动。
此区主要用于测量右心室内径及观察二尖瓣前后叶的运动关系。
(4)二尖瓣前叶波群(3区)声束依次通过右室前壁、右室腔、室间隔、左室流出道、二尖瓣前叶与左房后壁。
此区主要测量二尖瓣搏幅及左室流出道的宽度。
二尖瓣收缩期略向前斜的关闭线称CD段;舒张期呈双峰状M样活动曲线。
第1峰称E峰,代表舒张期快速充盈期;第2峰称A峰,代表舒张期缓慢充盈期。
E峰:为二尖瓣前叶在舒张期的快速开放所致。
EF段:左室内血流反冲二尖瓣前叶。
FD:二舒张期二尖瓣前叶处于半关闭状态。
A峰:为左房收缩,二尖瓣再开放有关。
B点:为二尖瓣恢复原位,再处于半关闭状态。
C点:为左室收缩,二尖瓣关闭所致。
CD 段:二尖瓣在收缩期的关闭期。
(5)心底波群(4区)由前至后声束依次通过右室流出道、主动脉根部和左心房。
此区主要测量主动脉瓣搏幅及主动脉和左房的宽度。
(6)三尖瓣波群由前至后声束依次通过右室前壁、右心室、三尖前瓣、右心房房间隔和左心房。
此区主要测量主三尖瓣搏幅观察三尖瓣的活动形态。
(7)肺动脉波群(6区)由前至后声束依次通过右室前壁、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瓣和主肺动脉。
此区主要观察肺动脉瓣的活动和形态。
10、Doppler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指应用多普勒效应(doppler effect)的音频改变现象测定心脏大血管内的血流方向与速度。
(1)左室流入道血流:由肺静脉、左心房、二尖瓣和左室流入道组成。
主要在心尖四腔、五腔和二腔观切面中观察。
整个左室流入道血流均成红色血流。
左房内红色血流持续整个心动周期,而二尖瓣则仅在收缩期可见。
因声束与二、三尖瓣和主动脉瓣口的血流几乎平行,血流显像较好,舒张期血流经二、三尖瓣流向心室,朝向探头呈红色;收缩期则有一股蓝色血流背离心脏流向主动脉。
心尖探查时,左室流出道的血流于收缩期背离探头而去,频移向下,可记录到零线下的狭带形降支与升支曲线。
(2)右室流入道血流:与左室流入道相似,呈红色血流,只是三尖瓣口血流较二尖瓣口暗淡。
右室流出道于收缩期呈蓝色血流,舒张期无血流信号。
右室流出道血流与主动脉瓣口的血流显像很类似,肺循环低压、低阻力,故曲线较圆钝,流速峰值较低,出现也较迟。
Lesson 2心脏超声一、心脏超声临床常用于以下心脏疾病:1、各种非紫绀型和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如房缺、室缺、法四等2、心脏瓣膜病变:如风心、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脱垂等3、冠状动脉疾病:如冠心病、川崎病、冠状动脉瘘等4、心肌病变:如病毒性心肌炎、原发性心肌病等5、心包病变:如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等6、各种全身性疾病的继发性心脏改变:如高血压、甲亢、慢性肺部疾病等7、心脏肿瘤8、胎儿心超:探查胎儿心脏发育情况,诊断胎儿各种先天性心脏畸形9、心脏体检:不明原因的胸闷、胸痛、心慌、气短等10、心脏功能评价二、二尖瓣狭窄1、定义:左房到左室的舒张期血流通过狭窄的二尖瓣口时受阻。
2、病因:风湿热(最常见,>65%),二尖瓣环严重钙化,先天性伞状二尖瓣等,少见。
3、病理:瓣叶纤维化增厚,交界处粘连,腱索融合缩短,由瓣尖发展至瓣体及瓣下结构,有效瓣口面积减小(<2cm2)。
①隔膜型:增厚、粘连仅局限于瓣膜边缘和交界区,瓣体病变轻微②漏斗型:瓣膜与瓣下结构均有明显的增厚,腱索增粗缩短,将瓣膜向下牵拉,呈漏斗状,常合并关闭不全③隔膜漏斗型:介于上述两种类型之间④钙化型:瓣膜钙化明显4、血流动力学改变:面积<2cm2时,瓣口两端压差上升,左房血流进入左室受阻,左房压↑,左房增大,肺静脉压↑,肺淤血、水肿,晚期发展至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增宽、右心扩大。
5、超声观察重点:①测量二尖瓣口面积,判断狭窄程度②二尖瓣狭窄瓣膜形态病变评分,为可否行球囊扩张术提供依据③有无并发症:左房血栓、肺动脉高压、房颤、感染性心内膜炎等6、2-DE表现:1)二尖瓣前后叶增厚,粘连,以瓣尖和腱索明显,部分可见纤维哈、钙化斑2)二尖瓣狭窄,开放时呈鱼口样3)舒张期二尖瓣前叶呈“穹隆状” 改变,后叶呈僵硬直立状4)左心房增大(血栓形成-云雾状回声),右房、右室可增大5)严重的可见主肺动脉增宽7、M型表现:1)二尖瓣前叶双峰消失,MV-EF减慢2)二尖瓣前叶双峰消失,E峰下降速度甚慢,呈城墙样改变3)前后叶呈同向运动4)左房增大>35mm,右室增大8、CDFI:舒张期左房内血流速度极缓慢,彩超色彩暗淡,左房内仅少许红色血流信号,自二尖瓣口处起始,可见“火舌样”射流喷入左室,红色血流束中带黄色,中心色彩明亮,边缘暗淡。
9、PWD:二尖瓣口左室侧测及舒张期增高、充填、增宽湍型频谱。
10、CWD:全舒张期方向向上的充填双峰宽带频谱。
跨瓣压差增高:PHT延长(>60ms),房颤时双峰消失。
峰值血流速度PFV>150cm/s,峰值压差PPG>4mmHg,平均压差MPG>1mmHg,10、二尖瓣狭窄程度判断:测量最大、平均流速,压差等指标,判断狭窄程度。
正常4~6cm21.5~2.0 cm2为轻度狭窄(左心房代偿期)MPG<10mmHg1.0~1.5 cm2中度狭窄MPG 10~20mmHg<1.0 cm2重度狭窄MPG >20mmHg1)二维法直接测定2D trace法:注意:选择二尖瓣瓣尖水平进行测量,时相选择舒张早期二尖瓣最大开放时局限性:获得二尖瓣口的难度较大,对操作者要求高2)压差降半时间法(PHT):二尖瓣狭窄时,左房-左室舒张早期最大压差值下降到一半所需的时间(压差降半时间,PHT)与二尖瓣口面积成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