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方法.pptx

第五章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方法.pptx

第五章 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方法
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方法
• 教学评价概述 • 教学前置评价 • 过程性评价 • 总结性评价 • 命题及组卷
教学评价概述
•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 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
教学评价概述
• 教学评价的作用
– 诊断作用 – 激励作用 – 调节作用 – 教学作用
教学评价概述
• 现代教学评价的发展
– 第一代评价理论:编制各种测验量表以测量学生的一 些心理机能与特征,“测量时代”
– 第二代评价理论:其特征是对“测验结果”作“描 述”,“描述时代”
– 第三代评价理论:“判断”是其特色,“判断时代” – 第四代评价理论:强调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共同构建,
突出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的参与者的主体地位,强调 评价的多元价值观
教学评价概述
• 几种评价理念
– 表现性评价三层含义:
• ③表现性评定,能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 表现性评价的目的不在于评价,也不在于给学生分等级或贴标 签。它很重视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很重视学生在教师的帮助 下自定目标、自我评价、自我调整,从而促进学生学习非结构 性知识,发展实际操作能力,获得全面发展。在传统的教育评 价中,学生作为被动的客体只能接受评价。这种被动性很容易 造成学生对评价的厌烦和畏惧,形成心理抵触,阻碍评价的进 行,妨碍评价功能的发挥。与此相反,表现性评价积极主张学 生参与评定,并成为评价的主体,让学生意识到评价是发现问 题、自我提高的方式。
– 四是评价情境真实化,评价向生活回归。发展性评价强调在真实 的或接近真实的、有意义的活动情境中进行评价,激发儿童最真 实的行为反映,同时了解幼儿行为表现背后的社会生活文化背景。
教学评价概述
• 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特征:
– 五是评价方法多元化。发展性评价的目的是要了解幼儿的最真实 行为表现,因此强调要运用多种方法,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充 分地了解评价对象的特点。
– 六是评价过程动态化。发展性评价不仅关注最后的结果,更注重 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反对以幼儿的某一次表现作为终 结性评价。强调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将 评价贯穿于日常的各种活动中,使评价实施日常化、经常化。
– 七是评价主客体之间的互动、理解目标的建构。发展性评价主张 消除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主体与客体之间绝对的二元对立,强调 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和理解,最终实现二者的“双赢”。
教学评价概述
• 几种评价理念
– 表现性评价三层含义:
• ②表现性评价,评价者必须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或记录学业成 果 表现性评定需要记录学生实际操作(如学生的口头陈述、 表演或舞蹈等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外显行为)或学业成果(如 论文、方案设计等),以此评价学生的操作能力。在表现性评 价中,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根据详细的评分规则进行观察和记录 才能保证资料的全面性、完整性、真实性。这与传统评价中的 资料收集方式有着明显的差别,因为传统的学生评价只需要学 生的卷面成绩。但是,表现性评定所需资料必须经过长期不断 的观察、记录、收集和整理。
教学评价概述
• 现代教学评价的发展
– 评价主体:一元到多元,强调学生自评 – 评价功能:重视结果到关注过程,注重发挥评价的教
育功能 – 评价类型:重视形成性评价,从重知识到重全面素质 – 评价方法:多样性评价
教学评价概述
• 几种评价理念
– 发展性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价值观, 评价者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共同制定双方认 可的发展目标,运用适当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生 的发展进行价值判断,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 我、完善自我,不断实现预定发展目标的过程
• 核心思想:促进学生懂得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评价标 准、内容、过程、方法和手段都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教学评价概述
• 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特征:
– 一是评价的价值取向是坚持以人为本和多元化。发展性评价应坚 持以人为本和多元化取向,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性。多元文化主 义认为,各种文化、知识以及持有他们的个体之间只有特征的不 同,而不存在价值的高低、品质的优劣。每个来到学校或幼儿园 的儿童都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背景,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性。源自 此,评价应尊重儿童的这些个体差异性。
教学评价概述
• 几种评价理念
– 过程性评价:属于个体内差异评价,即“一种把每个 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或者把个体的 有关侧面相互进行比较,从而得到评价结论的教学评 价的类型”
• 其主要功能在于及时的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况,促使学生对学 习的过程进行积极的反思和总结,而不是最终给学生下一个结 论
教学评价概述
• 几种评价理念
– 表现性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 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发发展成就
– 美国教育评定技术处:通过学生自己给出的问题答案 和展示的作品来判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评价概述
• 几种评价理念
– 表现性评价三层含义:
• ①表现性评价,学生自己必须创造出问题解决方法(即答案) 或用自己的行为表现来证明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而不是选 择答案
– 二是评价目的、功能的“发展性”转向或回归。发展性评价的目 的或功能不是“选拔”、“甄别”,给幼儿贴标签、定等级,而 是为了了解幼儿最真实的行为表现,以便激发教师能根据幼儿的 实际表现,不断改进教学和课程,评价以过去为基础,立足现实, 面向未来。
– 三是评价与课程、教学三位一体。发展性评价的基础和核心是强 调评价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强调三者之间相互推动:评价既是 辅助教学的手段,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其中的每 一个环节;而教学要敏感地抓住从评价中获得的信息加以调整。
• 表现性评价侧重于评价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要求学生建构各 自独特的答案,且答案不存在对错之分,只存在程度之别(如 优秀、中等、合格或不合格);不提供被选答案,以便学生有 充分作答的自由。原因在于,表现性评价认为提供被选答案会 限制学生的思维,抹杀学生的创造性。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 同一问题的解决有着不同的途径,强行规定问题解决方案是不 合理的。
– 八是评价主体的行动研究与反思。教师作为实施评价的主体,作 为运用发展性评价的关键因素,必须在实际运用发展性评价的过 程中,不断开展行动研究与反思,及时利用评价信息,针对自身 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从而最终促进幼儿的学 习与发展。教师开展行动研究和反思,这是发展性评价实现其发 展性功能的基本途径和关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