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地理经典高考题练习亚洲非洲篇

世界地理经典高考题练习亚洲非洲篇

《亚洲、非洲》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2005年·江苏卷)下图为四个地区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在四幅图中出现的地跨两大洲的国家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图中字母所示地点位于世界主要地震带
上有的( )
A. a、b
B. a、c、d
C. b、c、d
D. a、b、c、d
3.图示地点位于内流区域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010年·长沙模拟)下图是地球仪上的一段经线,其中A点以北是海洋,E 点以南是陆地;B与C之间、D与E之间为海域; A 与B之间, C与D之间为陆地。

据此回答4~6题。

4.当我国江淮地区出现伏早天气时,E地 ( )
A.阴雨绵绵
B.炎热干燥
C.寒冷多雨
D.高温多雨
5. AB段区域()
A.地表平坦多湖泊
B.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C.植被以地衣、苔鲜为主
D.河流流程短且水能丰富
6.BC段海域()
A.是世界著名石油产区
B.风蚀地貌随处可见
C.海水盐度较低
D.通过运河和海峡沟通两大洋
(2007年·上海卷)东南亚、南亚国家自然地理环境优越,物产丰富多样,具有经济发展的良好条件。

回答7~8题
7.下列关于东南亚与南亚地理特征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热带季风影响,农业生产具有良好水热条件
B.大部分地区属高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C.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均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D.利用丰富的石油资源,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工业
8.下列关于东南亚与南亚地理特征不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南亚以白色人种为主,而南亚以黄色人种为主
B.东南亚适宜于天然橡胶生长,而南亚有利于棉花种植
C.南亚产业属于资源密集型,而东南亚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
D.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华侨聚集之地,而东南亚华人华侨相对较少
(2008年·全国卷)下图示意日本本州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

完成9~11题。

9.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
B.太阳辐射
C.土壤
D.降水
10.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
B.洋流
C.土壤
D.降水
11.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降水
(2006年·上海卷)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12~15题。

2006年4月,胡锦涛主席对美国等五国进行国事访问(见下图),达到了增进友谊、扩大共识、推进合作的目的。

12.胡主席在出访的第一站西雅图参观了波音和微软等世界著名企业,它们分别属于()
①飞机制造业②汽车制造业③电子信息业④石油加工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胡主席访问的沙特阿拉伯是我国重要的石油供应国,从沙特阿拉伯运往我国的石油,沿途需要经过的海峡是()
①霍尔木兹海峡②直布罗陀海峡③黑海海峡④马六甲海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胡主席访问的第三个国家是摩洛哥,该国储量居世界首位的矿产资源是
A.金刚石
B.铝土
C.黄金
D.磷酸盐
15.胡主席随后访问了尼日利亚和肯尼亚,这两个国家都有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2005年·全国卷)下图为亚洲两个国家略图。

读图回答完成16~18题。

16.两国的临海分别是
()
A.红海、亚丁湾
B.安达曼海、泰国湾
C.地中海、波斯湾
D.阿拉伯海、孟加拉湾
17.②图所示国家的自然特点是()
A.面临海洋、降水丰沛
B.地势低平、植被茂盛
C.冬温夏凉、四季如春
D.沙漠广布、炎热干燥
18.据地理坐标判断,甲、乙两地距离约为()
A.300千米
B.550千米
C.1 300千米
D.1 550千米
读“非洲某地(海拔197米)正午太阳高度年内变化示意图”判断19~20题。

19.该地的地理纬度为()
A.5°N B.5°S C.18°26′N D.18°26′S 20.该地的气候类型为()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
下图为两条大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21~22题。

21.甲河下游和乙河上游流域面积均较狭小,主要影响因素是()A.甲河下游受气候影响,乙河上游受地形约束
B.甲河下游受地形约束,乙河上游受气候影响
C.均受地形约束
D.均受气候影响
22.关于两河流域地理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甲河上游地区终年少雨,荒漠广布
B.乙河上游地区终年多雨,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森林茂密
C.甲河下游地区草场广阔,乙河下游地区水田连片
D.目前乙河的河口三角洲扩展速度快于甲河的河口三角洲
(2010年·上海模考)右图为世界四大洋主体位置示意图。

回答23~25题。

23.下列港口的排序依次濒临①②③
④四大洋的是()
A.鹿特丹、旧金山、摩尔曼斯克、
科伦坡
B.鹿特丹、旧金山、科伦坡、摩尔
曼斯克
C.科伦坡、鹿特丹、旧金山、摩尔
曼斯克
D.旧金山、鹿特丹、摩尔曼斯克、科伦坡
24.连接②、③两大洋之间最短的海上通道是()
A.巴拿马运河
B.白令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25.海运最为繁忙和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大洋分别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题号
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题号
二、综合题(共50分)
26、(2009年·上海卷)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30分)
材料一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

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迭3000毫
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
年降水量较少。

材料二日本专门设有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


机构负责河流管理与流域综合开发,主要工作
是:①用水权的管理与水权费的征收等;②河
流设备设施的维护;③……
(1)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

(2)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3)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
(4)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较少,解释其原因。

(5)除了材料二中列举的工作外,根据流域综合开发的一般原则,你认为日本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还可能进行哪些方面的工作?(至少答出两点)
27、(2010年·合肥一模)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1)简述A海的形成原因。

(4分)
(2)简析B地区荒漠化的成因。

(3)C附近的河段流量稳定,简要分析其原因。

(4)分析说明D山体垂直自然带复杂的原因。

——特别注意——学会规范答题——必须在黑色方格内作答——
《亚洲、非洲》测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二、综合题(共50分)
26、(30分)
(1)日本河流短;流域面积小;水流急;流量季节变化较明显。

(2)日本河流短小而湍急,不利于航运;水能资源丰富。

(3)因为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雨,从而补给地表径流;而夏季日本海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少。

因为日本太平洋沿岸属世界著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与生活用谁需求量大。

(4)在濑户内海沿海岸地区,冬季有北部的山脉阻挡西北季风带来的日本海水汽,夏季有南部的山脉阻挡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

(5)维护流域生态环境;统筹安排供水、发电、防洪等任务;制定流域与水资源综合管理的政策与措施等。

27、(20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