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经络腧穴学各论——肺经PPT课件

1经络腧穴学各论——肺经PPT课件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
次指内廉,出其端。
-
8
1、注释 中焦:指横膈与肚脐之间的部位,相当于胃脘部的 中脘穴处。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注:“中焦者,在胃中脘, 主腐熟水谷,水谷精微上注于肺。” 张景岳说:“始于肺经者,以脉气流经,经气归于 肺,肺朝百脉,以行阴阳,而五脏六腑皆以受气,故十 二经以肺经为首。”
上肢内侧前缘→经过寸口→止于拇 指桡侧端的少商穴。 ↓
分支:腕后1.5寸→食指端交大肠经。 2、体内联系
属肺,络大肠。并与 胃、气管、喉咙联系。
-
7
3、《灵枢 经脉》 [原文]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 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 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 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 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 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 之端。
刺灸:直刺0.5—1寸。
可灸。
-
19
[配伍举例]
孔最配合谷、大椎治疗热病无汗。
[临床举例]
孟氏用孔最、内关穴治疗肺结核咯 血64例,疗效满意。以2寸毫针刺入 一侧内关、孔最穴,得针感后,接 G6805治疗仪,以电针治疗30min 内大咯血停止、12h内不再大量咯血 为显效,各种类型咯血平均显效率 为65%;以12h内又发生咯血者为 有效,占30%。表明孔最、内关一 组穴具有特异的止血作用。
了解内容:
手太阴肺经腧穴的解剖,相关经络、腧穴现代研究 进展。
-
4
概述
• 起止部位:胸中---大拇指 • 起止腧穴:中府---少商 (共11穴) • 从胸走手(上肢内侧前缘)
-
5
(一)经脉循行
循行特点: A .行上肢内侧前
缘 B . 络大肠
-
6
一、经脉循行
1、体表路线 起于胸部外上方的中府穴→
-
12
1 、中府 肺之募穴
[定位]
云门
中府:在胸前壁的外上
方,平第1肋间隙,锁骨下窝 中府
外侧,前正中线旁开6寸。
云门 中府
-
13
[主治] 1、清宣肺气、止咳平喘:咳嗽、哮喘。 2、通络止痛:胸痛、肩背痛。 [操作]
[配伍举例]
中府配肺俞治疗哮喘,外感咳嗽;中府 配复溜治疗肺燥热咳。
-
14
[临床应用与研究]
Lung Meridian of Hand - Taiyin, LU.
-
3
[目的要求] 掌握内容:
1、掌握经脉的循行及其与脏腑、组织器官的联系。 2、掌握中府、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鱼际、 少商的特定穴分类、定位、主治、操作要求。
熟悉内容:
熟悉云门、天府、侠白、经渠特定穴分类、定位、 主治、操作要求。
肺、大肠、中焦、胃、肺系

手 (食指交大肠,
上肢内侧前缘,肘中,鱼际
列缺交商阳)
-
11
二、主要病候 1、脏腑病:咳嗽,气喘,气急,胸部胀满,心 烦,咳血。 2、经脉病:咽喉肿痛,肩背部冷痛、酸痛,上 肢内侧前缘麻木疼痛,掌心热。 3、其他病:感冒。 三、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要治疗肺、胸、喉咙和经脉循行部位的 其他病证。 四、腧穴 本经共有11个穴位。起止穴位:中府、少商。
1、柳氏用中府穴治疗小儿肺炎100例,同时用巨 骨、肺俞、风门,并根据兼症不同配用他穴。肺俞、 风门针上加罐15一20min。一般患儿每日针治1次, 重症可针2次,并酌情给予补液和吸氧等。结果痊愈 94例,无效转药物6例。体温在24—48h内退至正 常者大于80%,平均退热时间为1.9日,平均罗音消 失时间为3.3日.疗程为3—7日。23例重症者愈后 1—3周内随访无复发。
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症; ②肘臂挛痛 ③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
风等急症。
-
17
[操作] 直刺0.8~1.2寸。 或点刺出血。可灸。 [配伍举例]
尺泽配肺俞治疗咳嗽、气喘,尺泽配委中治疗吐泻; 孔最配合谷、大椎治疗热病无汗;列缺配照海治疗阴 虚咽痛;太渊配内关、三阴交治疗无脉症。
[临床应用与研究] 1、薄氏用双尺泽穴刺血治疗急性扁桃体炎。伸肘
-
9
肺系:“系”是指系带、悬系的意思。肺系指肺脏 的系带,即气管、喉咙。
腋下:这里的腋下是指腋的前方。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注:“腋为肩之里也”。意 指肩在外,腋在里。 臑内:“臑”指上臂部,臑内指上臂的内侧(屈 侧)。
-
10
2、分段取名 (1)中焦 (2)腕后
大指端:体内体表支。 食指端:表里交接支。
-
20
4、列缺(络穴 八脉交会穴— 通任脉)
定位:腕横纹上1.5寸,桡
骨茎突上方。
主治:①咳嗽 、气喘、咽喉肿痛
等肺系病症; ②头痛、齿痛、项强、口眼歪
斜等头项部疾患。
刺灸:针尖向上斜刺0.5~
0.8寸。可灸。
-
21
[配伍举例]
列缺配照海治疗阴虚咽痛。
[临床应用与研究]
张氏取列缺治疗头痛数百例。每日针1次,针向肘部 斜刺,使针感向上传至时部,继续施术l—2min,至 患者头痛明显减轻,留针5min。轻者1次治愈,重者3 次治愈。
在尺泽穴处寻找血络,用三棱针快速点刺放血,出血 以3—5mL为宜,每日1次,一半以上患者经1—3次治 愈。
2、实验观察针刺尺泽对结肠蠕动有调整作用,可使 不蠕动或蠕动很弱的结肠下部或直肠的蠕动增强。
-
18
3.孔最(郄穴)
定位:腕横纹上7寸,尺泽
与太渊穴的连线上。
主治:①咯血、气喘 、 咳嗽、
咽喉肿痛等肺系病症; ②肘臂挛痛
-
15
2、针刺中府穴对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治疗效 应。实验观察表明,针刺中府穴有缓解支气管平滑 肌的作用,使肺通气量得到改善,哮喘缓解。
3、据报道,有人用同位素血管内注射法,发 现针刺中府穴可使肝血流量明显增加.可改善肝脏 血液循环。
-
16
2.尺泽(合穴)
定位: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
侧凹陷处。
主治:①咳嗽、气喘、]
1.掌握十四经脉的循行,及其与脏腑、组织器
官的联系。
2.熟悉十四经脉各经的腧穴主治概要。
3.全面了解十四经腧穴及奇穴,并掌握其中130
个重点的经穴定位、主治特点和操作要求。
-
1
智慧的大门要用思考的钥匙打开!
知识的沃土要用勤奋的铧犁来耕耘!
兴趣加勤奋等于天才!
-
2
手太阴肺经
-
22
5.太渊(输穴 原穴 八会穴—脉会)
定位:腕掌侧横纹桡侧,桡
动脉的桡侧凹陷处(搏动 处)。
主治:①咳嗽、气喘等肺系
病症 ②无脉症
③腕臂痛
刺灸:避开桡动脉,直刺
0.3~0.5寸。
-
23
6、鱼际(荥穴)
定位:第一掌骨中点桡
侧,赤白肉际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