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与妻书》_优秀导学案

《与妻书》_优秀导学案

学习难点
领会“吾至爱汝,既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的含义
自主突破
1.作者,福建闽侯县(今福州市)人。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之一。
2、根据注释解释下列句中的词。
⑴不能竟书而欲搁笔竟:
⑵谓吾忍舍汝而死忍:
⑶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忘情:
⑷第以今日事势观之第:
⑸吾家后日当甚贫当:
⑹的的非吾所忍的的:
3、根据注释翻译句子。
3.译读课文, 归纳文言现象。
(1)通假字:
几家能彀(“彀”同“够”)
念今夜四鼓(“念”通“廿”,二十)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旁,通傍,靠近)
(2)古今异义:
汝可以模拟得之(古义:想象、揣摩。今义:模仿)
(3)一词多义:
竟:①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完毕、终了,动词)
②竟日不出门(全、终,形容词)至:①吾至爱汝(极,最,副词)
3.下列各组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Error!
B.Error!C.Error!D.Error!
答案 D点拨:D项,两个“书”都是“书信”的意思;A项,第一个“禁”是“忍受”,第二个“禁”是“禁止”;B项,第一个“告”是“请求”,第二个“告”是“告诉”;C项,第一个“竟”是“使……完毕”,第二个“竟”是“全、终”。
答案B 点拨:பைடு நூலகம்项“称”读chèn;C项“旁”读bàng;D项“栖”读qī。
2.下列加点的词语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卒不忍独善其身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③汝幸而偶我
④瓜分之日可以死⑤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答案B点拨:①②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③是名词用作动词,④是名词用作状语,⑤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答案:1.林觉民2.⑴完毕⑵忍心,狠心,硬着心肠⑶无喜怒哀乐之情⑷但,但是⑸将,将要⑹真实,确实3.⑴尊敬别的老人就和尊敬自己的老人一样,爱护别人的小孩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2)与其让我先死,不如你在我之前死。
合作探究
1.注音
第三部分(5~6):再诉“吾至爱汝”的衷情以及“吾不能舍汝”的永别的哀痛。
5.找出文章表示中心思想的一句,在这封遗书中,作者反复强调的是这一中心思想是怎样贯穿全文的?
明确:“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一中心思想。文章第1段“吾作此书,……故遂忍悲为汝言之”这句话,说明了写遗书时的心情和原因,在说明心情时即深含“吾至爱汝”的感情,而说明原因则正是为了引出“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第2段中“吾至爱汝,……使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则是直接提出了全文的中心。第3段集中抒发了“吾真真不能忘汝也”
在我为祖国争取独立的整个斗争生涯中,我丝毫没有怀疑过,我与战友们为之献身的神圣事业最终将会取得胜利。我衷心地希望我的祖国赢得高贵的生命、充分的尊严、完全的独立。而这正是比利时帝国主义者及其西方盟友所永远不愿看到的。
我们曾对联合国抱以完全的信任,请求他们给予帮助,但联合国的某些高官却有意无意地、直接或间接地支持了我们的敌人。他们诱骗腐蚀我们的同胞,对部分人进行收买。他们出谋划策、歪曲事实真相,使我们伟大的独立事业蒙受耻辱。对于联合国的所作所为,我真是不知该说什么?
7.作者在文中是如何在抒发对妻子的爱的过程中阐述革命的道理的(具体方法)?
明确:(一)以情说理(四个回忆的部分)
(二)以事说理(第二自然段及第三自然段后半部分) 8.了解本文写作特色是什么?
明确:本文的写作特色是抒情为主,以情见长,兼及记叙,议论。作者把感夫妻之恩爱,愤国家之黯弱,怜天下之离散,悲夫妻之死别的复杂思想感情融于一体。信的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生人作死别”的显豁,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如写到中国事势之时,抒发的则是对国家黯弱腐败愤慨之情。或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使情景交融,意境全出,以增强情的感染力量。如忆双栖生活时,“梅筛月影,依稀掩映”,何其惬意!而今却生离死别,怎不声泪俱下!或通过描绘形象来抒情,使情具象化。读罢全信,我们似乎见到了一个既忠于爱情,但又能舍小家为大家,“为天下谋永福”,视死如归的英雄汉,也见到了一位感情笃厚,知书识理的妇女;或结议论来抒情,寓情于理,情理相生,使说理充满了感情色彩,全信充溢着浩然正气,虽为生离死别的绝笔,却又是声讨反动势力的檄文,也是振聋发聩,给人以力量的正气歌。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汝之有身也
A.亦以天下人为念B.汝可以模拟得之C.汝不必以无侣悲D.以今日事势观之
答案C点拨:C项与例句中的“以”都是连词,因为;A项,介词,把;B项,介词,凭;D
项,介词,拿。课外阅读:
卢蒙巴家书
爱妻:
当我书写此信时,不知道这信是否有一天能辗转到你的手中,更不知道当你抚读此信时我是否还活在人世。
(5)特殊句式:
称心快意,几家能彀。主谓倒装句译文:有几家能够称心快意地过日子呢?
(6) 用典:
司马青衫、太上忘情、望眼欲穿、骨化为石、破镜重圆
4.理解课文基本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1):说明与妻书的原因和心情:“与汝永别”,“忍悲为汝言之”。第二部分(2-4):阐述“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的情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名词用作动词,老,尊敬;幼,疼爱) 汝泣告我(名词用作状语,哭着)
瓜分之日可以死(名词用作状语,像分瓜一样)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动词使动用法,使……完毕)当尽吾意为幸(动词使动用法,使……尽)
卒不忍独善其身(形容词用作动词,完善)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形容意动用法,以……为乐)
拓展延伸
林觉民烈士了舍弃小家顾念大家,他的事迹与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后人缅怀和敬仰。现在的你, 一定想对烈士表达一下自己最终选择的感受或敬意吧?请你给林觉民烈士的墓碑拟写一则墓志铭。
(形式不限,字数控制在30字内)
当堂测试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称心快意(chēng)眷属(juàn)卿卿(qīng)B.几家能彀(gòu)如晤(wù)一恸(tòng)C.心不能禁(jīn)婉解(wǎn)依旁(páng)D.双栖(xī)肖我(xiào)相和(hè)
称心快意 (chèn)几家能彀(gòu)必不能禁(jīn)
使之肖我(xiào)依依旁汝也(bàng)念六夜四鼓(niàn)
2.给句子的节奏。
① 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
②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③ 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
④ 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⑤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
的感情,呼应了中心前半的“吾至爱汝”。第4段逐层深入地论述了“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这句话所包含的道理,呼应了中心后半点的“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第5段进一步呼应“吾至爱汝”,表达了自己“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的心愿。第6段围绕着“汝幸而偶我,……卒不忍独善其身”这个中心句,慨叹“幸”与“不幸”,实际上也是紧扣中心:“幸”,“吾至爱汝”;“不幸”,使自己“就死”。第7段希望妻子“当尽吾意”,这里的“吾意”,就是遗书的中心,以此结束全文。
②吾爱汝至(到了极点,副词)与:①与妻书(给,动词)
②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和,连词) 所以:①所以敢先汝而死 (因此)
②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的原因) 其:①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他们,代词)
②吾望其言是实(这,指示代词)
③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副词,表示揣测)
(4)词类活用:
汝幸而偶我(名词用作动词,婚配)
第24课《与妻书》
国学名句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楚辞.卜居
学习目标
1.掌握本文重点实虚词,掌握课文中活用的词。
2.领会“吾至爱汝,既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的含义,理清文章思路。
3.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学习重点
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6.为什么说《与妻书》是一曲爱情的颂歌,更是一首正气歌?(了解本文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的写法。)
明确:
(1)林觉民在牺牲前给妻子的绝笔书中表现了儿女之情的缠绵细腻,也表现了革命豪情的激昂慷慨。这封信所表现的对妻子的爱情,正是作为献身革命和人民的一种基础和衬托。没有对亲人
的爱,也就无法将这种爱扩充成为对天下人的爱;没有对妻子笃深的感情,也就无以衬托他舍此捐躯之高尚情操。
(2)《与妻书》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之所以能与广大读者产生共鸣,就在于作者把人世间经常发生的生离死别赋予了悲壮的爱国主义色彩,在于他把热爱亲人和热爱人民的情感水乳交融地结合
起来。
“为汝言之”,说明写遗书的原因和写遗书时的心情。其中深含“吾至爱汝”的感情,而写遗书的原因就是下文要详谈的全文中心的后半部分:“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