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明洞施工技术交底2
3)基础的地基承载力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严禁超挖回填虚土。
4)钢筋的加工、接头、焊接和安装以及混凝土的拌制、运输、灌注、养护、拆模均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5)明洞与暗洞应连接良好,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6)明洞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且拱顶回填土高度达到0.7m时,方可拆除明洞内模板。
5明洞防排水
(2)精密导线网复测完毕并确定成果可用后,对明洞段进行施工放样,放出线路中桩,测绘明洞地表横断面图与设计原地面高程比较,按照设计边坡坡度放出明洞明挖开口边桩并洒出白灰线。
(3) 开挖机械设备已进场,并保证良好的使用状态。
(4) 洞口截水天沟施工完毕。
(5) 水泥、砂子、碎石、外加剂、钢材等材料进场,并经过检验合格。边坡顶安全防护材料进场。
5)填充混凝土:仰拱混凝土浇注完成并达到规定的强度后浇筑填充混凝土。
6)模板台车就位后应及时对模板台车进行检查,并调整模板台车使其符合施工要求。
7)钢筋绑扎及焊接质量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8)外模支立要牢固、接缝严密,避免胀模、漏浆。
9)浇筑衬砌混凝土,振捣密实,保证质量。
10)防水层及排水设施施工要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2)正确指挥和组织生产,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严格控制加班加点,防止因人员疲劳、机械超疲、各种动力车辆超速或超高超宽装载而发生的事故。汽车装土、卸土时,停卸地点平整坚实,在危险地段卸土设专人指挥。
3)深化教育,强化安全意识。施工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发给《安全上岗证》方准上岗。电工、电焊工、架子工、质检员、安全员等特殊作业人员,必须经地方劳动局等有关部门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调换工种人员,必须重新进行安全培训。
8)做好生产、生活区的卫生工作,保持工地清洁,定时打扫,生产、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定时清除运走,运到环保部门指定的位置。
审查人:(签字) 年 月 日
明洞施工安全控制重点
序号
项 目
控制重点
1
开挖
石方爆破、机械伤害、边坡落石
2
边坡临时支护
高空作业、边坡落石
3
仰拱、拱圈
机械伤害、高空作业
4
防水层
高空作业
5
回填
机械伤害、边坡落石
8)作好宣传和现场管理工作,非施工人员禁止入内。
2、环境保护
1)土石弃方运至制定地点,严禁随意倾倒。运输可能产生粉尘的车辆配备挡板及棚布,防止粉尘飞落,减少对生产人员和当地居民造成危害,必要时进行洒水。
1)隧道明洞防水层实测项目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表10.4.2。
表10.4.2 防水层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搭接长度(mm)
≥100
尺量:每环测3处
2
卷材向隧道延伸长度(mm)
≥500
尺量:检查5处
3
卷材于基底的横向长度(mm)
≥500
尺量:检查5处
4
沥青防水层每层厚度(mm)
2
尺量:检查10点
2)外观鉴定
防水卷材无破损,接合处无气泡、折皱和空隙。不符合要求时,采取修补措施或返工处理。
4、明洞回填实测项目
1)明洞回填实测项目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见表10.5.2。
表10.5.2 明洞回填实测项目
(3)拱顶回填分层厚度不大于0.3m,两侧回填土面的高差不得大于0.5m。采用机械回填时,应在人工夯填超过拱顶1.0m以上后进行。
(4)表土层需施作隔水层时,隔水层应与边、仰坡搭接平顺,防止地表水下渗。
五、质量检查及检验标准
1隧道总体实测项目
1)隧道总体实测项目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表10.2.2。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回填层厚(mm)
≤300
尺量:回填一层检查一次,每次每侧检查5点
2
两侧回填高差(mm)
≤500
水准仪:每层测3次
3
坡度
不大于设计
尺量:检查3处
4
回填压实质量
压实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查施工记录
2)外观鉴定
坡面平顺、密实,捧水通畅。
六、注意事项
1、在场地清理作施工准备时,应先清理洞口上方及侧方有可能滑塌的表土、灌木及山坡危石等。平整洞顶地表,排除积水,整理隧道周围流水沟渠。之后施作洞口边、仰坡顶处的天沟。
《重庆市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渝交委(2012)85号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重庆江习高速公路JXTJ-3标段四面山隧道进口明洞施工作业。
三、交底内容
1、施工准备
(1) 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熟悉、审核图纸,复核设计坐标及高程,保证图纸的正确性;澄清相关技术问题,熟悉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
5、明洞衬砌其拱圈要按断面要求,制作定型挡头板,内、外模及骨架,加强各部分内、外模支撑,防止变形及位移。
七、安全环保要求
1、安全要求
1)现场施工人员必须熟悉安全操作规程,坚守岗位,根据劳动组织分工原则各负其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作业制度和防护措施,并狠抓落实,使全体施工人员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定期进行安全大检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限期整改并复查。
(6)喷射混凝土拌和站安装完毕并经调试,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完成并经监理审批。
2、材质要求
1)水泥、砂、石、水及外掺剂的质量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寒冷地区混凝土骨料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抗冻试验,结果应符合规范要求。
3)防水材料质量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4)钢筋的加工、接头、焊接和安装以及混凝土的拌制、运输、灌注、养护、拆模均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5)洞口边、仰坡尽量减少开挖,必须开挖时应对边、仰坡进行防护,做到保护植被、绿化环境、水土保持。
6)保护施工现场和临近农田、水井、农业灌溉设施不受破坏,争取把因施工对附近村民的干扰降到最低。
7)工程完工后,对场地和砼拌和场等进行清理,拆除临时建筑物,掘除硬化地面,将弃碴废物运走,同时对清理后的场地进行植被恢复,搞好租用地复耕,恢复原貌。
2、洞口施工宜避开雨季和融雪期。
3、明洞开挖前要做好全部临时排水系统,适当选择施工方法,要按设计要求正确测定中线和标高,放好边桩和内、外墙的位置。
4、认真处理基础。明洞边墙基础承载力必须保证达到设计要求;有地下水流时,要相应采取措施,如夯填厚度不小于10cm的碎石层或扩大基础以提高承载力;若为岩石地基则应挖至表面风化层以下0.25m。
4)坚持班前安全讲话制度,讲明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和预防措施。
5)配备充足的安全器材。进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佩带安全绳和安全带;爆破防护人员配备口哨、对讲机等联系工具。
6)尽量避免上下双层和多层作业,无法避免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7)认真实施标准化作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工地建设,搞好文明施工。
4
隧道偏位(mm)
20
全站仪或其他测量仪器:每20m(曲线)或50m(直线)检查1处
5
路线中心线与隧道中心线的衔接(mm)
20
分别将引道中心线和隧道中心线延长至两侧洞口,比较其平面位置
6
边坡、仰坡
不大于设计
坡度板:检查10处
注:净高有一点不合格时,该分项工程为不合格。
2)外观鉴定
洞内没有渗漏水现象。
三级技术交底记录表
项目名称:四面山隧道进口段明洞施工技术交底
交接地点
四面山隧道进口施工现场
时间
交底单位
江习高速总承包部三分部
接受单位
四面山隧道进口作业队衬砌班
主持人
魏全军
主讲人(签字)
接受人(签字):
隧道明洞施工技术交底
一、编制依据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
2明洞临时边坡
临时边坡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明洞基础
明洞基础应设置在稳固的地基上,当两侧墙体地基松软或软硬不均时,应采取措施加以处理,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
4施工材料及明洞浇筑
1)水泥、砂、石、水及外掺剂的质量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2)寒冷地区混凝土骨料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抗冻试口通畅。
6明洞回填
明洞回填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明洞回填应在明洞外防水层及排水系统施作完成且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
(2)侧墙回填应对称进行,石质地层中岩壁与墙背空隙较小时用与墙身同级混凝土回填;空隙较大时用片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浆砌片石回填密实。回填至与拱顶齐平后,再分层满铺填筑至设计高度。
11)在衬砌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才能开始进行回填施工。
四、施工要点
1明洞的施工工时间:
明洞宜早施作,尽量避开雨季及严寒季节,明洞仰拱应安排在明洞拱墙衬砌前浇筑,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隧道采用爆破开挖时,在洞身掘进适当距离后施作明洞和洞门。
(2)隧道采用非爆破开挖时,先施作明洞和洞门,然后开挖隧道。
表10.2.2 隧道总体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车行道(mm)
±10
尺量:每20m(曲线)或50m(直线)检查一次
2
净总宽(mm)
不小于设计
尺量:每20m(曲线)或50m(直线)检查一次
3
隧道净高①(mm)
不小于设计
水准仪:每20m(曲线) 或50m(直线)测一个断面,每断面测拱顶和两拱腰3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