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清照年渔家傲词教案复习过程

李清照年渔家傲词教案复习过程


7.主旨:
作者为什么梦想到三山中去?是否由于 消极的游仙思想在作怪?
不是的。从上文的意思来看,是由于她感到 “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就是说,尽管 她有才华,有理想,有抱负,但在现实社会中根本 得不到实现和施展,找不到出路,才促使她这样想 的。可见她的梦想仙境,正是她对黑暗现实不满的 表现。她要回到那没有离乱,没有悲伤,没有孤凄 和痛苦的仙境去,正是反映出人间存在着战乱、杀 戮、欺诈、孤独、寂寞的现实。所以,她的那种思 想活动,并非消极的,而是积极的,有现实意义的。
“九万里风”句,出自《庄子·逍遥游》:“鹏 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 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 上者九万里。”“扶摇”,风名。“九”是虚数, 是多的意思。 “蓬舟”,象蓬草那样飞旋轻快的 小舟。“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 三个神山。为神仙所居,在渤海中。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听到天帝在说话,恳切地问我要回哪里去。
李清照南渡以来,一直飘泊天涯,备受 排挤与打击,尝尽了人间的白眼,如今天帝 这么关照她,使她感到多么温暖啊!作者这 么写,不管其主观动机如何,客观上已把天 上和人间作了一个鲜明的对照,讥讽了黑暗 的现实社会。她在若干年来的逃难生活中, 多少事,凭谁诉?这次竟然得到诉说的机会 了。这就引出了词的下片,由她诉说自己的 困难和心愿。
5.“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 三山去”表达情感?
这几句引用典故,运用比喻,把自 己比成大鹏,乘万里风高飞远举, 叫风不要停止,把她的小舟吹到仙 山去,使她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表达了词人有大鹏高飞立志,也反 映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生 活的向往。
6.词人着力描写梦境的作用是什么?
词人借梦境把天上和人间作了一个鲜明 的对照,充分表现了她对现实的不满及 人生际遇坎坷的感怀。词人还借虚幻梦 境表达对自由的渴望,对理想人生的追 求,其非凡才能和美好愿望在现实生活 中不可能实现,因此只有把它寄托于梦 中仙境,在这梦境中寻求出路。
意思是说:我回答说,路途遥远而天色已晚, 我虽然能写出惊人的诗句,但毫无用处,(我 没有找到归宿。)
上句,“路长嗟日暮”,出自屈原《离骚》:“欲 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长”“日暮”写出词人晚年 孤独无依的痛苦感受。 “嗟”字,生动地表现出她那 彷徨忧虑的神态。
“仿佛梦魂归帝所”
迷迷糊糊中(我觉得)灵魂回到了天帝住的地 方。
“帝所”,指天帝居住的宫殿。其实,这是 人们在经历了千辛万苦后所希望和追求的美好前 途。而她之所以梦回“帝所”,是有其思想根源 的。古代诗人往往设想自己是从天上宫阙来的, 所以在幻想美好的前途时也就往往说“归帝所” 去。如苏轼的《水调歌头》说:“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也就是写他 想回到天帝宫殿去。那么,作者魂回帝宫去,情 况怎样呢?
1.上片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
——雄伟壮丽
2. 上片哪些动词用得恰当,如何体现?
“接”、“连”: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 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的组合在一起,描 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 “转”、“舞”:将人在风浪中的感受逼 真的传递给读者。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这是写天上的云彩,可谓千姿万态。虽然写的是作 者在梦中所幻想的自然景象,但这一幻想无疑是她在人 生道路上历尽艰难险阻、流徙奔波之苦的潜意识所促使 的。所以,在它里面既有壮丽的一面,又有艰险的一面。 它展现出一个晨雾迷茫、云涛翻腾、滚滚银河、千帆竞 渡的开阔境界。这境界象是个仙境,作者就是在这仙境 中经历着的。所以,也渐渐地使她的梦魂好象回到天帝 居住的宫殿去了。
这一句,表示了作者要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远 举,奔向飘渺的神山,寻求幸福。
1.描绘上阕一二两句所写的梦境(画 面):
清晨,茫茫的大海上,云雾弥漫, 波涛汹涌,海风呼啸,从颠簸的船 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转 动一般;而无数的船帆在风浪中飞 舞前进。
பைடு நூலகம்
2.“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运用修 辞?结构作用?
我学九报 诗 万里//路 谩风长有///鹏嗟惊正人/日举句暮,;,人吹三以取山蓬::根吹传被得说风。中吹海飞上,的喻三飞座动仙。山。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描绘出一幅仙境一般的壮丽景色。这里,“星河”,
即银河。意思是说:早晨,漫天的云涛汹涌翻滚, 雾气弥漫漂移,(海面上刮起大风)无数舟船破 浪前进,(我坐在颠簸的船上,仰望天空,直觉 得)天河就要旋转起来了。
拟人,由写梦引出(过渡到)下阙
3.下片哪两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 答?这两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这两句表达了词人晚年在现实生活面前 怀才不遇,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 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4.从炼字角度赏析“我报路长嗟日暮,学 诗谩有惊人句。”
(1)“嗟”字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彷徨忧 虑的神态,表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唯恐 浪费青春和生命,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 (2)“谩”字流露出心中的哀怨惆怅, 一是空有诗情诗才,因知音(丈夫) 早逝,而无人能会意;二是慨叹自己 身逢乱世,有着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 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含蓄交代自己 向往“三山”缘由。
下句,“谩有”,是“空有”或“徒有”的意思。 这句流露出词人对现实不满之情。有李贺《南园十三 首》中的“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之意。
两者象是对立,实则统一,是互为因果的。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名句) 大风正起,我要象大鹏一样乘风高飞远
举,风啊,你不要停,把我的小船吹到渤海的神 山上去吧。
李清照2017年渔家傲词教案
渔家傲
解释:
天星接 河//云 欲李涛转清//照连千/帆晓/雾舞;,星帝天我河所语报路:::长银天天嗟河帝帝日。居的暮住话的 语: 地 。方。
仿佛/梦魂/归帝所, 嗟,慨叹。
闻/天语,
谩:徒,空。
殷勤/问我/归/何处。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