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梁抗风概念设计 PPT

桥梁抗风概念设计 PPT

• 桥梁结构风致效应属于流体与固体相互作用的范畴。因 此风效应研究自然包括三个要素:风环境、风荷载与结构 响应。
• 风致振动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汽车:风阻系数 建筑:风荷载,风致振动(舒适性) 桥梁:大跨度桥梁的高跨比很小,钢阻尼也小,极易
振动
高跨比: 苏通桥 3.5/1088=1/310.8; 西堠门桥 3.51/1650=1/470
• 至1950‘年代:建立气动弹性力学基础 Wagner,Theodonson,Sears, • 1960’年代:
桥梁颤振理论 Sakata(日本),Scanlan(美国) 桥梁抖振理论 Davenport,Scanlan • 1970‘年代:英国Severn桥的抗风设计 • 1980’年代:日本本州-四国连线工程,跨度 1991m的明石桥 • 1990‘年代后:丹麦大海带桥,CFD应用,中国
11.9米,梁高2.4米 • 宽跨比1:72,高跨
比1:350 !! • 主梁截面形式:
H型板梁
旧塔科马海峡桥风毁事故
• 原因:扭转颤振-风致自激发散振动 • 教训:桥梁要有空气动力稳定性。 • 途径: (1)主梁良好的气动外形 (2)保证桥梁扭转刚度 (3)风洞试验, (4)建立桥梁抗风理论
发展简史
• 基本思路:
本质上是一个流固耦合问题,简化为风荷载的确定及其相应的结构效 应问题。这里的风荷载,包括静力的和动力的,动力荷载包括强迫的 和自激的。
• 基本方法:理论分析,风洞试验,CFD
往往需要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与相互校核
• 重要假定:条带假定:
等截面直梁的单位长度受到的风荷载处处相等
• 主要对策
(4) Buffeting 抖振
• 机理:自然风的脉动分量产生一种随机力 从而迫使桥梁产生随机振动
• 有限振幅,但影响疲劳寿命,舒适度和行 车安全
• 因振幅小,难见实桥抖振录像 • 双悬臂施工状态的抖振内力可能很大!!
抖振-全桥气弹模型试验
湖南湘西矮寨大桥;湖南大学风洞试验
(5) Divergence 静力失稳
微调结构外形,增加刚度,减振措施(阻尼器,TMD)
近地风特性-风环境
在一定高度下,平均风速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紊流 度减少
四类场地:A,B,C,D 按地表粗糙度划分
基本风速 U 1 0 :B类,10m高,10min平均,百年一遇,
桥面高度Z的设计风速
Uz
U10
( Z ) 10
,
指数 对A,B,C,D四类风场分别为0.12,0.16,0.22,0.30
桥梁抗风设计方法与工程应用
2012年6月
目录
1. 起源与历史 2. 桥梁风致振动的类型 3. 桥梁风致振动基本理论与抗风设
计方法 4. 工程应用实例
起源与历史
桥梁风工程研究始于1940年塔科马桥风毁事故
• 位于美国西北的华 盛顿州
• 1940年3月通车, • 1940年7月风毁,
风速18 米/秒。 • 主跨853米,桥宽
基本特征: •扭转与弯曲复合振动,扭转为主 •发散的自激振动 •均匀流场即可发生 •可能有明显的临界风速点
全桥颤振-tacoma桥
大幅度扭转振动
杆件颤振:拱桥板式钢吊杆的大攻角颤振
2006年8月,广东一拱桥 在24m/s风速下的振动录 像(田仲初摄)
连续振动13小时至吊杆的 翼板断裂
(2) Vortex shedding vibration 涡激共振
脉动风特性
紊流度,积分尺度,功率谱密度(规范p46)
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fb
110 L
fb
0.1 L
Ec Ac m
C ft L
三分力
• 三分力-风荷载的三个分量(二维理论)
阻力,升力和升力矩: 是截面上分布压力的合力 与截面形状有关,与风攻角有关,与自身振动有关 静力三分力,准定常三分力,非定常三分力 有体轴和风轴两种坐标系
FV
V
α
MT
FH
风荷载在体轴坐标系下的三分力
静力三分力系数及其影响因素
• 无量纲的静力三分力系数,用来描述具有同样形状截面的 静力风荷载的共同特征。
• 利用三分力系数,体轴坐标系下,静力风荷载可以表示为:
阻力
FH
1 2
U2CHD
升力
FV
1 2
U2CV
B
扭矩
MT 12U2CMB2
系数,CH,CV,CM
全桥气弹模型风洞试验
风荷载与风致响应的分类
3、桥梁风致振动的基本理论
与抗风设计方法
研究内容与特点
• 桥梁抗风研究在桥址处各种可能的风场条件下,桥梁结构 的静力效应与动力响应,为新建桥梁的设计、施工提供解 决方案。大跨柔性桥梁如悬索桥和斜拉桥,刚性桥梁中的 柔性构件,如拱桥的吊杆等,都必须进行桥梁抗风的研究。
静三分力系数随攻角变化
(1) 驰振理论
• 当气流经过一个在垂直气流方向上处于 微振动状态的细长物体时,即使气流是 攻角与风速都不变的定常流,物体与气 流之间的相对攻角也在不停的随时间变 化。由气动三分力曲线可以看出,相对 攻角的变化必然导致三分力的变化,三 U 分力的这一变化部分形成了动力荷载, 即气动自激力。由于按相对攻角变化建 Uα 立的气动自激力理论,忽略了物体周围 非定常流场的存在,仍将气流看作是定 常的,因此这种理论称为准定常理论 (Quasi-Steady Theory),相应的气动 力称为准定常力。
2、风致振动的类型
1. Flutter 颤振 2. Vortex shedding vibration 涡振(涡激共振) 3. Galloping 驰振 4. Buffeting 抖振 5. Divergence 静力失稳 6. Wake induced vibration 尾流致振
(1) Flutter颤振
• 机理:气流绕过柱体时在尾部产生涡, 涡脱落时产生对柱体的作用力, 涡脱频率与柱体自振频率接近时发生共振
• 特点:有风速锁定区间;限幅;均匀流中发生; 弯曲或扭转
钢桥涡振实例-日本东京湾桥
10跨连续刚构桥,主跨240米, 单箱钢梁,梁高 3~10米
Trans-Tokyo Bay Bridge
钢桥涡振实例-日本东京湾桥
拱桥矩形吊杆涡振 (日本傍花大桥)
(3) Galloping 驰振
• 细长杆件的大幅弯曲振动 • 自激的发散的振动,最先在结冰输电线上
发现 • 可能发生在桥梁的:
斜拉索,吊杆,超高塔柱
斜拉索风雨振-驰振
随着斜拉桥跨度的振动,斜拉桥拉索越来越长,导致拉索越来越柔,结构 阻尼越来越小,在风雨的共同作用下,斜拉索极易发生风雨共振现象。
• 机理:风速很大时,风产生的升力和阻力联合作 用,使桥梁特别是索支承桥丧失扭转刚度而失稳
同济大学提供
(6)尾流干扰
• 机理:气流依次流过前后两个柱体(串 列)而产生的相互干扰作用
• 效应:降低颤振临界风速; 产生涡振和驰振
尾流干扰实例-1: 赛车
即使是混凝土桥梁,尾流干扰也可使下游桥梁发生 涡激振动,但风速较高,海上桥梁有可能发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