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合材料-第七章水泥基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第七章水泥基复合材料


可作为高效能结构材料应用于特种工程,例如腐
蚀介质中的管、桩、柱、地面砖、海洋构筑物和路 面、桥面板,以及水利工程中对抗冲、耐磨、抗冻 要求高的部位。 也可应用于现场修补构筑物的表面和缺陷,以提 高其使用性能。
(2)、聚合物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聚合物混凝土(PC)
以聚合物(或单体)全部代 替水泥,作为胶结材料的聚合物混凝土。 常用一种或几种有机物及其固化剂、天然或人工 集料(石英粉、辉绿岩粉等)混合、成型、固化而 成。 聚合物在此种混凝土中的含量为重量的8~25%。 与水泥混凝土相比,它具有快硬、高强和显著改善 抗渗、耐蚀、耐磨、抗冻融以及粘结等性能。
(5)为改善工作性,必须掺加高效减水剂。
1.5
高强混凝土的应用
日本:在60年代,在制桩和桥梁工程
广泛应用;美国在高层建筑中应用高 强混凝土;
我国近年来在铁路、公路、桥梁建设
中广泛应用高效减水剂制造高强混凝 土,港口工程中应用高强混凝土制造 管柱、桩和管道等。
应用实例: 黄石长江大桥
红水河大桥(广西)
(2)、喷射脱水法 直接喷射法经减压,脱去多余水份,提高 密度和强度。
(3)、预混料浇铸法 纤维与砂浆混合,铸模成型。
关键:
(4)、压力法 预混料铸模后,加压脱水。 (5)、离心成型法
离心成型 + 脱水。
适合于回转体构件,纤维可进行 表面集中增强。
碳纤维增强水泥可用来代替木材,制成 住宅的屋顶、构架,地板,梁以及隔板 等,但是价格昂贵。
§7-1 水泥概述
凡细磨成粉末状,加入适量水后成为塑性浆体, 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并能将 砂石等散粒或纤维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的水 硬性胶凝材料,通称为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是由硅酸三钙 (3CaO· SiO2)、硅酸二钙(β-2CaO· SiO2)、 铝酸三钙(3CaO· Al2O3)和铁铝酸四钙 (4CaO· Al2O3· Fe2O3)四种矿物组成的. 水化:3CaO· SiO2+H2O→CaO· SiO2· YH2O(凝胶) +Ca(OH)2
2.1 高性能混凝土定义
高性能混凝土一词是 20 世纪 90 年代提出的, 各国学者各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有: 1、法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定义:HPC 应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例如高体积稳定 性(高弹性模量、低干缩率和低的温度应 变)、高抗渗性高工作性。 2、日本学者认为高性能混凝土应具有将高 工作性、低温升、低干缩率、高抗渗性和足 够的强度,属于水胶比很低的混凝土家族。


目前:50Mpa以上。
1.1 高强混凝土的特点:
有效地减小结构自重;
大幅度提高混凝土耐久性;
减少掺料用量及建筑成本,降低生产、运
输和施工能耗。
例如:60MPa取代35MPa的混凝土,可节 约混凝土40%,自重减轻35%,钢筋混凝土 的配筋率为6%时,可使用钢量减少240kg/m3.
形成混杂复合材料。由于少量聚合物的掺入, 填充了混凝土内部的孔隙和微裂缝,大大的 提高了混凝土的性能。例如: ①抗折强度和柔韧性提高。 ②内部孔结构有所改善,趋向连续密实。 ③建筑物耐久度大大提高。
聚合物作用:增韧、增塑、填孔和固化
聚合物浸渍混凝土 聚合物混凝土 聚合物水泥混凝土
(1)聚合物浸渍混凝土
上石油平台、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污水管道,核废 料容器,核反应堆外壳,盛有有害化学物的容器等;
这些工程结构的特点是性能要求高,包括高强度、高
的耐久性和高的体积稳定性,若要现场浇注施工,要 求水泥混凝土的流动性很高。——高性能混凝土(HPC)
高性能混凝土是近年来混凝土工程界研究与应用的最
热点之一,被认为是有别于传统的普通混凝土的一种 新型水泥基材料。
1.2 混凝土高强化的技术途径:
1、从混凝土工程学角度 搅拌用水要少;浇筑捣实要充分;混凝土硬化 后要充分养护。 2、从材料学的方面 材料的组成,内部结构及其对混凝土材料性能 (包括流动性,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 考虑混凝土内部的界面结构与孔结构对强度与 耐久性的影响。
1.3 制备高强度水泥混凝土的技术路线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可做雕塑、门窗、花盆等
3.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成型
(1)、聚合物浸渍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使混凝土中空隙和裂缝被填充,是原来的多孔体系 变成较密实的整体,提高了强度和各项性能。
聚合物浸渍混凝土
聚合物浸渍混凝土由于良好的力学性能、
耐久性及抗腐蚀能力,主要用于受力的混 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 因浸渍工艺复杂、成本较高,混凝土构 件需要预制并且尺寸受到限制,因而主要 在特殊情况下使用。
水泥特点:
和易性是混凝土拌和物在拌和、运输、浇筑过程 中,便于施工的技术性能。 它是一项综合的技术 性质,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等 。 流动性是指新拌混凝土在自重或机械振捣的作 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满模板的 性能。 粘聚性是指新拌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之间有一定 的粘聚力,在施工过程中,不致发生分层和离 析现象的性能。 保水性是指在新拌混凝土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 在施工过程中,不致产生严重泌水现象的性能。

1、混凝土
混凝土是以水泥为基体,加入水、粗细骨料、
钢筋,按适当比例拌和均匀,经搅拌振捣成 型,在一定条件下养护而成的复合材料;
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 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 使用范围广泛,如土木工程、造船业、机械
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
水和水泥形成 水泥浆,起胶 结作用;
§7-4 先进的水泥基复合材料
高强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 无宏观缺陷水泥基材料 均布超细颗粒致密体系 活性粉末混凝土
1. 高强混凝土

我国通常将强度等级超过C50的混凝土称为 高强混凝土(HSC);抗压强度在100Mpa的称 为超高强混凝土(SHSC)。 混凝土强度类别,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 国家有不同的概念和划分: 50年代以前, 30Mpa以上; 50年代,35Mpa以上; 60年代以来提高到41~52Mpa;
聚合物掺加量一般为水泥重量的
5~20%。 使用的聚合物一般为合成橡胶乳液。此外环 氧树脂及不饱和聚酯一类树脂也可应用。
由于聚合物的引入,聚合物水泥混凝土改进
了普通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耐磨、耐蚀、抗 渗、抗冲击等性能,并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可应用于现场灌筑构筑物、路面及桥面修
补,混凝土储罐的耐蚀面层,新老混凝土的 粘结以及其他特殊用途的预制品。
也就是说高性能混凝土要求高的强度、高的流 动性、良好的体积稳定性与优异的耐久性。
4、我国定义:高性能混凝土为一种新型高
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 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 土,是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针对 不同用途的要求,对下列性能有重点的加以 保证:耐久性、施工性、适用性、强度、体 积稳定性和经济性。
将已硬化的混凝土构件,浸入聚合物单体或预聚体溶 液中使其渗入空隙,通过加热聚合、固化形成聚合物 填充。提高密度、强度和韧性。
(2)聚合物混凝土
聚合物完全取代水泥,作为集料的结合剂。
常用聚合物:环氧、脲醛、糠醛、聚酯树脂等。性
能好,价格较高。应用:如人造石 (3)聚合物水泥混凝土
聚合物部分取代水泥。要求聚合物具有亲水性,在
可现场应用于混凝土工程快速修补、地下管
线工程快速修建、隧道衬里等,也可在工厂 预制。
(3)、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聚合物水泥混凝土以聚合物(或单体)
和水泥共同作为胶凝材料的聚合物混 凝土。
其制作工艺与普通混凝土相似,在加
水搅拌时掺入一定量的有机物及其辅 助剂,经成型、养护后,其中的水泥 与聚合物同时固化而成。
(2)水泥用量400~500 kg/m3 ,对于80MPa以上
混凝土可达500kg/m3,更高强度时也不宜超过
550 kg/m3 。应通过外加矿物掺合料来控制和
降低水泥用量。高强混凝土必须采用优质水泥。
(3)选择高强度和低吸水率的碎石,最大粒 径不超过15~20mm,并尽量排除针片状石子。 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是很高可以放宽到 25mm,并尽量排除针片状石子。 (4)砂率可降低到0.3,甚至更低.
粗骨料粒径≤20mm,砂率40-60%,W/C 比小; 纤维长径比40-80,纤维有高拉抗强 度; 纤维与水泥的性能必须匹配:钢纤维 适宜碱性大的水泥,GF适宜碱性小的 水泥。
3.聚合物改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普通混凝土的缺点:脆性材料,刚性大,柔
性小,抗压强度远远大于拉伸强度;
聚合物混凝土是设法将聚合物掺入混凝土而
杨浦大桥
九江长江大桥
钢筋混凝土防护门 日本高强混凝土桥梁 美国高层建筑用高强混
凝土 瑞典的Tjorn大桥
高强超轻陶粒混凝土
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2. 高性能混凝土(HPC)
建筑物越来越向着高层、超高层化、超大跨化方向发
展;
各种严酷环境下使用混凝土结构也越来越多,如:海
优质的水泥
(低水灰比)
凝土
优质的骨料
高流动性
(高效率)
超细矿粉 掺合料 高效减水剂
坍落度损 失的控制
强度
耐久性
1.4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
(1)水灰比宜小于0.35,对于80~100MPa混凝
土宜小于0.30,对于100MPa以上混凝土宜小于
0.26,更高强度时取0.22左右。
§7-2 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种类及基本性能
水泥基复合材料是指水泥与水发生水化、硬 化后形成的硬化水泥浆作为基体与其他各种 无机、金属、有机材料组合而得到的具有新 性能的材料。
§7-2 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种类及基本性能 按照增强体的种类分类:
混凝土、 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材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