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与中风教育
擅自停药大致有以下8种情况
• • 7、自认为夏天血管舒展,血压自然会降低,可以停药 在夏天,有些患者即使不吃任何降压药,血压水平也 比冬春天低一些。还有患者可能出现血压明显降低在140 /90毫米汞柱以下。这些患者每到夏天,就“主动”停服 降压药。 • 对策:夏天是否需要调整降压治疗方案,主要看是否 有明显低血压症状,如果有则应降低药物剂量,甚至停药。 但如果只根据一天或一周的炎热天气调整用药,很可能不 适合随时可能出现的凉爽甚至寒冷天气,大幅增加血压波 动性,增加心血管病风险。
高血压该忌的危险动作
• 2. 不宜下蹲即起 • 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说,适宜的运动有益于降 低和稳定血压,促进身体的康复,但有些运动是 不宜的。除高强度的剧烈运动外,高血压病人还 不宜做下蹲起立运动,以及快速摇头或跳跃运动 等动作,这类动作有引起脑血管意外的危险。高 血压病人以散步、体操、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为 宜,运动的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在运动中和运动 后无明显疲劳不适感为宜。
擅自停药大致有以下8种情况
擅自停药大致有以下8种情况
• 5、不知道高血压需长期服药 • 有的高血压患者以为高血压经过治疗后可 “痊愈”。当然,随着对高血压病因与发病机制 的研究,已找到一些有效控制血压的办法,但是, 迄今为止,高血压仍不能彻底根治或治愈。 • 对策:血压水平是人体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 与心脏、血管系统相互作用、综合平衡的结果。 当血压升高时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因此,患者需要长期坚持服药,才能控制血压, 降低患者发生中风、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风险。 •
• 4、自认为“是药三分毒”,要尽量不吃或少吃降 压药 • 有人认为,“是药三分毒”,药物能不吃尽 量不吃,必须吃则尽量少吃。其实,由国家食品 和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销售的各种化学药品, 都通过了完整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估,因此,在 推荐使用剂量范围之内,这些药物通常非常安全, 即证实,降压药可以有效降低血压, 显著降低发生中风与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脑血管疾 病的风险。因此,不能因为害怕降压药的不良反 应,就不吃或少吃甚至拒绝服用降压药。事实上, 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还是非常安全的。
高血压该忌的危险动作
• 3. 不宜紧如衣领 • 穿着高领衣衫,扣子扣得紧,显得严肃和庄 重,这对于正常人来说并非不可,但对于高血压 人来说,却是要尽量避免的事情。高领紧扣,因 长时间压迫颈静脉,造成脑血管供血不足,使脑 细胞缺血缺氧,容易引起脑动脉硬化病人发生意 外。因此,高血压病人要尽量少穿高领衣衫和紧 扣衣领,保持颈部宽松,以利于大脑的血液循环。
①服完药 ②血压升高或过低,血压波 动大 ③出现眼花,头晕,恶心呕吐, 视物不清,偏瘫,失语,意识障碍, 呼吸困难,肢体乏力等即到医院就医。 如病情危重,请求救120急救中心
高血压该忌的危险动作
• 1. 不宜趴着看书 • 有的人喜欢趴在床上看书看电视,这对于没有高 血压的人问题不大,但对患有高血压的人来说则 是一种很危险的事情。由于长时间趴伏状态压迫 腹部肌肉,影响人的深呼吸,再加上腹部受压和 腹肌收缩,容易导致血压骤升而发生意外。因此, 高血压病人、尤其是年龄较大者,应禁止趴着看 书看电视,且时间也不宜过长,不宜看惊险恐惧 的电视电影
擅自停药大致有以下8种情况
• • 8、服药后出现干咳、乏力、水肿等不适而停药 有些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后,出现明显的不良反 应,如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后出现刺激性干咳, 服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后出现腹泻等肠道功能紊乱。 尽管在推荐剂量范围内,这些不良反应通常少见也不严重, 但有些患者仍有可能表现为不可耐受而不得不停药。 • 对策: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后,应在诊治医生指导下减 少导致不良反应发生药物的剂量,或停服这些药物,换成 其他种类的降压药。如果这些不良反应不十分严重,患者 应尽可能坚持服药,有些不适感会在用药一段时间后明显 缓解,甚至消失。
擅自停药大致有以下8种情况
•
2、无头晕、头痛等不适,自认为高血压好转 而停药 • 高血压患者通常没有明显不适感,只有在血 压非常高时才会有头晕、头痛等症状。有些患者 误认为没有症状血压就是正常的,或高血压已好 转,因此擅自停服降压药。 • 对策:事实上,高血压所带来的风险大多是 在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下发生的。平时即使没有任 何症状,患者也不可随意停药,而应定期在家中 测量血压,根据所测得的血压水平,与诊治医生 进行讨论,再由医生决定是否需要调整降压药的 剂量或停药。
• 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45岁多以上明显 增多,脑卒中的发病与环境因素、饮食习 惯、气候等有关。
脑卒中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随着年龄的增长,卒中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呈指数增加
年龄每增加5岁,死亡率增加1倍
75%
53%
42%
25%
70岁以上 70岁以下
5%
44岁以下 45-64岁 》=65岁
死亡患者年龄分布
擅自停药大致有以下8种情况
• • 6、自认为随着年龄增长血压会自然增高,无需再服药 随年龄增长,人体内的大小血管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弹 性功能下降(或称为动脉硬化)。通常,收缩压在中年后会 持续升高,舒张压则在进入老年后因大动脉硬化而不再上 升,甚至有所下降。一些人想当然地认为,年龄增长,血 压增高是自然现象,不必服药治疗。 • 对策:血压水平随年龄升高绝非必然,更不能称为自 然升高,而是一种病理现象,有非常严重的后果,需要继 续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另外, 通过限制钠盐摄入、加强体育锻炼等措施,可以延缓动脉 硬化的进程,使动脉血管在老年期仍然富有弹性,维持正 常血压
首次发生卒中患者年龄分布
脑血管病经济负担沉重
全国每年用于脑血管病的直接治疗费用
> 100亿
每年因脑血管病的支出
终于安心了
≥ 200亿
高额的医疗费用 高致残率
卒中后抑郁人群
>1/3
中国二、三期高血压达70%
患病率18.8%, 患病人数1.6亿,控制率6.1%
50
定义及分类
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病
占高血压95%以上
继发性高血压
肾性疾病 嗜咯细胞瘤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主动脉缩窄 药源性高血压等
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降压治疗方案
治疗药物应小剂量开 始逐步递增剂量
2级高血压患者在开始时就 可以用两种降压药联合治疗
降压药与治疗方案应 该个体化 要长期降压治疗,不要随意停 止治疗或频繁改变治疗方案
降压总目标 是降低心脑 血管病的发 病率和死亡 率
高血压治疗的六大误区
误区之一:以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 误区之二:血压一降,立即停药。 误区之三:采用传统的服药方法。 误区之四:降压过快过低。 误区之五:不根据具体情况,一味追求血压达 到正常水平。老年人,不可过度降低血压。 误区之六:单纯依赖降压药,不做综合性的治 疗。
Percentage of Patients(%)
44.15
40 30 20 10 0
1期高血压 2期高血压 3期高血压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7.28 10.31 28.27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4. 32(4):291-294
高血压的确定:必须在安静休息时非药物状态下 非同日三次或三次以上重复血压测定所得的平均 值为依据。收缩压≥140mmHg(18.26kPa)和舒 张压≥90mmHg(11.97kPa)。白天血压平均值超 过135/85mmHg,也可诊断高血压。
每题算1分,分数越多,则发生高血压 的可能性就越大。1- 4 分 ,患高血压的 可能性较低,如果得5-7分则危险性达中 -高度,大于8-9分则将你归入高度危险 性一类。
• 脑血管疾病(CVD) 患病率500~~740/10万, 发病率100~300/10万,死亡率50~100/10万, 是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 • 发病率男:女约为(1.3~1.7):1。
擅自停药大致有以下8种情况
• • 1、工作繁忙,经常忘记服降压药 中年高血压患者,整天忙忙碌碌,压力大, 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身体健康,以致经常忘记服 降压药而被动停药。 • 对策:患者需要提高对降压治疗重要性的认 识,尽可能坚持每天早上洗漱后服用长效降压药 (每天服用1次,可以控制24小时血压)。这样,患 者不需要把药物带到工作场所,也不会因为工作 太专心、繁忙而忘记服药。
擅自停药大致有以下8种情况
• • 3、自认为体育锻炼可降低血压,无需再服药 定期的体育锻炼的确有助于降低血压,特别 是那些达到出汗状态的体育运动。一些人误以为 自己天天参加体育锻炼,就可以不服降压药了。 • 对策:体育锻炼的降压作用非常有限,而且 往往缺乏长期性。即使参加了体育锻炼,血压暂 时恢复到正常,也不能擅自停药。而必须经过专 业评估后,由医生决定是否有必要调整降压药剂 量甚至停药。
自我管理
•
• • • • • • •
1、定期测量血压,1-2周应至少测量一次 2、治疗高血压应坚持“三心”,即信心、决心、恒 心,只有这样做才能防止或推迟机体重要脏器受到损害 3、定时服用降压药,自己不随意减量或停药,可在 医生指导下及现病情加予调整,防止血压反跳 4、条件允许,可自备血压计及学会自测血压 5、随服用适当的药物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注意 饮食、适当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睡眠充足。 6、老年人降压不能操之过急,血压宜控制在140159mmhg为宜,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7、老年人要注意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8、不需要严格禁止性生活: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不 宜进行性生活①饱饭和洗澡后不要立即进行房事②酒后应 禁止性生活③若有头晕,胸闷等不适应停止性生活,并及 时就医。
高血压与中风教育
宜州市中医院
测测你是否易患高血压
1、 你的父母亲及其兄弟姐妹中有高血压病吗? 2、 你是男性吗? 3、 你有过高血压记载吗? 4、 你在55岁以上吗? 5、 你是否超过标准体重的15%以上? 6、 你每天摄盐量超过6g吗? 7、 你每周锻炼少于三次吗? 8、 你吸烟吗? 9、 你每天饮酒超过50毫升吗? 10、你有糖尿病吗? 11、你有高脂血症吗? 12、你的工作紧张吗 13、你在应激状态下充满敌意和愤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