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西民族博物馆简介

广西民族博物馆简介

广西民族博物馆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广西博物馆及文物苑参观游览,我是讲解员小周,希望我的讲解能带给您美的感受。

广西博物馆创建于1934年,是一座省级地方性综合博物馆,坐落于南宁市民族广场左侧,占地面积三万多平方米。

是一座三层建筑。

馆正面大门上方装饰的凤凰图案和蝴蝶图案线条简明色泽明朗。

整座建筑造型庄重美丽大方,富有南国建筑风格和地方民族特色。

馆名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十个草书大字潇洒飞扬,乃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郭沫若先生所题。

目前广西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有广西历史文物陈列,广西革命文物陈列,广西民族民俗展览。

太明天国革命在广西历史陈列。

和古代铜鼓陈列。

其中有国家珍藏品152件,包括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石铲,汉代写有370多字的《从器志》木牍,高达115.5厘米的大铜马等。

广西博物馆以收藏铜鼓而闻名天下,目前广西发现的收藏铜鼓有610余面,该馆就搜藏了344面。

是目前全国收藏铜鼓最多类型较全的博物馆。

其中北流出土的一面铜鼓直径达165厘米。

被誉为世界的铜鼓之王。

进入博物馆的左侧就进入了铜鼓展厅,这里收藏着从汉代到清朝各个时期的铜鼓。

铜鼓是我国南方和西南古代少数民族创建的历史文物。

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铜鼓最早是用来作为饮具使用的,随着历史的发展铜鼓越做越大,越做越精致,逐渐演变成为少数民族统治者权利和财富的象征。

常用于祭祀盟会和宴会歌舞时的礼乐器。

也有作为陪葬品的。

到了古代中期,铜鼓被广泛用做战争作为鼓舞士气的工具。

北流是广西出土铜鼓较多的地方,北流铜鼓的特点是高大厚重鼓面伸出鼓颈外,塑有立体青蛙,鼓声饰有云雷纹,主要制作于两汉至清代时期。

被誉为铜鼓之王的北流铜鼓乃是广西博物馆镇馆之宝。

参观完铜鼓展厅后,闻名登上2楼参观民俗展厅。

广西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有壮瑶苗侗仫佬族,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1个少数民族,民俗风情各有特色。

广西博物馆2楼的民俗展厅重点展出富有民族特色的服饰,织锦,蜡染,刺绣,挑花,建筑及节日风情等。

广西民族服饰多彩多姿五彩缤纷,许多民族服饰和刺绣,挑花,织锦,蜡染以及银质首饰相结合。

这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壮族的民族饰物。

壮锦是壮族妇女手工编织的,多以红色绿色为主。

以凤凰为主要图案。

壮锦织工灵巧技艺精湛,图案别致色泽鲜艳,坚固耐用。

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