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审计学 第五章审计风险评估与应对.ppt

审计学 第五章审计风险评估与应对.ppt

1.在审计实务中,审计人员很难对各审计风险 要素予以量化,因而可采用非量化或定性的 形式。
2.在每次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财务报表和账户 金额两个层次使用的期望审计风险必须是相 同的。
3.不论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如何,审计人 员均应对各重要账户或交易进行实质性测试。
第一节 审计风险与审计风险模型
三、审计证据、审计风险、重要性水平的关系 审计风险与重要性之间的关系为:重要
第五章 审计风险评估与应对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审计风险与审计风险模型 第二节 期望审计风险的确定 第三节 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 第四节 重大错报风险的应对
第一节 审计风险与审计风险模型
一、审计风险的含义、特征和种类 (一)审计风险的含义
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 而审计人员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第一节 审计风险与审计风险模型
根据计划中运用的审计风险模型,为了 降低审计风险,需要从以下步骤进行:
(1)确定期望的审计风险; (2)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决定计划检查 风险; (3)设计审计程序应对重大错报风险。
第一节 审计风险与审计风险模型
【例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评估的错报风险越高,则计划的检查风险越低,
第一节 审计风险与审计风险模型
审计风险主要有两种表现: 一种是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公允反映而
审计人员发表的意见却认为其未公允反映; 另一种是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未公允反
映而审计人员认为已公允反映。
第一节 审计风险与审计风险模型
(二)审计风险的特征 1.审计风险具有客观性。 2.审计风险具有利害双重性。 3.审计风险具有可控制性。
过多
后悔 (浪费审计时间和人力)
• CPA应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第二节 期望审计风险的确定
评估期望审计风险,需了解客户的情况, 考虑影响使用者对财务报表信赖程度的因 素和审计完成后客户遭受财务困难可能性 的各个因素,以及管理者的正直性,然后 确定期望审计风险高还是低。
第二节 期望审计风险的确定
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 B.评估的错报风险越高,则计划的检查风险越高,
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 C.评估的错报风险越低,则计划的检查风险越低,
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 D.评估的错报风险越低,则计划的检查风险越高,
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
第一节 审计风险与审计风险模型
(二)运用审计风险模型需注意的问题:
∞(无穷大) 0
0
后怕(效果)
0(无差错) ∞

后悔(效率)
第一节 审计风险与审水平
实际执行的 审计程序
过高(应为0.1 审计程序少, 万-实定1万) 审计范围小
过低(应为1 审计程序多, 万-实定0.1万) 审计范围大
证据 对审计程序的影响
过少
后怕 (得出错误的审计结论)
PDR = DAR/RMM 即: 计划检查风险=期望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
第一节 审计风险与审计风险模型
在计划中审计风险模型各要素的含义: (1)计划的检查风险指审计人员实施审计程 序后,报表项目中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2)期望审计风险即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指 在审计完成并发表了无保留意见后,审计人员愿 意承担的一种主观确定的财务报表未公允表达的 风险。 (3)重大错报风险与前面解释相同,即是指 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 低,审计风险越高。审计风险与重要性之间 存在反向关系。 审计人员决定接受更低的重要性水平时
第一节 审计风险与审计风险模型
【例5】在确定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后,如果CPA决定 接受更低的重要性水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如有可能,通过扩大控制测试范围或实施追加控制 测试,降低评估的检查风险 B.通过修改计划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 围,降低计划的检查风险 C.如有可能,通过扩大实质性程序范围或实施追加的 实质性程序,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D.通过修改计划实施的控制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降低期望的审计风险
第一节 审计风险与审计风险模型
(三)审计风险的种类
1.按构成的要素分类
重大错报风险
检查风险
抽样风险
非抽样风险
误拒风险 2.按造成的后果分类 误受风险
3.按作用的不同分类 期望审计风险 实际审计风险
第一节 审计风险与审计风险模型
二、审计风险模型 (一)审计风险模型及其构成的要素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 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指出“审计风险 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可见,审计 风险是由重大错报风险以及检查风险这两个要素 构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的审计风 险模型描述出来:
第一节 审计风险与审计风险模型
重要性与审计证据间存在反向关系。 因为重要性水平越低,即可容忍的错误金 额越小,这就需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获 取大量的证据以揭示出所有超过可容忍错 误金额的错报。
第一节 审计风险与审计风险模型
• 极端的例子A:
重要性水平
审计证据
审计风险 (估计)
对审计程序的影响 (实际审计风险)
1.外部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 如果外部使用者较大程度地信赖财务报表,
降低审计风险可接受水平就是适当的。影响 外部使用者对财务报表信赖程度的因素有:
(1)客户的规模 (2)所有权分布 (3)负债的性质和数额
第二节 期望审计风险的确定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第一节 审计风险与审计风险模型
审计风险的两个构成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其体现在: (1)审计风险的两个要素排列是有序的, 它们发生的顺序是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 险; (2)审计风险是由各个构成要素共同作 用的结果;
第一节 审计风险与审计风险模型
(3)审计风险各要素与审计人员的关系不 同,审计人员只能评估而不能控制重大错报 风险,通过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而控制检 查风险; (4)在特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重大错报 风险与检查风险成反向关系。
第一节 审计风险与审计风险模型
审计风险模型常被作为审计计划的工具, 确定计划的检查风险以及所需收集的证据 数量。在计划中,模型形式通常表述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