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导学案
资料背景
钱塘潮的成因
钱塘潮的秋潮,比其他地方的秋潮更壮观,这和当地的特殊地形有关。
钱塘江入海的地方叫杭州湾。
杭州湾外宽内窄,呈喇叭形,东面的湾口宽达100千米,而西面的海宁市盐官镇附近,却只有3千米。
涨潮时,海潮从湾口涌入,向西奔腾而来,受两旁渐狭江岸的约束,水面越来越窄,涌潮后推前阻,一浪更比一浪高。
到大夹山附近,又遇水下巨大拦门沙坝,潮水一拥而上,掀起高耸惊人的巨涛,变成陡立的水墙,形成初起的浪潮。
每年秋分后的一段时间,地球离太阳最近,所受引力特别大,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的潮头最大,以千古绝称的“海宁潮”闻名天下。
学习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笼罩、风号浪吼”等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3、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
4、学习潮来前的情景,感受其宁静之美。
教学重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含义。
2、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体会潮来前江面的静与美。
学习过程
一、学生自由介绍钱塘江大潮情况,师予以补充,讲完出示钱塘江大潮录像。
二、自主读文,探究识字
1、自由读文,画出生字新词,并自主学习。
2、预习检测
A、字音词义检测
(1)在带点字正确读音后划“√”
笼罩(l ng l ǒ ng) 薄雾(b o b ó ) 屹立(q y ì ) 风号浪吼(h o h ào)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含义
鼎沸:()横贯:()若隐若现:()
笼罩:()水天相接:()风平浪静:()
(3)写近义词
霎时()屹立()颤动()山崩地裂()
B、读文检测
①师抽查学生正确、流利读文;
②勾画妙词佳句,有感情朗读,体会。
妙词:
佳句:
C、学生质疑,合作交流释疑
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自由朗读全文,课文按什么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
读第一段,把握文眼
1、齐读课文第1段,找出最能体现钱塘江大潮特点的词
(天下奇观)
2、理解“奇观”意思
学习“潮来前”情景
1、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你知道了有关钱塘江的什么?
(生:观潮最佳时间、地点……)
2、指名朗读“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若隐若现”部分,请生抓住关键性词语谈体会,感受潮来前江面的静与美。
3、齐读第二段深入体会景美,大家心情焦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课时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江的神奇壮观
课时难点:体会课文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大潮的景象。
学习过程:
1、细读课文,想象画面。
(1)默读第3、4自然段,思考:大潮来时,江面上出现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景象?边读书边想象画面,在课文中适当批注。
(2)同桌或合作小组内交流,说说大潮来时的声音和形态。
(大潮声音变化的词、句:隆隆的响声—闷雷滚动—响声越来越大—山崩地裂)
(大潮形态变化的词、句:看不出有什么变化—出现了一条白线—横贯江面—白浪翻滚—水墙—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3)小结:作者描写大潮顺序(由远及近)
(4)引导学生体会重点词句,想象画面,感受大潮的壮观 2、指导朗读,品味语言
自由朗读课文第5自然段,抓注奔腾西去、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体会潮退后余波的气势磅礴。
播放课件,请学生做一次导游,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介绍给大家。
1、当堂抽查课文3、4自然段的背诵情况。
2、按顺序重新排列下面的句子,用序号来表示。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
()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
()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潮退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①上面这段话是按------------------- 的顺序重新调整的。
它主要写------------------------- 。
②用“——”画出这段话的一个比喻句,这是把 ------------------- 比作-------------------- 。
课堂检测题
1,看拼音写生字
yán lǒng zhào bó wù guàn
( )官镇()()( ) ()横()
huīáng
( )复()首东望
1,比一比组词语。
朝()沸()惯()昂()灰()蒙()
潮()佛()贯()迎()恢()家()多音字组词。
闷mēn( ) 号 háo( ) 笼lǒnɡ( )
mèn( ) hào( ) lónɡ( )
蒙mãng()称chân( )薄bó( )
mēng()chēng( ) báo( )
2,用恰当的词语代替各句中引号的部分。
●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好像消失,又好像出现”。
()
●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聚集了很多人”。
()
●浪潮马上要来了,顿时“人声嘈杂、喧闹,像水在锅里沸腾那样”。
()
●浪潮“水势非常大”地飞奔而来。
()
3,把下面的“被”字句改为“把”字句。
大地好像都被江潮震得颤动起来。
----------------------------------------------------------------------------。
人们被这天下奇观吸引住了。
------------------------------------------------------------------------------。
6,作者在写潮来时按由------------到---------------的顺序写出了潮来时的
------------------和---------------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了大潮的------------,
-------------------,----------------------。
7,观潮和天下奇观中的“观”意思是否一样?
观潮中的“观”意思是----------------------------------
天下奇观中的“观”意思是----------------------------。
8,搜集一些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