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第三方物流公司信息系统功能模块调查报告90年代物流工业(logisticsIndustry)的杰出成就之一是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Third-partyLogisticsServiceProvider ,简称3PLs)的广泛兴起,将公司核心业务以外的作业外包(Outsourcing)通常被认为是现代的高效率供应链管理的标志。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示意图一、 仓储管理系统(WMS )(一)、简介仓储管理系统英文全名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 ,是现代仓储企业进行货物管理和处理的业务操作系统。
它可以实现本地一个仓库的精细化管理,也可实现制造企业、物流企业、连锁业在全国范围内、异地多点仓库的管理;它可以对货物存储和出货等进行动态安排,可以对仓储作业流程的全过程进行电子化操作;可以与客服中心建立数据接口使客户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货物管理,可以与企业的ERP 系统实现无缝连接。
(二)、模块介绍入库管理:入库计划管理、入库货物到达、入库卸货、入库作业分配、入库作业确认、入库单据打印。
出库管理:出库计划管理、出库作业分配、出库作业确认。
配载配送管理:配送线路管理、装箱配载、出库发车。
盘点管理:生成盘点表、盘点实存录入、盘点审核、盘点损益报表。
库内操作:库内加工计划、加工取货作业确认、加工作业完成确认、加工上架完成确认、货位移动计划、立体仓货位对调、货位操作确认、库内加工项目。
费用结算管理:即时费用结算、合同结算、收费项目管理。
预警及报表管理:库存货物查询、作业指令查询、超期货物报警、合同到期报警、仓库使用率统计、仓库库存图。
仓储基本设置:立体货位设置、手工货位设置、分拣货位设置、立体货位信息、手工货位信息、分拣区货位信息、分拣货位分配、出库台信息、客户合同管理。
(三)、仓储公司从现代物流系统观点来看,仓储是物流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物流系统的调运中心,希望在仓储这里对物流进行有效、科学地管理与控制,使物流系统更顺畅、更合理地运行。
本文主要从仓储的重要性出发,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对一个企业物流公司仓储活动中的“空间”和“货位”进行分析,如何在仓储活动中通过“空间”和“货位”的管理达到提高仓储效率、降低仓储成本的目的。
1、仓库储存空间分析仓库仓储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储存空间、货品、人员及设备等要素。
储存是仓库的核心功能和关键环节,储存区域规划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仓库的作业效率和储存能力。
因此,储存空间的有效利用成为仓库管理好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该公司的产品销量很好。
仓库的出入库频率大,货品流量也就很大。
该公司的仓库空间布局是上货架存放货物,立体的空间利用率不高,所以他的仓库机械化程度也不是很高,仓库内只有叉车,包括手动叉车和电动叉车。
仓库的作业方法,一般都用叉车,很少用人力的,对于货物的收发,它们用的是物资收发卡,每一次的收发货都会在物资收发卡上做登记,这样就很方便我们平时查货等的一些后续工作,从目前的工作结果看来效率还是比较高,作业还是比较方便的。
所以整体上看该公司仓库的作业方法还是比较合理的。
而仓库平时经常会因为储存空间不够用而将货物存放在作业空间的位置上。
特别是在产品的销售旺季时,仓库产品存放特别拥挤,在里面工作起来让人觉得有一点压抑的感觉。
所以仓库的作业环境不怎么合理。
该公司仓库的储存成本具统计的数据来看还算合理的,因为它的设备费用很少,固定保管费用也不是很高,而储存成本就是由该类费用构成,所以储存成本也就不是很高了。
储存空间即仓库中以保管商品为功能的空间。
储存空间=物理空间+潜在利用空间+作业空间+无用空间。
物理空间即是指货品实际上占有的空间。
该公司仓库中,它的物理空间占了整个仓库的75%以上;潜在利用空间占10%左右;作业空间占10%左右,因为该公司的仓库机械化并不高,所以作业空间小点并没有什么影响,它的安全间歇还基本符合要求;他的无用空间占5%左右。
从整体上看该仓库的空间利用率很高,还有一点拥挤的现象。
分析认为:应该相对的减少一些物理空间的使用,增加一些作业空间中安全间歇等空间的使用。
另外,从平面空间和垂直空间看,水平空间有了很好的利用,但垂直空间的利用不高,因此可考虑采用高层货架或高层自动立体货架,以更好的利用垂直空间。
2、货位管理的分析货位管理就是指货品进入仓库之后,对货品如何处理、如何放置、放置在何处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和管理。
而货品如何处置,如何放置,主要由所采取的储存策略决定,货品的具体的存放位置,则要结合相关的货位分配原则来决定。
该公司的仓库货位管理的储存方式是采用的定位储存原则。
定位储存是指每一类或每一个储存货品都有固定货位,货品不能互用货位。
所以,在规划货位时,每一项货品的货位容量不得小于其可能的最大在库量。
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定位储存一般会按照情况不同而做适当的调整,它会根据实际情况而做改变。
在该仓库的货位管理中,经该公司有关工作人员研究,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行了定位、定点、定量管理的原则,因此,它的货位容量不是全部按照最大在库量进行定位的,因为该公司的产品是属于季节性差异比较大的产品,如果按照最大在库量设定就会使仓库的空间利用率下降,从而出现浪费资源的情况。
由于该公司仓库的所有库位都是用的定位储存原则,按照该公司的仓库现状来看,全部使用定位储存原则是不太合理的,应该按照产品不同特点与存储要求,将产品进行分类,对于重要的产品、数量少品种多的产品的使用定位储存。
而由于公司的产品特性几乎都一样,它们的特性是不会相互排斥的,这从产品特性上看是可以把它们随机放在一起的。
另外,该公司在仓储管理的货位分配上也有一些原则:(1)先进先出原则,即是先人库的货品先出库的原则,该原则一般适用于寿命周期短的货品。
(2)面对通道原则,即指将货品的标志、名称面对通道摆放,以便让作业员容易简单地辩识,这样可以使货品的存、取能够容易且有效率地进行,这也是使仓库内能流畅作业的基本原则。
(3)重量特性原则,即指按照货品重量的不同来决定货品在保管场所的高低位置。
一般而言,重物应该保管于地面上或货架的下层位置,轻的货品则保管于货架的上层位置。
如果是以人工进行搬运作业的时候,人的腰部以下的高度用于保管重物或大型货品,而腰部以上的高度则用来保管轻的货物或小型货品。
这个原则,对于采用货架的安全性及人工搬运的作业有很大的意义。
根据这个原则,该公司的仓库备货就采用了摘果式。
这种方式,对于该公司对仓储要求的现状来说,是非常合理的,而且对于工作人员来说也是很方便的。
在具体的货位管理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上的介绍看出:他们还是使用了较多的现代管理方法和原则。
而这些方法和原则。
对于大多数较为传统的仓储业务管理来说还是比较科学合理的。
当然,在管理的过程中也会有问题,比如在实际的操作中,有些操作人员的不注意、不仔细、不小心也使得我们的一些原则执行的不够好。
在公司产品的销售旺季,仓库的货位管理会出现混乱局面,有些产品还会存放在作业通道和安全通道上,这样不利于我们作业,特别影响仓库作业人员的安全,存在安全隐患。
因为这些问题往往是在销售旺季的时候特别突出,所以,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建议将一些货物存放在露天货场,但在存放的时候要做好保护措施。
3 、ABC分类管理法要想对库存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首先就要对存货进行分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货物进行更好的管理和控制。
因此,笔者分析后认为,在原仓储设施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采用对货品进行ABC分类而实施管理。
这样可有效的利用原仓库的空间和货位。
即通过对货品的分析,找出主次,分类排队。
根据巴雷特曲线所揭示的“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规律在管理中加以应用。
因此,可按照产品价值、销售量、缺货成本或订购提前期等指标来将产品进行分类。
其中A类产品是属于价值最高的库存产品,一般它的库存占总库存的15%,而它的价值却是占总数的70%~80%;B类产品是属于价值中等的库存,这些品种占全部库存的30%,价值占总价值的15%~25%;而C类产品是价值最底的库存产品,它的价值只占总价值的5%,但它的库存却占了总库存的55%。
仓库就可以通过货品分类并针对每一类不同的产品制订不同的管理策略,从而实施不同的控制措施。
在管理过程中,对于A类产品,要求仓管员每天都对产品进行检查和盘点,操作时应仔细,可明显的体现出此类产品其它产品的不同之处,进行了重点管理;对B类产品,采用次重点方式管理,可2~3天进行检查和盘点。
与此同时,并不忽视对C类产品的管理,每周都对C类产品进行一次检查和盘点。
从上分析我们知道,仓储作业中“空间”、“货位”及其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是仓储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影响仓储成本、费用的重要因素。
通过实际例子对仓储管理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研究,让我们对仓储管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仓储有它自己管理的一些原则,我们应该遵守并认真执行这些原则。
在运用的时候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我们的仓储理论知识更适应与我们的实际操作。
只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将我们的知识发挥到极致。
二、运输管理系统(TWS)(一)、简介整个系统由运输管理系统软件、跟踪服务网、GPS/GSM/GIS系统等有机结合而成,可实现订单管理、货运业务管理、仓库台帐管理、人车分配、车辆技术管理、财务管理、查询等功能,系统减少人工配单、人工统计的工作量,加强车辆调度功能,加快各环节的信息交流和协作,提高部门协同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了企业整体效率。
(二)、模块介绍运输业务管理:集装箱业务单、集装箱业务审核、零担业务单、零担业务审核。
车辆调度管理:集装箱派车单、零担派车单、车辆GPS跟踪、车辆信息跟踪、车辆跟踪查询、集装箱车辆返回、零担车辆返回、车辆外挂单位、运输车辆安检、运力信息管理、车辆维修管理、运输线路查询。
运输价格管理:集装箱运价管理、集装箱合同运价、零担运价管理、零担合同运价。
费用结算管理:运输成本核算、车辆维修费用统计、现金业务结算、运输收款、往来业务结算、客户运输毛利核算、车辆毛利结算、运输收入状况统计。
报表统计管理:集装箱运输量统计、零担运输量统计、总运输量统计、车辆维修费用统计、运输成本统计。
车辆配件管理:配件信息管理、配件采购管理、配件更换管理、配件采购统计、配件更换统计。
(三)、运输公司运输是物流运作的重要环节,在各个环节中运输时间及运输成本占有相当比重。
现代运输管理是对运输网络和运输作业的管理,在这个网络中传递着不同区域的运输任务、资源控制、状态跟踪、信息反馈等信息。
该运输管理系统,可以接收来自OMS和WMS的运输指令,通过分解和组合订单,在确保及时交付的前提下以最优化的配载方式和线路安排运输计划。
TMS系统可以与GPS系统和短信网关连接,帮助运输管理人员和客户更准确及时地跟踪运输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