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9届高三全真模拟(最后一卷)语文试卷(有答案)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9届高三全真模拟(最后一卷)语文试卷(有答案)

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检测(最后一卷)语文Ⅰ试题(本试卷共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组卷人:审核人: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命题人:董学忠陆玉军)1.下列词语中,最能概括横线后面一段文字内容的一项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透过许多国外专家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努力和行动得到了外部的认可和赞誉。

在新常态下,虽然也面临不少困难,但中国坚决不以邻为壑,而是采取负责任的大国态度,积极作为,断腕改革,以非凡的勇气正视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待周边国家,以“亲诚惠容”之态度,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赢之原则,寻找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新常态下,中国崛起的进程会继续,也会为世界和平与稳定、繁荣与发展注入越来越多的正能量。

A.脚踏实地登高望远B.谦恭诚善恒必有果C.睦邻友好与人为善D.与朋友交言而有信1.参考答案:B(本段话三层意思:一是当下中国新常态内政外交,得到了国际专家的高度肯定。

二是中国将继续不遗余力的做好国内改革工作,同时还最大诚意、善意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三是强调中国崛起的进程将对世界带来更多利益。

所以,重点突出一个“坚持到底,才能有更多收获”的道理,故选B。

A强调“既要实干,又要有远见”不够具体,C只是强调“善”,D项只强调对外政策。

本段摘自《人民文摘》(2015年第4期《中国崛起释放发展正能量》)2.下面是某报记者采访杨绛先生时的对话。

根据有关内容,提问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记者:您出生于1911年,1917年即产生了新文学革命。

但您的作品,不论是四十年代写的喜剧,还是后来写的《洗澡》《干校六记》等,却没有一点通常意义上“现代文学”的气息。

请问杨先生,杨绛:新文学革命发生时,我年纪尚小;后来上学,使用的是政府统一颁定的文白参杂的课本,课外阅读进步的报章杂志作品,成长中很难不受新文学的影响。

不过写作纯属个人行为,作品自然反映作者各自不同的个性、情趣和风格。

我生性不喜趋时、追风,所写大都是心有所感的率性之作。

我也从未刻意回避大家所熟悉的“现代气息”,如果说我的作品中缺乏这种气息,很可能是因为我太崇尚古典的清明理性,上承传统,旁汲西洋,背负过去的包袱太重。

A.您觉得您的作品这种遗憾产生的原因是什么?B.您觉得您的作品和时代氛围的距离来自哪里?C.您的经历和个性对您后来的写作有怎样的影响?D.新文学革命对您的写作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2.参考答案:B(记者所问重点:杨绛先生的作品为什么与现代文学气息存在一定距离。

“但,不论,还是,却”等关联词可确定。

A项记者没有认为杨绛先生这种创作风格是遗憾。

C项记者提问的对象是杨绛先生的作品,而不是作家的经历和个性。

D杨绛先生回答问题时重在谈自己的作品和时代氛围存在“普通人眼里的差距”原因。

)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初夏时节,天气渐渐暖了起来,鸟儿们鸣叫得更欢快了,晴光照水,绿蘋流转,好一派盎然生机。

B.“雾失楼台,月迷津渡”,远处的建筑、河流全部隐没在月下白茫茫的雾气中,纯白缥缈,朦胧神秘,令人心旷神怡。

C.“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骀荡春风中携友人到郊外踏青,但见周遭十余里尽是如天堂地毯般铺向远方的绿油油荠麦,让人好不喜爱。

D.“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招待来客时,因家境清贫、所居僻远,盘中食物味道单一,所饮也只是隔年酿造的陈酒,对此他心中深感歉意。

3.参考答案:选D(A项不是初夏,是早春。

诗见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B 项是凄清迷茫之景,是作者秦观贬谪郴州后感伤低沉情绪的体现。

词见秦观《踏莎行》。

C项“过春风十里”指经过扬州先前繁华的街道,“尽荠麦青青”写的是扬州遭受兵乱后荒凉感伤之景。

词见姜夔《扬州慢》。

D项见唐杜甫《客至》。

)4.为下列对联撰写一条横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万山不隔中秋月,千年复见黄河清。

(左宗棠)——横批:心旷神怡B.秋风古道题诗瘦,落日平原纵马豪。

(刘可毅)——横批:啸傲江湖C.刊石惟余西汉文字,行歌当约高阳酒徒。

(吴昌硕)——横批:书生意气D.人品若山极崇峻,情怀与水同清幽。

(张大千)——横批:纵情山水4.参考答案:C(A左宗棠写此联,心情特好,因为他此时仕途一帆风顺,黄河千年浑浊可是今日在我的园中澄清了,“万山不隔中秋月”,思家情怀,仍然存在,甚至更加强烈。

所以心旷神怡不符。

B秋风古道:是满目凄凉,纵马驰骋诗人感到豪爽。

这是漂泊之人的一种情感。

不是侠客的江湖情怀。

D强调的是人的高尚品德与伟大情怀,值得他人学习,与横批内容不太符合。

)5.对下面这则小故事的寓意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

她的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

果然,小女孩的心情渐渐明朗。

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

”A.老人的智慧是孩子的宝贵财富。

B.换一个角度,也许你就看到了希望。

C.人生的遭际往往能决定人的心情好坏。

D.对待身边的人和物,要心怀悲悯。

5.参考答案:D(该选项只是摘取了故事的局部内容进行概括,未能整体把握)二、文言文阅读(18分)(命题人:陈海艳)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石珤,字邦彦,藁城人。

珤与兄玠同举成化末年进士,改庶吉士,数谢病居家。

正德改元,擢南京侍读学士。

武宗始游宣府,珤上疏力谏,不报。

廷臣谏南巡,祸将不测,珤疏救之。

世宗立,代王琼为吏部尚书。

自群小窃柄,铨政混浊。

珤刚方,谢请托,诸犯清议者多见黜,时望大孚,而内阁杨廷和有所不悦。

甫二月,复改掌詹事府,典诰敕。

石珤,字邦彦,藁城人。

成化二十二年,石珤和哥哥石玠兄弟二人一并举进士,石珤改庶吉士,多次称病不去就职。

正德改元,迁南京翰林院侍读学士。

武宗准备巡视北部边境要地宣府(今河北宣化),石珤上疏极力谏阻,不批复。

明武宗又欲南巡南京,朝廷诤臣极力谏阻,招致贬官之祸,石珤赶紧上疏求情。

世宗即位,石珤替代王琼担任吏部尚书。

时朝中小人窃权,吏治混乱。

石珤刚正不阿,谢绝请托,违法乱纪者多有被罢黜,声望大振,引起内阁杨廷和不快。

仅仅两个月即卸任,重掌詹事府,掌管朝廷封官授爵的敕书。

嘉靖元年遣祀阙里及东岳。

事竣还家,屡乞致仕。

言官以珤望重,交章请留,乃起赴官。

三年五月诏以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机务。

帝欲以奉先殿侧别建一室祀献帝,珤抗疏言其非礼。

及廷臣伏阙泣争,珤与毛纪助之。

无何,“大礼”议定,纪去位。

珤复谏,帝得奏不悦,戒勿复言。

嘉靖元年(1522年),奉旨祭祀阙里及泰山。

事情结束后回家,多次乞请辞官。

谏官因为石珤德高望重,纷纷上奏请求把他留下,于是起用任职。

三年五月,任命为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机务。

嘉靖皇帝准备在奉先殿旁边另外盖一座大殿祭祀恭献皇帝,石珤上书直言其不合礼法。

等到廷臣拜伏于宫阙下抗争,石珤和毛纪参与相助,不久,“大礼”议定,毛纪去职。

石珤又上书劝谏,嘉靖皇帝看见了石珤的奏章很是不悦,叫石珤不要再提这件事情了。

明年建世庙于太庙东,帝欲从何渊言,毁神宫监,伐林木,以通辇道。

珤复抗章,极言不可,弗听。

及世庙成,帝欲奉章圣皇太后谒见,张璁、桂萼力主之。

礼官刘龙等争不得,诸辅臣以为言,帝不报,趣具仪。

珤乃上疏,奏入,帝大愠。

次年,嘉靖皇帝想听从何渊的建议,决定在太庙东侧建世庙,要毁掉神宫监,砍伐林木,以通辇道。

石珤又向皇帝上奏章,极言不可,皇帝不听。

等到世庙修建成了之后,皇帝准备侍奉章圣皇太后亲自前往拜谒,张璁、桂萼极力主张。

礼官刘龙等人力争而无果,诸位内阁大臣也说了话,皇帝不答复,只是催促礼官安排准备晋见的仪式。

石珤于是上疏,奏章到了嘉靖皇帝手里,嘉靖皇帝十分恼怒。

珤为人清介端亮,孜孜奉国。

数以力行王道,清心省事,辨忠邪,敦宽大,毋急近效为帝言。

帝见为迂阔,弗善也。

议“大礼”时,帝欲援以自助,而珤据礼争,持论坚确,失帝意。

至明年春,奸人王邦奇讦杨廷和,诬珤及宏为奸党,两人遂乞归。

帝许宏驰驿,而责珤归怨朝廷,失大臣谊,一切恩典皆不予。

归装幞被车一辆而已。

都人叹异,谓自来宰臣去国,无若珤者。

自珤及杨廷和、蒋冕、毛纪以强谏罢政,迄嘉靖季,密勿大臣无进逆耳之言者矣。

珤加官,自太子太保至少保。

七年冬卒,谥文隐。

隆庆初,改谥文介。

石珤为人清正耿直,端正诚实,为国献身,勤勉不懈怠。

多次力行王道,心境清静,政事杂物简省,辨别忠邪,敦厚大度,从不急功近利向皇上进言,被皇上认为迂阔,不以为好。

争议“大礼”时,嘉靖皇帝本来想让石珤站在自己的这一边,可是石珤却按照礼法和皇帝争辩,立论坚定,嘉靖很失望。

到第二年春天,奸恶之人王邦奇攻讦杨廷和,诬陷石珤与辅政大臣费宏“为奸党”,二人被迫去职还乡。

皇帝允许费宏乘驿车归乡,却斥责石珤怨恨朝廷,违背大臣的道德,任何恩赐都不给予。

石珤回归藁城故里,所有行装只有一辆车而已。

京师父老无不惊叹,自古以来,宰相大臣离开京城,没有像石珤这样清廉的人。

自从杨廷和、蒋冕、毛纪因为极力诤谏被免除职务,直到嘉靖末年,参与密议的大臣再也没有人像石珤等人那样敢于犯颜强谏了。

后来加官太子太保至少保。

嘉靖七年(1528年)冬,病逝于家,谥文隐。

隆庆初年改谥文介。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珤上疏力谏,不报报:回复 B.复改掌詹事府,典诰敕典:主管C.趣具仪趣:趋向 D.迄嘉靖季季:末年6.参考答案:C 同“促”,催促。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石珤正直敢言,不畏帝王,武宗南巡时石珤上书险些遭遇不测,世宗是想让他在“大礼”问题上与自己意见保持一致,但石珤据理力争,皇帝大失所望。

B.石珤以刚正不阿闻名朝野,他谢绝请托,维护朝纲。

世宗时,小人当道,朝政混乱,石珤担任吏部尚书后,对于违法乱纪者坚决主张罢免。

C.石珤忠心为国,他多次力行王道,以淡泊之心境处理政事,明辨忠恶,敦厚大度,从不急功近利向皇上进言,被皇上认为迂阔,不以为好。

D.石珤弃官归养,身无长物。

奸恶之人王邦奇攻击杨廷和,诬陷石珤是奸党,石珤于是请求辞职归家,所带的行囊仅仅装了一车,京城百姓都觉得很诧异。

7.参考答案:A “武宗南巡时石珤上书险些遭遇不测”错,险些遭遇不测的是廷臣。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汉语。

(8分)(1)事竣还家,屡乞致仕。

言官以珤望重,交章请留,乃起赴官。

(4分)8.(1)译文:事情结束后回家,多次乞请辞官。

谏官因为石珤德高望重,纷纷上奏请求把他留下,于是朝廷起用任职。

评分建议:竣、致仕、以、乃,一点1分,共4分。

)(2)帝许宏驰驿,而责珤归怨朝廷,失大臣谊,一切恩典皆不予。

(4分)8.(2)译文:皇帝允许费宏乘驿车归乡,却斥责石珤怨恨朝廷,违背大臣的道德(行为),任何恩赐都不给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