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单元测试题(A卷)及解析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单元测试题(A卷)及解析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单元测试题(A卷)及解析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据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人员利用钴及其氧化物成功研制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高效“清洁”地转化成液体,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减少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C.得到的液体燃料化学式是H2C2OD.可用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2.如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2: 7C.图示中x的数值为4 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3.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未发生变化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4.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Cl2 + 2NaOH = X + NaClO + H2O, 则X 的化学式为A.H2B.NaCl C.HCl D.HClO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22215反应后质量/g1029待测通过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是生成物B.测得反应后丁的质量为4gC.乙可能是催化剂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6.在化学反应A+B2=2C中,已知20gA和足量B2充分反应后,生成30gC。

已知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20B.32C.48D.967.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生成CO和CO2,且测得反应后所得CO、CO2、N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反应后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A.70%B.50%C.30%D.10%8.在反应3X+4Y=2Z中,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Z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2,则Y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72 B.108 C.70 D.279.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B.n=3C.反应过程中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D.该反应生成了两种单质10.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83254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16X524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甲、丁两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2:5D.X值为2811.在一密闭容器内有M、N、Q、R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M N Q R反应前质量(g)2155111反应后质量(g)11待测850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待测物质N的质量为22g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反应中M、N、Q、R四种物质质量比为9:37:80:11112.下列物质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A.H2O B.He C.O2D.NaCl13.如图所示:3个甲分子与1个乙分子反应生成两个丙分子.根据图示所得信息正确的是()A.物质甲的化学式为H6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C.化学反应中,分子是最小的微粒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14.将铜投入浓硝酸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为()A.二氧化碳B.氢气C.氯化氢D.二氧化氮15.一定条件下,某装置中发生了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60 1.500反应后的质量/g33x243A.x的值等于0.5B.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C.乙一定是催化剂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1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物质X Y Z W反应前的质量211616(g)反应后质量(g)17m611A.物质Y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C.反应后Z和Y的质量比为6:1D.反应的Z和W的质量比为2:117.软玉也称“中国玉”,以新疆“和田玉”为代表,生成“和田玉”矿床的反应方程式是5CaMg(CO3)2+8SiO2+H2O=Ca2Mg5(Si4O11)2(OH)2+7CO2↑+3R,则R的化学式为()A.CaCO3B.Ca(OH)2C.Mg(OH)2D.MgCO318.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某物质与水和氧气反应的化2R+2H O+7O=2FeSO+2H SO:则R的化学式应为学方程式为22424A.FeS B.Fe2S3C.FeO D.FeS219.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B.该反应中反应物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2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D.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20.FeS2常用于在接触法制硫酸过程中产生CO2,其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2X+8SO2,则X的化学式为()A.FeO B.Fe2O3C.Fe3O4D.FeSO421.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B.丁表示的是阴离子C.甲、丙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D.乙元素在化合物通常中显+1 价22.维生素C,可能是我们平时最熟悉的维生素,当我们出现口腔溃疡的时候,可能就是由于缺少它引起的。

其实,维生素C 的作用远不止祛除口腔溃疡,我们若是睡觉之前适量的补充一些维生素C ,或许能收获许多好处。

维生素C 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维生素C 的化学式为:C 6H 8O 6B .维生素C 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0个原子核 C .维生素 C 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 .维生素C 中碳、氢、氧三种原子质量比为9:1:1223.下列关于反应C+2H 2SO 4(浓)===CO 2↑+2X↑+2H 2O 的分析,正确的是 A .X 的化学式为SO 3B .X 的水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 .CO 2和X 的质量比为11:16D .碳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由0价变为+4价24.A 、B 、C 三种物质各15g ,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g 新物质D .若增加10gA ,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余C .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 剩余9g B .第二次反应后,D 的质量为60g C .反应中A 和B 的质量比是3:2 D .反应中A 和C 的质量比是5:225.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 .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D .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A+B=A 2B26.已知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中共有3种分子B.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C.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27.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28.“绿色化学”能实现零排放(即反应物中的原子利用率达到100%).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不同的比例可以合成不同的有机化工原料.根据零排放的要求,以CO和H2合成的有机物不可能是( )A.甲醇(CH4O) B.乙醇(C2H6O)C.甲醛(CH2O) D.乙酸(C2H4O2)29.如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物甲的质量等于生成物丁的质量C.甲和丙均为有机物D.甲的化学式为C2H230.工业制钛反应为:TiF4+2H2SO4Δ4HF+2X+TiO2,X 的化学式为A.H2S B.P4C.SO2D.SO3【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D 【解析】 【分析】据题目信息结合微观示意图,排除未反应的分子的干扰,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为:CO 2+H 2H 2CO 2。

【详解】A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量没有改变,故错误;B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反应物中CO 2是氧化物,生成物中没有氧化物,故错误;C 、得到的液体燃料化学式是H 2CO 2,故错误;D 、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可用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故正确。

故选:D 。

2.B 【解析】 【分析】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可知,该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 4)反应生成了硅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SiCl +2H Si+4HCl 一定条件,由方程式可知: 【详解】A 、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A 正确;B 、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就是氢气和硅的质量比为:(2×1×2):28=1:7,故B 不正确;C 、由方程式可知,图示中x 的数值为4,故C 正确;D 、由方程式可知,氢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成了+1价,故D 正确。

故选B 。

3.D 【解析】A 、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错误;B 、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错误;C 、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错误;D 、该反应是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氯化氢气体,化学方程式为:H 2+Cl 22HCl ,正确。

故选D 。

4.B 【解析】 【分析】 【详解】书写化学式的时候应该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侧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应该相等。

反应物中一共有2个l C 原子,2个Na 原子,2个O 原子,2个H 原子;生成物中一共有1个Na原子,1个l C原子,2个H原子,2个O原子,相比反应物少1个Na原子和1个l C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lNaC,故B正确。

故选B。

5.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可分析甲、乙、丙三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丁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进而可以确定反应类型,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增加了8g,故甲是生成物,且生成甲的质量为8g;乙的质量不变,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同理可以确定丙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丙的质量为12g;由质量守恒定律,丁应是生成物,且生成的丁的质量为12g﹣8g=4g,故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4g+5g=9g;A、由以上分析可知甲是生成物,故A说法正确;B、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4g+5g=9g,故B说法错误;C、乙的质量不变,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故C说法正确;D、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所以属于分解反应,故D说法正确,大阿阿香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