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安福中学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刀伐木,纵火焚烧。
”这里反映的耕作方式是()A. 刀耕火种B. 石器锄耕C. 铁犁牛耕D. 个体农耕在中国古代手工业中,从事武器生产的是()A.家庭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官营手工业D.手工工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我国宋朝,在当时称之为()A. 飞钱B. 交子C. 票号D. 银票当看到“坊巷桥门以及隐辟处,俱是铺席买卖”的场景时,我们可以判断这种情形最早出现在()A. 西汉B. 东汉C. 宋朝D.明朝5. 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舅父占有田地面积达300余顷;东晋宰相谢安占有水陆地265顷;明皇庄土地面积达37000多顷。
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土地兼并 B.豪强地主拥有强权C.国家授田 D.土地私有6. 与“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观点不一致的是()A.“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B.“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C.“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D.“舍本逐末,贤者所非”7. 关于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封关闭疆,一概禁绝外商来华贸易B. 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C. 为了防范西方殖民者入侵D. 为了防范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力量8.“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这则材料所反映的史实是()A.新航路的开辟 B.郑和下西洋 C.丝绸之路开通 D.蒙古人西征9.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
对这一观点最恰当的解释是()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B.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C.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D.资本的发展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10. 17世纪中期,英荷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英国颁布《航海条例》B.荷兰在北美建立新尼德兰殖民地C.荷兰占领爪哇D.英国商人进行海盗式抢劫11.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浪潮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我们习惯上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机械特色不同 B.构成材料不同C.交通工具不同 D.能源动力不同12.下图中所反映的现象能够出现的原因是()19 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①工业革命的完成②殖民帝国的确立③交通运输工具的先进④拥有“世界工厂”的优势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3.工业革命开始后,列强在全球范围内加紧扩张,主要目的是()A.掠夺黄金、白银等财富 B.掠夺原料和拓展市场C.输出资本 D.扩张版图14.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这表明洋务运动()A.能使中国走向富强道路B.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起了一些抵制作用C.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科技人才D.是一场失败的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15. 把自己假想成19世纪60年代通商口岸投资经济的商人,在当时你的投资领域最有可能的是()A. 农业B. 轻工业C. 重工业D. 高科技产业16. 世纪之交,中国许多著名大学,中学纷纷举行“百年校庆”活动。
一百年前,“教育救国”、“实业救国”、“政治救国”等合流形成“救国热潮”。
当时,“救国”成为中国社会热潮的外来诱因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抗日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17.1947年上海《大公报》连载漫画《三毛流浪记》,作品揭示了流浪儿童的苦难生活,三毛对当时中国市场上到处充斥着某国商品感到疑惑不解,这些外国商品最有可能来自()A. 日本B. 英国C. 苏联D. 美国18.“今天,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
一捆捆机器压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
”(引自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B.孟买棉纱的质地优良C.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D.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19. 中国近代工商业虽有发展但最终未能繁荣的根本原因是()A 民族资产阶级毫无政治地位B 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制约C 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D 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影响20.“一五”计划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在这一计划中,工业建设方面的最大特点是()A. 优先发展轻工业B. 优先发展重工业C. 轻重工业同时进行D. 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21. 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其主要依据是()A.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B. 在正确分析国情的基础上确定工作重心C. 反映了人民要求发展经济的愿望D. 提出发展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22. 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活着》中有这样一个场景:20世纪50年代末,一个小孩找出父亲用的包着铁皮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
这个场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应该发生在()A.土地改革运动时期 B.三大改造运动中C.“大跃进”运动中 D.文化大革命时期23. 新时期,中国农村首先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省份是()A. 安徽、四川B. 安徽、江西C. 福建、四川D. 安徽、广西24. 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25.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经历了四个步骤,依次是()①土地改革②人民公社化③农业合作化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④②③D、③①④②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答题卷一、选择题:(50分=25×2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6分,共50分。
)26.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图三(1)从材料一所给的图示中,请回答:我国传统经济的基本形式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它在近代逐步瓦解原因是什么?(2分)(2)从材料二所给的图示中,请回答:近代民族企业诞生于什么时候?(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近代民族企业最早产生在哪些地区?(2分)(3)根据材料二所给的图示判断,近代民族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什么时候?(2分)并回答之所以迅速发展的原因?(6分)(4)张謇的企业到20年代中期又衰落下去的主要原因?(2分)27. 1500年后,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世界联系不断加强,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进步。
阅读以下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图材料二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
他们打着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材料三 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于新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
随后传播到英格兰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
——《第一次工业革命》1830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子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
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电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
19世纪90年代起,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不断涌现出来。
人类交通工具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主要得益于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请回答:(1)读图7,指出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
(4分)(3)根据材料三,说说两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哪些新兴工业部门?请各举两例。
(4分)(4)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6分)材料一事情总是发展的。
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
再过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是进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
——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1956年11月)材料二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来,所以,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得太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
——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1980年1月16日)材料三从今以后……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
……现代化建设,要求大幅度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它本身就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人民日报》社论(1978年12月15日)材料四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
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
……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1)材料一中,毛泽东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到1956年底我国发生的根本性变化。
(4分)(2)材料二所说的“几次波折”中,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影响最为严重的是哪两次?(4分)造成这些波折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2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1978年召开的什么会议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2分)(4)根据材料四,1979年后中国在农村进行了怎样的变革?(2分)这种变革有何重大的意义?(2分)27. (1)范围不断扩大(2分)(2)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联系在一起,对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作出重要贡献;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美洲,对美洲实行长期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
(4分)(3)第一次工业革命有新兴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等;第二次工业革命有电力工业、汽车工业、化学工业、通讯工业等。
(每一次对应任写其中两个。
4分)(4)过程: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的孤立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7世纪,西家的殖民扩张和野蛮掠夺,客观上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迅速拓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增强西方列强的实力,加快西方列强扩展步伐,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狂潮,世界市场最终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