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交流
1.坏死的细胞核变化有:核溶解、核碎裂、核浓缩。
2.变性可分为:颗粒变性、水泡变性、脂肪变性、透明变性、黏液性变性、淀粉样变性。
3.按照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不同将脱水分为: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
4.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心血管内膜损伤、血流状态改变、血液凝固性
升高。
5.常见的全身性水肿有: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几种类型。
6.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有心肌损伤、心脏负荷过重和心包病变。
7.炎症的局部症状有红、肿、热、痛、机能障碍。
8.良性肿瘤的生长方式一般为膨胀性生长,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一般为浸润性生长。
9.机体细胞缺损后,由其邻近健康的同种组织细胞分裂增生修复的过程,称为再生。
10.贫血按其病因和发病机理,可分为出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营养缺乏性贫血和再生障
碍性贫血四种类型的贫血。
1、血栓分为白色血栓、红色血栓、混合血栓和微血栓。
2、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有变质、渗出、增生。
3、临床脱水分为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
4、坏死组织中细胞核的变化有核溶解、核碎裂、核浓缩。
5、梗死的类型有贫血性梗死、出血性梗死。
6、炎症的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机能障碍。
7、槟榔肝是由于肝脏的慢性淤血和脂肪变性所导致的。
1、坏死的结局有溶解吸收、腐离脱落、形成包囊、机化和钙化。
3、淤血组织大体病理学变化为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呈暗红色。
5、病理性充血的类型可分为炎性充血、刺激性充血、减压后充血。
6、渗出性炎症的类型为浆液性炎、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非化脓性炎、出血性炎。
7、机体局部组织由于动脉血流断绝,所导致的组织的死亡称为梗死。
2.缺氧根据引起原因可分为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等四个类
型。
3.细胞肿胀的引起原因有等三种。
4.组织的再生能力取决于分化程度,分化程度高的再生能力弱,分化程度低的再生能力强,
上皮组织分化程度低,所以再生能力强,心肌纤维分化程度高,所以再生能力弱。
5.坏疽根据表现特征可分为干性坏疽、气性坏疽、湿性坏疽等三个类型。
1.“西米脾”是脾脏发生淀粉样变性的结果。
2.应激反应常发生以免疫反应和激素变化为主的反应。
3.充血器官颜色呈鲜红色,淤血器官颜色呈暗红色或蓝紫色。
4.CO和KCN中毒时血液颜色分别呈樱桃红色和鲜红色。
6.纤维素性渗出性炎包括浮膜性炎和固膜性炎两种类型。
9.骨骼肌蜡样坏死属于凝固性坏死。
10.皮肤或黏膜的坏死组织脱落后留下的缺损,浅的称糜烂,深的称溃疡。
12.代谢性酸中毒时氧解离曲线右移,即在相同氧分压下氧饱和度降低。
1.生物性致病因素引起的疾病,其阶段性表现明显,通常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症状
明显期、转归期四个时期。
9.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有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
10.血液中调节PH值得缓冲对有碳酸氢盐缓冲对、磷酸盐缓冲对、血浆蛋白缓冲对、血红
精品文档交流
蛋白缓冲对等。
11.全身性贫血的种类有出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营养缺乏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12.缺氧的类型有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
14.休克按其发生发展可分为休克I期、休克II期、休克III期三阶段。
15.发热常见的热型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回归热,波状热和不规则热等类型。
16.失血性休克按微循环的改变分为缺血期、淤血期、凝血期三期。
17.根据体温变化的特点,可将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热持续期、体温下降期。
23.充血可分为生理性充血、神经性充血、侧枝性充血、贫血后充血四种类型。
26.出血按血管的损伤程度可分为破裂性出血、渗出性出血。尿中带血称血尿,组织间
隙中带血称出血性浸润。
27.血栓的结局有血栓软化溶解、血栓的机化和再通、血栓的钙化。
28.梗死的类别常见于贫血性梗死、出血性梗死。
29.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体现为充血、淤血、出血、贫血、血栓、梗死等。
31.血栓的头部又称之为白色血栓,其主要组成成分是血小板。
32.萎缩可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性萎缩,后者可分为神经性萎缩、废用性萎缩、压迫性萎缩、
缺血性萎缩、内分泌性萎缩。
33.坏死的类型有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脂肪坏死、坏疽。
40.坏疽可以分为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三种类型。
42.代偿可分为代谢性代偿、功能性代偿、结构性代偿三种形式,但三者往往是相互
联系的。
47.病理性钙化主要有营养不良性钙化、转移性钙化两种。
48.创伤愈合的类型主要有第一期愈合、第二期愈合。
51.体温下降期的特点是产热加强散热,动物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加。
53.炎症的局部病理变化是发热、白细胞增多、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机能增强、血清急性反应
物生成。
54.虎斑心属于变质性炎,猪瘟的回盲口出现扭扣状溃疡属固膜性炎,绒毛心属浮膜性炎。
56.炎症按病理变化不同,分为变质、渗出、增生三种类型。
58.渗出变化过程中,白细胞渗出的过程分为边移、贴壁、游出。
59.具有吞噬能力的炎性细胞是白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
61.局部性含铁血黄素沉着表示该处发生过淤血。
62.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主要见于____过敏反应_______、_____寄生虫感染______以及一些
特定的疾病,如猪的食盐中毒。
64.凝固性坏死的类型有贫血性梗死、干酪样坏死、蜡样坏死。
68.恶性肿瘤主要通过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种植性转移这三种途径转移。
70.大叶性肺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可分为充血水肿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
溶解消散期四个时期。
71.维生素E缺乏时雏鸡会发生脑软化症。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
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
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