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慢阻肺康复治疗--运动训练

慢阻肺康复治疗--运动训练


5
呼吸肌训练
吸气训练
设备:抗阻呼吸器 强度:逐渐增加吸气阻力,每周逐步递增-2至-4cmH2O 时间:初始3-5min/次,3-5次/天;后期20-30min/次
5
呼吸肌训练
呼气训练
1 腹肌训练
2 吹蜡烛训练
距离:初始10cm,后期80-90cm 时间:3-5min/次,休息数分钟后重复
5
柔韧性和牵拉运动
牵拉(伸展)运动 注意事项
1 告知患者每一个牵拉(伸展)运动需保持5-10s 2 告知患者需要重复每一个牵拉(伸展)运动2-3次 3 患者需要慢慢牵拉(伸展)肌肉直到感觉肌肉牵拉点,但是并没有痛觉 4 当达到牵拉点,告知患者“停留(保持)在该处” 5 如果患者自觉能继续牵拉,鼓励患者逐渐增加牵拉一点 6 鼓励患者牵拉时保持呼吸
强度 时间
2
下肢运动训练
下肢耐力训练
模式
步行训练 功率自行车
2
下肢运动训练
下肢耐力训练
强度
步行初始强度为6min步行测试平均速度的80%, 或递增穿梭步行测试最高速度的75%
功率自行车初始强度为最高自行车功率的60%, 或Borg量表3-4分的气短程度或自觉用力系数调节
2
下肢运动训练
下肢耐力训练
1 使用负重设备
肱二(三)头肌
胸大肌
背阔肌
3
上肢运动训练
上肢肌力训练 模式
2 不使用负重设备
3
上肢运动训练
上肢肌力训练
强度 方案 时间 频率
根据1RM或10RM设定运动强度 同下肢训练 根据完成指定运动组数而定 2-3次/W,确保在肌力训练之间有最少1天休息
4
柔韧性和牵拉运动
柔韧性运动
意义
使关节在其活动范围内活动,促进和保持关节柔韧性
注意事项
患者需缓慢并顺畅的完成每一个运动2-3次 做每个动作,均应在不引起疼痛情况下尽可能做到最
大幅度 呼吸时容许胸廓活动
4
柔韧性和牵拉运动
牵拉(伸展)运动
意义
保持肌肉长度,改善身体姿势
牵拉肌肉
胸大肌、肱三头肌、腘绳肌、股四头肌
胸大肌
三头肌
腘绳肌
4
慢阻肺康复治疗--运动训练
目录
1
运动训练的目的
2
下肢运动训练
3
上肢运动训练
目录
4
柔韧性和牵拉运动训练
5
呼吸肌训练
6
平衡训练
1
意义
运动训练的意义
1 改善呼吸肌和辅助呼吸肌功能 2 改善心肺功能和整体体能 3 减轻呼吸困难症状和改善精神状态
1
运动训练的意义
运动处方
调整 类型
模式
运动 处方
频率
2
下肢运动训练
下肢肌力训练 模式
1 负重肌力训练:腿部推蹬、股四头肌伸直
2
下肢运动训练
下肢肌力训练 模式
2 不负重肌力训练:半蹲、直腿抬高、踏台阶、上楼梯、坐站转移
2
下肢运动训练
下肢肌力训练
方案
强度
根据1RM或10RM设定运动强度
01 完成特定运动1组(10次),使用的重量是只能举起10次的重量,然后休息
02 增加组数,在特定的重量下增加至3组,每组运动之间的休息时间不超过2min
03 患者能完成特定运动3组后,增加重量
时间
根据完成指定运动组数决定
频率
2-3次/W,确保在肌力训练之间有最少1天休息
3
上肢运动训练
上肢耐力训练
模式:没有支撑的上肢运动 注意:运动时不能屏气,可在运动时配合呼吸训练 体位:坐位---站立位
呼吸肌训练
呼气训练
3 吹瓶训练
6
平衡训练
平衡训练
意义
下肢肌力下降
日常生活活动减少
站立平衡能力下降
跌倒 风险↑
训练内容
单脚站立、外侧踢腿、上下台阶、太极拳
THANK YOU
3
上肢运动训练
上肢耐力训练
强度
原则:低重量、高重复 根据负重次数设定强度:15次/组开始,能完成1组后,增加运动量
至3组,并逐步提升负重量 根据气短指数设定强度:气短指数2分相当于没有支撑的增量上肢
运动测试中最高耗氧量的75%
时间
由完成组数决定
频率 种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上肢运动训练
上肢肌力训练 模式
最短30min,衰弱患者运动时间可缩短至10min
时间
运动时间应在计划前2w调至30min
如具备固定自行车,计划可分为15min 自行训练和15min步行训练
2
下肢运动训练
下肢耐力训练
频率
训练指导3次/w,家庭运动训练1-2次/w 运动训练指导2次/w,家庭训练指导2-3次/w
种类
连续性或间歇性训练 循环训练 热身和缓和运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