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长相思》(省一等奖)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长相思》(省一等奖)

举头




海上明天涯
是明
故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是明
故月
乡何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长相思,词牌名。

词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

所以叫词牌也叫词典。

古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

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

词与调之间,或按词制调,或依调填词,曲调即称为词牌,其通常根据词的内容而定。

宋代后,词经过不断的发展产生变化,主要是根据曲调来填词,词牌与词的内容并不相关。

当词完全脱离曲之后,词牌便仅作为文字、音韵结构的一种定式。

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例如《沁园春雪》这首词,“沁园春”是词牌,“雪”是词的标题。

《卜算子咏梅》这首词,“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词的标题。

长相思,词牌名,古诗有云:“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这样的次多写词人的相思之情。

纳兰性德,字容若,清朝著
名词人。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
诗书,文武全才,胸怀治国
安邦的鸿志。

他是清代最富
盛名的大词人之一,著名学者王国维曾评纳兰词:"自宋后,一人而已"。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guō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更(gēng),古时候夜里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个更,每更是2个小时。

这里的“一更”是个计时单位。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边读边思考,看看书中的插图,读读书中的注释,想想这首词大意,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一下。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纳兰性德二十二岁时受封一等侍卫,在长达九年的
光阴里,随康熙皇帝出巡大江南北及东北、山西等地:
康熙十五年,随皇帝出使昌平;
康熙十七年,随皇帝到巩华城、南苑、汤泉等地;
康熙十八年,到保定;
康熙十九年,出巡南苑、巩华等地;
康熙二十年到汤泉;
康熙二十一年随皇帝帝东出山海关巡视,并祭祀长白山; 康熙二十二年,到五台山巡视;同年七月,再至古北口;
康熙二十三年,再次前往古北口;同年九月,随帝南巡; 康熙二十四年,纳兰去世。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如梦令
清纳兰性德
万帐穹庐人醉。

星影摇摇欲坠。

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

还睡。

还睡。

解道醒来无味。

①如梦令:词牌名。

②穹庐:圆形的毡帐。

③归梦二句:言家乡远隔狼河,归梦不成。

纵然做得归梦,河声彻夜,又把梦搅醒。

狼河:白狼河,即今大凌河,在辽宁省西部。

④解道:知道。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作业:
课后将这首词改写成一篇250字左右的小故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