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期末综合模拟测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xx年是“十一五”时期的开局之年,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回答1—3题。 1.根据当时的经济运行形势,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xx年8月19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此次上调利率将有利于引导投资和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恰当地衡量和化解风险,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协调发展。这主要体现的哲理是 ①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特点 ③事物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④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xx年11月15日,为了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我国政府对xx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进行了修订,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这体现的哲理有 ①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③正确认识推动事物的发展 ④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xx年12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但不是一刀切,而是坚持区别对待,自主选择的原则,做到国民待遇原则和审慎监管原则相结合。这体现的哲理是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④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韩国在成功申报端午祭之后,拟将中医申报世界遗产。回答4—7题。 4.中国传统文化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周边地区,在中医、歌舞、服饰、饮食、时令、姓氏、信仰等各个方面极为相似,尤其是儒家思想在周边国家得到了很好的发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 A.坚持辩证的否定 B.反对任何权威,砸烂旧的一切,实现创新 C.只要有否定就会有发展 D.不能全盘抛弃,应保留其原有的一切 5.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已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认识体现蕴涵的哲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关联系的 B.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C.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状态决定整体的性能状态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6.韩国申遗对中国人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和震动,也许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可以反过来促进中国对传统文化的珍惜,进行“出口转内销”。这说明 A.人能够预见社会发展的趋势,推动社会发展 B.价值观对价值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C.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D.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7.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有助于人类社会的道德重建,提升全球文明水平,改变道德滑坡、信仰缺失、犯罪活动猖獗的世界现状,促进人们建设一个教育发达、道德昌明的人类家园。这说明 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②我们要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④先进文化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④ xx年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运营。回答8—9题。 8.中铁建工集团副总经理兼青藏铁路工程指挥部工程总指挥、总工程师段永传率团队发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精神,按时保质地完成青藏铁路标志性工程,被人们称为“虎胆指挥长”。段永传事迹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 A.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 C.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D.只有不断地挑战极限,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9.青藏高原的海拔平均在四千米以上,初到西藏的人容易出现头疼、气短、恶心、心跳加快等高原反应。在青藏铁路上运营的新型列车有专门的制氧机,能根据海拔的变化自动制氧。这样从内地进藏基本上就不用担心在途中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了。这体现的哲理有 ①客观规律、客观条件始终制约着人的活动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事业成功的基础 ③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利用规律 ④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变自然界的规律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 10.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他的观点 ①否认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在认识理论上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③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体现 ④夸大了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预见能力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鲁迅说:“不耻最后。”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往的目标。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 A.在事物发展过程中,速度的快慢是无所谓的 B.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主要矛盾 C.事物的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D.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12.上述漫画中的工作方式 A.是正确的,符合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 B.是错误的,割裂了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C.是正确的,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D.是错误的,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 13.xx年10月8日,全国首个中国菜肴烹饪机器人在深圳诞生,这种智能型中国菜肴烹饪机器人在全球也属首创。这说明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C.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14.来自世界粮食计划署(简称WFP)的一则公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该报告称,中国在停止接受来自世界粮食计划署援助的xx年,就以57.7万吨的援助总量,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欧盟的世界第三大粮食援助捐赠国。这说明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C.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D.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 整合教学内容和利用教学资源对当今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回答15—16题。 15.网络教学因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但它不能对学生的个性给予关注,缺乏一种人文的氛围,在学生求知求真的过程中不能使师生之间产生思想与情感的相互激荡。由此可以看出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B.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是客观的 C.事物是联系、变化、发展的 D.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方面 16.xx年10月,国家教学系统化论坛在上海召开。会议指出,教学要素是教学系统的要素,离开了系统理论就不能把握教学要素的整体性。教学要素与教学系统的优化密切相关,但要素的优化必须服从于系统整体的优化。这说明 ①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②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③掌握系统优化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④教学系统化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7.《伊索寓言》中的一则故事说,一只愚蠢的驴子有一次驮着一袋盐过河,河水浸在盐袋上,盐化了,驴子一下觉得很轻。后来,当为主人驮棉花过河时,它就故意让棉袋往水里泡,结果棉花袋越来越重,压的驴子站不起来。这只驴子错在 ①不懂得事物是联系的,孤立地认识问题 ②把个性当成了共性 ③把个性与共性对立起来 ④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待事物,脱离客观实际 A.① B.② C.②④ D.①③ 18.前些年,一些地方政府及其官员把追求GDP的增长作为衡量政绩大小的依据,现在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电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单位GDP能耗降低率等指标进入了政府权威公报。从哲学上看,这说明 A.只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办事情就能成功 B.科学发展观已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认识 C.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D.价值观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变化 文化的多样性,使人们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回答19—20题。 19.xx年7月8日,“中国汉语网”开通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其宗旨是“立足世界,服务国内”。 “中国汉语网”的开通将为汉语在国内和国际的学习、传播搭建新的平台。从哲学上看,这坚持了 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B.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C.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D.优秀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20.有画家说过,日本一个山洞的壁画只有百年历史,每天只允许10人参观。而我国魏晋时代的洞窟壁画接待量每天上万人次,污浊呼吸使壁画脱落变形。这说明 A.开发和利用遗产资源必须坚持适度原则 B.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是难以统一的 C.资源开发和利用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D.矛盾普遍存在,保护文化遗产应限制旅游业的发展 21.xx年10月,朝鲜宣布恢复进行核试验,并宣布不用于发展军事。核能一方面能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新动力,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对人类的潜在危害,如核泄漏和核辐射甚至核战争。从辩证法的角度来分析,这体现了 ①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②矛盾具有两面性 ③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④办事情要坚持适度原则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②③ 22.荣辱、是非、善恶,往往体现在生活的小事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关键要从小事着眼、从身边做起。这一观点体现了 A.要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