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艺术赏析》——二僧“画禅”
公艺1101 李云方 0600110315 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中国传统艺术赏析课上我们欣赏了包括壁画、中国画、陶瓷、惠山泥人等中国传统艺术,虽然课时不长,但确实领略到了传统艺术独有的气质和感染力。
中国传统艺术博大精深,而我尤为钟情水墨画,钟情于它散发的气韵,细腻而或洒脱的笔触。
在众多优秀的国画精品中,对八大山人和石涛的画最为敬仰,课上老师也对八大山人和石涛的画作了讲解,在此稚拙的粗谈“二僧”水墨。
石涛(朱若极)、八大山人(朱耷)都是明末遗民,后出家为僧,他们都深通禅学,寄情书画,各有独特造诣。
与弘仁(江韬)、髡残(刘介丘)并称为清初四高僧。
可知画即诗中意,诗非画里禅乎。
——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
石涛(朱若极),又号苦瓜和尚,自幼出家,对禅学有着极高的悟性,作品受到禅学思想的影响。
在禅学思想的影响下,他的画风独树一帜,笔墨超凡脱俗,不拘一格。
他在《苦瓜和尚画语录》四时章第十四写到“可知画即诗中意,诗非画里禅乎。
” 石涛说的这句话,充分体现出他对禅“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理解。
因为禅不可说,一说即错,所以文字很难表达出画中所含的禅的意境,而充满禅之意境的画,即是无字的诗。
曾经在台湾漫画家蔡志忠的《禅说》看到过郑石岩教授为他题的序,其中就提到“禅不是知性化理论所能传递的,禅家常说“言语道断”意思是说光用语言文字来讨论禅是行不通的”。
石涛的《细雨虬松图轴》,表现了秋日黄昏的山景。
画笔方圆结合,行笔舒缓而自然,有一种清丽幽雅、清谧淡远的韵味,恰恰饱含“不可说”的禅意。
《山水清音图》画面上松枝逆势右出,竹条左右摇曳,似乎吹来了淡淡轻风,伴随着淙淙流水,交响之音,仿佛溢向画外,流入观者的心田,有人认为这幅画稍显避世之态,却又蓄含着宽容的积极的审美境界。
台湾佛学大师,圣严法师在为蔡志忠的《禅说》题序中写到,“一个成功的禅者,只觉得永无止境的发挥生命的活力,是绝对自由的表征,所以禅的生活必然是积极的”。
这张画既表达了石涛对闲静和自然的向往,但同时又流露出禅中所包含的积极。
他在自然的真实感受和探索中加以对前人技法长处的融会,因而他对绘画创作强调“师法自然”、“画之理,笔之法,不过天地之质与饰也”。
在石涛看来,“山即海也,海即山也”,坐禅入定,超凡脱俗。
石涛《山水清音图》八大山人《水木清华图》
八大山人(朱耷),入清后隐其姓名,削发为僧,八大山人的禅学修养很深。
花鸟大多以水墨写意,形象夸张奇特,变化多端。
山水师法董其昌,笔墨简洁,有静穆之趣,疏旷之韵。
董其昌提出南北宗论:“禅家有南北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容台别集·画旨》)。
南宗禅崇敬自然适意、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追求轻松自由的内心感觉,探求淡泊空灵的心境。
南宗禅对文人画影响非常大,文人画不求逼真,而在似与不似之间,更重神似。
八大山人的《水木清华图》左侧伸出几片荷叶,用笔自由,苍劲有力,曲折舒张,荷花轻柔婉转。
石顶一丛芙蓉,墨韵盎然。
荷石在上相接,下留白,中似无物却有空潆幽远的意境。
“禅分南北宗,画者东西影”(《题画奉答樵谷太守之附正》)画中出现的东西不过是“影子”,是不真实的。
禅宗对绘画的影响,表现在它的反律思维,违背习惯性的思维方式。
八大山人的画多怪诞、变形。
他对鸟眼睛的处理,夸张而奇特,眼眶很大甚至变成方形,而黑眼珠却点在眼眶上沿,同样显示出白眼向人的神态。
荷花在传统文化中是品格高洁﹑出污泥而不染的象征,但在八大山人的《荷花小鸟图》画面上,荷叶凌乱,柄长而荷高,总给人比例失调之感。
他的《鱼石图》中的鱼很独特,鱼眼的变化十分丰富,眼睛的比例与鱼的整体比较,又具有极度的夸张性。
《墨梅图》中梅干的造型如同一根锈铁,枝头虽有几个花苞,但从那枯枝中能看出这些花苞是很难绽放的,但仍然给人一种希望。
又正如圣严法师所说的禅的生活必然是积极的。
八大山人画中之禅大概如日本禅宗大师铃木大拙说:“禅宗无视保守主义、形式主义、公式主义、即任何约束和限制的东西,禅宗象征着绝对自由。
这意味着禅宗来自人最深的根源,那里贮积着无限的可能性,禅宗把手指伸进去攫取永不枯竭的创造力”。
我认为石涛和八大山人画中所蓄含的禅意是有所不同的,石涛的画气韵相对静谧淡远,运笔谐缓而自然,流露出禅宗所蕴含的宁静,淡然。
而八大山人的花鸟笔法劲挺有力,不构成法,苍劲圆秀,逸气横生,章法不求完整而得完整,表现出禅宗中的反律思维和绝对自由。
然而他们的画都不拘一格,超凡脱俗,不受法章的约束,进而达到从无法到有法,乃至随心所欲,却也都有一种积极的力量。
也就是禅宗崇敬自然适意、无拘无束的姿态,追求轻松自在的内心感觉,探求淡泊空灵的心境。
禅宗许是道不破的,在写这篇文章时也查阅和借鉴了不少禅宗大师的书录和前人写的一
些相关文献,大概也就如《苦瓜和尚画语录》中所写“禅不可说,一说即错,所以文字很难表达出画中所含的禅的意境,而充满禅之意境的画,即是无字的诗”。
参考资料文献:
博宝艺术网《山水清音图》赏析
《苦瓜和尚画语录》解析
文艺研究《八大山人花鸟画的怪诞意象》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薛永年《论八大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