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3)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
.
文档
2.道德的社会作用 概念: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 “善德”的作用: ——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在阶级社会中,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对 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 神力量; 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 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道德的负面影响 结论:道德既有正面的作用,又有负面的作用。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进步 阶级的利益的道德。才会对社会产生积极的推定作用,反之,会阻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30 分钟) 1.道德发展的历史类型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和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社会 主义社会中的部分先进分子还力行共产主义的道德。 2.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 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道德在发展过程中可 能有停滞或倒退现象,但它的发展总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3.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 利益的统一关系 3.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 (1)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个人完善发 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2)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 (3)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四、课堂小结……………………………………………………………………….(. 3 分钟) 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道德发展合乎规律的必然产物,是人类道德发展 史上的一种崭新类型的道德,是对人类道德传统的批判传承,并必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实 践的发展而与时俱进。 五、布置作业………………………………………………………………………(2 分钟) 调查校园中的不道德现象,写成调查报告 课后体会:
道德的功能: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和能力。集
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
重要精神力量。
(1)认识功能
概念: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借助形式: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理想
认识对象: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生的价值和意义、对家庭、他人、社会的义
公众最反感的不文明行为
讨论法
调查结果:乱扔垃圾,随地吐痰(57%),公共场合过分亲昵的行为(17.7%),不给老
弱病残孕让座(7.5%),不遵守秩序、加塞、闯红灯(7%),在不合适场合接电话(6.1%),
公共场合浪费水电(4.7)
结论:社会发展呼吁良好的社会公德环境和道德风尚;良好的道德修养是现代公民,
特别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培养优良道德品质,是大学生成才必须完成的基本任
务之一。 三、教学内容
案例教学法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25 分钟)
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和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
俗和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对人们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
和。
.
文档
1.道德的起源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产 讲授法
生的条件主要有:
案例教学法
(1)客观条件:社会关系的形成
(2)主观条件: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3)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是统一于生产实践的。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
一个历史前提。ຫໍສະໝຸດ 人类最初的道德以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人类文
港口机械与自动控制 1701 班、1702 班;工业机 专业班级 器人技术 1701 班;健康管理 1701 班;医疗设备
应用技术 1701 班
授课日期
2017.11.13
共 60 课时,总第 27—28 课时
教具
教材、多媒体
授课地点
B2 教学楼 107

1. 了解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学 2. 理解功能与作用
文档
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案
班级:港口机械与自动控制 1701 班、1702 班;工业机器人技术 1701 班;健康管理 1701 班;医疗设备应
用技术 1701 班
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任课教师: 王亚飞
授课题目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教学形式 讲授√ 讨论√ 习题 实验 上机 现场
务和责任……
目标:使人们的道德实践建立在明辨善恶的认识基础上,从而正确选择自己的道德行
为,指导自己的道德实践,积极塑造自身的道德人格。
(2)调节功能
概念: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
的功效与能力。(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主要形式:道德评价
力量支撑: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
明的开始,道德逐渐从风俗习惯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意识形式。
2.道德的本质
(1)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
济关系的反映。 讲授法,
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
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

2.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1.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德的起源、本质、功能、作用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
方法手段
一、复习……………………………………………………………………………(. 2 分钟) 讲授法
1.对人生环境的理解
2.科学对待人生环境的方法
二、导入……………………………………………………………………………(. 3 分钟) 讲授法
.
文档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二)道德的本质 二、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一)道德的主要功能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一)道德发展的历史类型 (二)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 (三)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
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具有阶级属性。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
道德的变化。
(2)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以能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 讲授法,案
引导、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例教学法
(二)道德的功能和作用………………………………………………….(25 分钟)
1.道德的主要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