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17英里围合式圈层营销题记长期以来,万科给市场的印象是:善于做城郊大盘,是国内中端产品领导者。
万科的悸动与叛逆,始于17英里。
无疑,涉足17英里这种豪宅项目,对万科来是说既是一次勇敢的探索,更似一次冒险:它将全面检验万科在擅长操作的常规产品体系之外,对高端产品的把握能力和营销推广能力。
尚美佳与万科在17英里项目上两度携手,并为17英里量身制定了“围合式圈层营销”,在营销模式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重大突破:17英里一期销售打破了万科历史上的5项记录;二期公寓开盘当天均价超过18000元/平米,创下万科迄今为止公寓单价最高纪录。
万科,从此改变了只擅长做中档楼盘的市场印象,确立了万科在豪宅市场上的领跑地位。
对万科来说,17英里是一个高度,也是一个起点;对于尚美佳来说,17英里的策划推广是一次创造性的探索,也是一个精神激励;对于房地产营销来说,17英里的“围合式圈层营销”已成为“圈层营销”的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
地产圈层营销的发现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房地产营销在经历了地段、概念、产品、服务的“四季更迭”以后,很快进入了营销的“第五季”,即公司品牌+资源整合+差异化的营销方式将成为房地产销售的利器。
通过对项目资源的深度挖掘,我们发现了天津“汐岸国际”的观点营销;通过对项目的直观价值的探究,我们发现了南京“山河水”的感官营销;通过对地产概念传播途径的分析中,我们发现了文本营销;而圈层营销则是伴随着对客户阶层文化的深入把握而诞生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房地产营销的针对性十分强,同一个楼盘可以有二、三十种营销模式,采取哪一种模式,和产品定位、企业文化、甚至是开发商的自身定位都有密切关联,而营销模式的选取,其根本则在于客户圈层的确立:它必须让特定的消费群体走到一起来,这部分群体在消费意识、经济条件、文化审美、生活习惯和品位等方面有诸多相通之处,对他们来说,通过特定的“圈层”,扩大了交际,谋求更多合作发展的机会,维护共同的利益,从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圈层。
对特定圈层人群的特性进行全方位剖析,以匹合其消费行为和习惯的营销模式促成交易,房地产的“圈层营销”于此诞生。
“圈层营销”广泛应用于各类商业行为中,现在,更成为房地产营销的杀手锏之一。
从两年前开始,上海就成了“圈层营销”的主战场。
与北京买家关注楼盘概念有所不同,大约有60%的上海买家首先会留意开发商的实力,关注品牌服务,以期获得更多的附加值。
因此上海的开发商,也将营销的重心牢牢地锁定在销售过程及售后对目标客户的服务上,并通过客户的口碑相传引发“圈层营销”的良好效应。
在深圳,万科尤以擅长维护圈层客户的关系而闻名。
这种圈层行为能让合同签订成为新的销售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目前很多开发商、代理商都开始在房地产行业采用会员模式,即建立业主或客户档案,提供优惠服务等,这实际上是一种服务理念的延伸,也是“圈层营销”的进一步深化。
合生创展和珠江地产共同发起成立的“合生珠江会”、华润置地的“置地会”、万科的“万客会”都属于这一模式。
万科·17英里圈层营销的物理基因万科·17英里为什么要采用“围合式圈层营销”?这要从万科·17英里自身的特点和其目标客户的特性说起。
地球上存在两个17英里17英里的名字来源于美国。
美国加州蒙特利半岛著名的海景胜地17 Mile Drive有着令人屏息、难以置信的美景,鹅卵石沙滩上风格各异的百万富翁豪宅,俯视着绝美的海景。
万科深圳溪涌项目地块面积为67571.1平方米,属于海边坡地类型,三面环海,背靠青山,高差约50米。
地块形状呈面向西南方向的内弧形状,由此在西向和南向形成两个犄角状半岛,伸入溪涌湾和大鹏湾,直接接触海面处多为礁石。
大海、高山、海洋、礁石等稀缺元素构成清晰的海岛风景,优越不言自明。
17英里!通过对项目地块的实地考察,感觉没有比17英里更匹配的名字。
17英里,是一个生活梦想与高度,在这里万科人创造着最美的稀缺海景和最具精神价值的海岛生活。
17英里之于深圳,不全然是大海所赐,从后来万科·17英里简约现代的建筑风格,到这里所倡导的海岸生活,海的韵律人的思想,无不与大洋彼岸的17 Mile Drive异曲同工。
17英里,已经不是地名,它所代表的是一种富豪阶层的生活,而这种生活同时存在地球的两个地方。
产品概念寻找: CLUBHOUSE与VISTA CLUB在万科·17英里一、二期的营销推广过程中,尚美佳都花费大量精力对产品功能进行了寻找与提炼。
对于一期别墅,我们产生了一个疑问:万科·17英里是用来住的吗?亚洲先锋设计师张智强先生如是说:HOUSE与CLUB越来越模糊,CLUB变成了HOUSE,HOUSE变成了CLUB,这里的房子离市区有一定的距离,景观好,户型大,可以用来度假、开会、接待客户,也可以开PARTY。
既然HOUSE和CLUB之间纠缠不清,就随着主人的兴致自由发挥好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在一起就是CLUBHOUSE。
17英里二期公寓产品定位为VISTA CLUB。
VISTA是一种起源于西班牙,流行于美国加利福尼亚上流社会的一种休闲度假屋。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马里布(Malibu)海滩,一向是Hollywood名流的集中地。
当地人称这种在海边用来度假的房子为VISTA,而VISTA有VISION和VIEW之意。
VISTA CLUB,延续着一期的CLUB概念,对生活形态描述也有极大帮助。
在2005年5月17日的提案中,尚美佳提供了关于VISTA CLUB的很多验证材料与分析材料,进一步证实这个概念的可行性。
万科·17英里二期产品概念尘埃落定。
目标客户圈定:以17英里为半径的圈子里都是些什么样的人无论CLUBHOUSE还是VISTA CLUB,都代表着建筑功能的延伸——房子除了满足居住功能外,还可以是以类似CLUB的形态存在:接待、商务办公、作为个人收藏室或者是展示厅等,也可以是度假休闲的空间载体。
CLUBHOUSE和VISTA CLUB产生的是一种以聚会和交流为核心,同时又十分强调私密性和专属性的居所形态。
PARTYLIFT,是万科·17英里提倡的生活方式。
PARTY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17英里希望凝造一种“名流聚会、精英汇集”的商务名利沙龙。
在这里,客户可以认识更多自己的“同类”,他们志趣相投,因此商机无限。
购买17英里的CLUBHOUSE,是购买一种身份、购买一种机会。
由万科·17英里的产品定位及其所倡导的生活方式可以看出,它的消费群只能到中国的顶尖富豪阶层去寻找。
因此,必须首先解决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以17英里为半径的圈子里都有些什么样的人?在对目标客户的透视中,尚美佳总结出“中国富豪进化论”,至今仍为人所乐道。
中国富豪进化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黑色诱惑期,是以财富确定身份,其核心价值是权利与财富占有欲,出类富豪摆阔攀比,名贵奢华享受。
不少企业家出身贫微,从小对物质缺乏的体验使其在富有后开始进行补偿性占有,这是穷奢极欲和缺乏“修养”的特征在一些企业家身上共存的原因。
第二阶段是红色诱惑期,以名誉来确定身份,追求名利、名誉与身份地位,热衷于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EMBA、名誉博士、协会会长等等。
随着财富迅速积累。
富豪们的生活开始变得骄奢淫逸。
西方人认为中国有富人没有贵族、有“暴发户”没有资本家不无道理。
在欧洲,三代才培养一个贵族,中国的新富们虽然积累起巨额财富,但缺少成为贵族的环境和锻炼。
以品位来确定身份在中国已经开始,这也上富豪的第三阶段:蓝色诱惑期,他们需要身心解放,需要对天空与大海的占有,经常参加游艇、高尔夫等高尚活动,出入高尚沙龙社区。
蓝色诱惑已脱离黑色诱惑、红色诱惑时期的种种诟病,成为新时期财富群体的特征。
经过了骄奢淫逸的风气之后,现在要返朴归真,从大俗返回大雅。
蓝色一直用以象征贵族的气质与品格,万科·17英里是海洋住宅的正宗血脉延续。
这样,以17英里为半径的圈子里将是第三阶段蓝色诱惑期的贵族或准贵族。
在中国社会结构中,他们高居金字塔之巅,是财富与精神的“双冠王”;在社会上,他们被称为老板,可能是公司董事长、总裁、企业高管,另外还有艺术家。
他们喜欢被追捧,喜欢排场,又喜欢神秘,不被打扰;他们不断的寻求对自己的社会身份属性或阶层的维护、巩固和提高。
有人形容他们的社交:“一张大屏幕再加上一场30分钟的小型记者招待会,恰倒好处地满足了他们的心理,也适当照顾了他们的情绪。
”而万科·17英里,将成为顶尖人物的聚居之所。
17英里,寻找的就是这样一批人。
围合式圈层营销的制定万科·17英里定位为TOP圈层的第一居所和社交场,其营销方式绝不能按照一般的“圈层营销”来进行,而是要对TOP圈层进行信息的量化分析,利用数据对其进行有效地分类,针对其特征来制定沟通策略和内容,增强沟通的有效性,从而大大地提高销售成功率,降低营销成本,并大幅提升客户满意度。
为此,尚美佳在熟谙当前市场上“圈层营销”实战的基础上,为万科·17英里量身定制了“围合式圈层营销”,它的确切含义是:在对目标客户进行围合细分、洞悉其消费习惯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销售策略以达成交易的营销模式。
被围合在以17英里为半径的圈子里的“TOP族”,其阶层属性及消费行为已经在上文做过详细分析。
接下来的任务是,如何以最适合的方式把万科·17英里的产品优势展示个他们,即如何把“围合式圈层营销”付诸实施。
万科·17英里是神秘的,这就意味着我们不必多说,但可以聪明地说;我们不必对每个人说,只对目标客户说。
在此思路下,万科·17英里的营销推广是低调的,是圈子里的,而其选择的形式已经跳出常规房地产营销的囿隅,客户积累、登记、预约、认筹、媒体选择、活动形式、销售方式,每一个环节都与众不同但居功至伟。
制造距离——17英里一期圈层营销圈层语系,距离制造对于万科·17英里一期主题概念的锤炼,尚美佳前前后后经过了6次提案。
第六次正式提案时间是当天下午3点钟,两点钟,王德源在会议室对方案进行最后一次审查,后还感觉还是缺点什么。
会议室里非常寂静。
突然间,王德源说:“我们还是从‘复杂事物,简单把握’的原则,再想想!”王德源一遍扁地地念着:“17英里,17英里……”,“距离,就是距离。
”王德源脱口而出,“这房子不是有钱就可以买的,17英里的业主不仅在物质享受上和其它项目的业主有距离,而精神层面上更要高出很多,这也是距离啊!”大家恍如从梦中醒来过来,然后迅速打开手提,在我们的整体方案中插入一个页面,上面只有一句话“我能与这个世界保持的距离”。
“我能与这个世界保持的距离”这句日后被奉为经典的广告语,千呼万唤,瓜熟蒂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