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轮机使用说明书

汽轮机使用说明书

N30-3.43/435型汽轮机使用说明书1、用途及应用范围N30-3.43/435型汽轮机系单缸、中温中压、冲动、凝汽式汽轮机。

额定功率30MW,与汽轮发电机配套,装于热电站中,可作为电网频率为50HZ地区城市照明和工业动力用电。

其特点是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汽轮机不能用以拖动变速旋转机械。

2、主要技术数据2.1 额定功率:30MW2.1 最大功率:33MW2.3 转速:3000r/min2.4 转向:从机头看为顺时针方向2.5 转子临界转速:1622.97r/min2.6 蒸汽参数:压力: 3.43MPa温度:435℃冷却水温:27℃(最高33℃)排汽压力(额定工况):0.0086MPa2.7 回热抽汽:4级(分别在3、6、8、11级后)2.8给水加热:2GJ+1CY+1DJ转子总重量:11565kg汽轮机上半部重量(即检修时最大起重量):~22000kg2.12 汽轮机本体外形尺寸(mm):~6496×4890×2840(至运转层)2.13 运行层至汽轮机中心标高:900mm3、结构说明汽轮机本体由一级双列调节级和十二个压力级组成。

其中8~13级为扭叶片。

在第3、6、8、11级后共有4级回热抽汽,供给水加热、除氧用。

汽缸由前、中、后三段组成,相互由垂直中分面法兰螺栓相联,前汽缸采用耐热合金钢铸造,中汽缸采用碳钢铸造,后汽缸采用铸铁结构。

前汽缸用猫爪形式支撑在轴承箱上。

导叶环分成上下两半,与汽缸采用工型键固定,在拆导叶环体时,须先用专用工具拆去工型键后,方能吊起导叶环体。

喷嘴组是用喷嘴块及外环焊接而成,并用螺栓与蒸汽室连接。

调节汽阀为提板式,提升杆通过杠杆与油动机活塞杆连接。

汽轮机的前、后汽封、隔板汽封均为梳齿型结构,汽封环和弹簧片装配在隔板或汽封体的内圆槽中,汽封间隙合理,能满足经济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且检修方便。

汽轮机的前轴承为推力支持联合轴承,置于前轴承箱内,支持部分具有球面、可自位。

支持轴承为椭圆轴承,推力轴瓦工作瓦10块,定位瓦12块。

瓦块为扇形,可摆动,每块工作瓦块和定位瓦两块有铂热电阻测量其巴氏合金温度。

汽轮机后轴承置于后轴承箱(后汽缸)内,为椭圆轴承。

支持轴承也有铂热电阻测量其轴瓦金属温度。

前轴承座由前座架支撑,两者之间有一纵向滑键。

汽轮机受热前轴承座沿此键膨胀,以保证前轴承的中心不变。

后汽缸由后座架支撑。

汽缸与后座架之间有一圆柱销,此销与后汽缸导板和后汽缸之间的纵向键的交点构成了汽轮机的“死点”。

汽轮机受热膨胀时以此“死点”向前后膨胀。

汽轮机转子相对于静子以推力轴承工作瓦为“死点”,转子相对静子向后膨胀。

相对膨胀用相对膨胀指示器测量。

前轴承箱内除装有支持推力轴承外,还有主油泵,危急遮断器及复位装置,轴向位移测量装置及转速测量装置等部套。

高压油动机装于前轴承箱盖上方。

高压油动机通过调节汽阀及连杆与调节阀相连。

前轴承座主体下部有一垂直键与前汽缸相连,以保证热膨胀时前轴承座与汽缸相对中心不变。

2~8级隔板为焊接隔板,静叶型线按全三维设计的新型线,精密铸造成型,9~13级为变截面静叶,全三维型线直焊式隔板。

转子为套装结构,各部件均按一定的过盈量套装于轴上。

1~12级叶轮有轴向键与轴相连,13级用端面键通过套圈与轴相连。

第1级为双列调节级直叶片自带围带;2~7级直叶片自带围带。

8~13级为扭叶片自带围带。

9~12级围带通过拉肋销整圈相连。

13级节径为1745mm叶高510mm扭叶片自带围带,预扭装配。

末级和次末级进汽边用电火花强化防水蚀。

动叶片均为按全三维设计的新型线并与隔板间设有轴向及径向汽封减少漏汽,提高效率。

盘车装置安装在后汽缸轴承箱盖上,为低速盘车。

盘车装置的手动投入安全可靠,简单易行,当需要投入时,只需向工作位置拉手杆,并启动盘车电动机。

机组启动时,当转子转速高于盘车转速时,盘车装置自动退出工作位置。

启动时冲转前应处于连续盘车状态。

停机时转速为零时才能投入盘车,否则会打坏齿轮。

汽轮机转子与发电机转子用刚性联轴器连接。

汽轮机罩壳,结构设计合理,造型美观。

辅机见Q40207N-SM10辅机部套说明书调节保安见Q4014N-SM20调节保安说明书,本机为低压电液调节。

4、启动与带负荷4.1 启动凡停机时间在12h以内再启动或者前汽缸复速级处上缸壁温在300℃左右,下缸壁温在250℃左右,则作为热态方式启动。

其它情况均按冷态方式启动(新机及大修后第一次启动,电厂视具体情况另行规定)。

4.1.1 启动前各仪表和各系统验查完成,并确认完整正确,处于备用状态。

4.1.2 冲转前2h处于连续盘车状态,主轴跳动符合要求。

4.1.3 凝汽器抽真空,真空达到0.06MPa左右时,开始冲转。

真空随转速的提升而提高,转速3000r/min时真空达额定值0.092725MPa。

其是新机组第一次启动时,实际时间还可适当延长。

4.1.5 热态启动应遵守下列各点:a、进入汽轮机之新蒸汽温度高于汽缸金属温度;b、在冲动转子2h前,将盘车方式改为连续盘车(在主轴挠曲度较小的情况下);c、在连续盘车下情况下,应先向轴封送汽,然后再抽真空;d、须维持较低的凝汽器压力,约在0.0086MPa左右。

5、运行及维护5.1 新蒸汽参数范围30min,全年累计不超过20h。

5.1.3 当主蒸汽压力大于3.72MPa或汽温高于450℃时,应紧急停机(不破坏真空)。

5.1.4 当主蒸汽压力小于3.14MPa或汽温低于420℃时,应按规定减负荷。

5.1.5 当主蒸汽压力小于1.86MPa或汽温小于360℃时,应紧急停机(不破坏真空)。

5.2 负荷限制规定5.2.1 汽轮机在下列情况下能发出额定功率30000kW,并允许长期运行。

5.2.1.1 进汽压力降低到3.14MPa,温度降低到420℃,冷却水温不超过33℃时。

5.2.1.2 冷却水进水温度升高到33℃,但应遵守下列条件a、新蒸汽参数不低于额定值b、凝汽器保持计算耗水量c、凝汽器具有保证的严密性5.2.2 主蒸汽温度低于420℃时,每降低1℃,由额定负荷降低600kW,汽温降低至370℃时,减负荷到零。

5.2.3 主蒸汽压力低于3.14MPa时,每降低0.098MPa,由额定负荷降低3000kW,汽压降到2.16MPa时,减负荷到零。

5.2.4 后汽缸排汽压力高于0.0179MPa时,开始减负荷,排汽压力每升高0.0013MPa,由额定负荷降3000kW,排汽压力升至0.0309MPa时,负荷降到零。

5.2.5 汽温、汽压、真空同时降低时,总的减负荷量为各自减负荷量之和。

5.2.6 减负荷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况中任何一种,而在15min内不能恢复时,立即停机:a、主蒸汽温低于375℃,高于360℃时;b、主蒸汽压低于2.16MPa,高于1.86MPa时;c、后汽缸排汽压力高于0.0309MPa而低于0.0401MPa时;d、减负荷到零运转。

5.2.7 减负荷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况中任何一种,须事故停机:a、主蒸汽温度低于360℃;b、主蒸汽压力低于1.86MPa;c、后汽缸排汽压力高于0.0401MPa。

5.3 运行中的维护5.3.1 运转时特别注意下列的主要参数,使其符合规范:新蒸汽参数:温度:420℃~450℃;压力:3.14MPa~3.63MPa轴承盖振动:0.03mm相对胀差:-1~+3mm负荷突变不大于3000kW轴向位移:±0.08mm电网周波为50±0.5HZ当运行周波发生偏差时,在30年的寿命期内允许的周波偏离时应满足下列要轴承润滑油压为0.0785~0.147MPa;主油泵入口油压大于0.098MPa;轴承进口油温:35~45℃;轴承回油温度最高65℃;滤油器的压力降为0.0196MPa~0.0392MPa(保证润滑油压符合规范)。

汽封均压箱内压力为0.1009MPa~0.1274MPa;抽汽室压力为0.0931MPa~0.097MPa;后汽缸排汽温度:带负荷时小于65℃;空负荷时小于100℃;本机排汽接管带有喷淋装置,当排汽温度大于80℃时,自动投入喷淋;低于65℃时停止喷淋。

5.3.2 经常监视各表计的指示,并定时记录,在负荷发生变化并稳定后,亦应记录各表计数据的读数。

5.3.3 经常注意汽机各部件运转声音及振动情况,注意有无油类及塑料等的焦味,发生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并将详细情况记入工作日记中。

5.3.4 经常按“负荷限制规范”中的各项要求调整负荷。

5.3.5 定期对电动辅助油泵、主汽门、危急遮断设备、抽汽阀等部套作试验。

5.3.6 定期利用短时间作较大量的负荷变动,使汽门阀杆有所活动。

5.3.7 定期向调节连杆及其他转动连接部分加油。

5.4 事故处理5.4.1 汽轮机在下列情况下应破坏真空紧急停机:a、机组突然发生强烈振动或金属撞击声。

b、汽轮机转速升高到3360r/min时,而危急遮断装置不动作。

c、水冲击。

d、轴端汽封冒火花。

e、任何一个轴承断油和轴承回油温度急剧升高。

f、轴承回油温度升高超过75℃或轴承内冒烟。

g、油系统着火,且不能很快扑灭。

h、油箱内油位突然下降到最低允许油位以下。

i、润滑油压将至0.0196MPa以下。

j、主蒸汽管路破裂。

k、转子轴向位移超过1.4mm(指表面刻度值)。

l、发电机内冒烟。

5.4.2 汽轮机在下列情况下应不破坏真空故障停机:a、进汽压力大于3.73MPa或汽温大于450℃。

b、进汽压力小于1.86MPa或汽温小于360℃。

c、凝汽器压力高于0.0401MPa(温度77℃)而又不能恢复时。

d、调节系统连杆脱落或折断,调节汽门卡住。

e、调节汽阀全关,发电机出现电动机运行方式,带动汽机运转达3min。

f、后汽缸排大气门动作,即向大气排汽运行。

5.5 停机时的维护停机时的维护,直接影响机组的使用寿命,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以下提出几条参考要求:5.5.1 十天内的停机:a、严闭蒸汽管道、疏水系统。

b、定期向汽机内部通入热空气,使其干燥;或定期使用抽气器,以保持其内部干燥。

c、外部裸露的加工表面涂上防锈油。

d、启动润滑油泵,每天将转子转动1/3圈。

5.5.2 三个月以内停机:除完成十天以内的停机维护项目外,还应增加下列项目:a、堵塞端部汽封。

b、调节保安系统各零件解体,涂防锈油保护。

c、低转速时(约100r/min),将凡士林或其他防护剂随汽流喷涂到通流部分。

5.5.3 三个月以上停机:拆下汽缸大盖,将通流部分表面涂保护油层。

5.6 启动、运行中金属温度限制值:a、主汽门、汽缸壁温升温率不大于3~4℃/min。

b、汽缸内外壁温差小于80℃。

c、汽缸法兰左右温差小于10~15℃。

d、汽缸法兰内外壁温差小于100℃。

e、汽缸壁上下温差小于5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