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手册

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手册

检验标本的采集运输指南
一、医生申请
•遵循有效性、时效性、经济性的原则正确填写相应的检验申请单•申请单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别、床号、临床诊断、标本种类、申请医师姓名、日期、检验项目
•临床医生正确填写申请单,字迹清晰
二、患者采集前准备
•患者状态:一般要求处于安静、休息状态,晨起是大部分标本采集的最佳时间。

•饮食:多数试验要求采血前禁食8-12h ,饮食中的不同成分可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餐后血液中ALT、GLU、BUN、Na+等均可升高
•药物:化学影响和物理影响
三、标本采集
1血液标本的采集注意事项
•尽量采集早晨7-9时的空腹血。

•采血管上正确标明患者的姓名、住院号、科别等信息,切勿混淆。

•采静脉血避免止血带结扎过久,结扎时间过久可导致某些指标产生变化,如血浆总蛋白、胆固醇、胆红素等
•避免溶血,溶血影响多项检测项目的结果,会使血清中钾、ALT、AST、LDH等升高,钠、氯、钙等降低。

•要特别注意不能在输液的同侧采血,更应杜绝在输液管内采血。

•输注脂肪乳,6小时内影响检验结果。

•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2、常规尿液标本的采集
•晨尿:即清晨第一次尿,适合住院病人,较浓缩、条件恒定,能真实地反映肾脏病情况。

•随机尿:适于门诊、急诊病人,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形成分的浓度较低。

•24h尿:适于代谢产物24h定量测定,如尿蛋白、钠、钾、等。

应准确的收集24h尿液送检,根据检验目的加入适当防腐剂。

尿液标本的采集、送检注意事项
•在容器上标明患者姓名、住院号等信息
•收集尿标本的容器必须清洁、干燥,防止混入异物
•尿常规与一般定性检查留取量至少要在尿标本收集管的中间刻度线以上。

•尿常规标本应尽量在1小时内送检;尿液红细胞形态标本尽量在2小时内送检;其它项目标本应在留取后尽快送检,不能超过4小时。

3、粪便标本的采集
•在容器上标明患者姓名、住院号等信息
•粪便标本中不得混有尿液、污水等,不得用吸收性容器收集标本,不能从卫生纸或衣裤、纸尿裤上留取标本,不能用棉签有棉絮端挑取标本。

•采集标本时应取含粘液、脓血等成分的粪便,外观无异常的须从表面、深处及粪端多处取材。

•留作隐血试验的标本,检查前3日禁食肉类及动物血并禁服铁剂及维生素C,否则易引起假阳性。

收集后及时送检,长时间放置可使反应的敏感度降低。

•采集后及时送检(1h内),否则pH改变和消化酶作用导致有形成分破坏。

4、临床细菌培养标本的采集
•在容器上标明患者姓名、住院号等信息
•培养标本的正确采集、运送及处理,与细菌的培养、鉴定结果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正确采集标本的宣传指导。

•尽量在抗生素应用前采集标本,以提高阳性检出率、避免漏检。

•标本采集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到微生物实验室
4.1、尿培养标本的采集
•临床上最多采用的方法:中段尿采集法,先清洗外阴部及尿道口,弃去前段尿,收集中段尿10~20ml,盛于无菌容器内立即加盖送检。

•通常应取晨起第一次尿送检,尿液标本中不得加防腐剂
4.2、粪便培养标本的采集
•自然排便采集法:自然排便后,可挑取有脓血、粘液部分的粪便2~3g。

液体粪便取絮状物,盛于无菌的标本采集盒中送检
•粪便标本中含有很多杂菌,粪便标本的采集须注意防止外界脏物污染。

•腹泻病人应尽量在急性期(3天)内采集标本,以提高检出率。

4.3、痰培养标本的采集
•自然咳痰法:要求晨痰,先清洁口腔和牙齿,漱口,再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的痰,吐至无菌容器中,痰量不得少于1ml
•痰经过口腔,所以患者应用清水漱口数次,尽量排除口腔内大量杂菌
•标本采集后争取在0.5小时内送检,有些苛养菌如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很容易自溶死亡
4.4、厌氧菌培养标本的采集
•采集时尽量避免接触空气,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采集后不得冰箱储存。

•血液及其他体液(胸水、腹水、心包液、关节液、胆汁、脑脊液等)注入厌氧血培养瓶内,立即送检。

•深部脓肿,在病灶部位开放前取材,可用针管抽取,针头用无菌分离胶塞密封, 立即送检。

四、标本运送
1、标本采集后连同检验申请单一起由专职护士送至检验科。

2、收集到的标本必须1小时内送检,不能存留时间过长;急诊检测标本应立即送检。

3、送检的标本与临床护士、检验科接收人员要有交接,并有记录。

4、规定为每天上午8:00-8:30将收集的标本送至检验科,此后时间,如有标本由临床各科打电话通知专职护士将标本送到检验科进行检验。

五、标本拒收标准及处理
1.盛样本容器和/或检验中请单上信息缺失或不符。

1.1样本容器上无标识或标识不清。

1.2样本容器上标签与检验申请单上信息不符。

2.样本不合要求
2.1未使用合适的采集容器或样本类型不当,如用错抗凝管、细菌培养未用无菌容器等。

2.2送检样本容器破损、有滲漏或选择不当,如培养标本未用无菌容器等。

2.3样本采集后保存不当,如淋球菌培葬、脑脊液培养未室温保存。

3.发生下列情况原则上拒收样本:中度以上溶血、中度以上脂血、抗凝血中有凝块、量不够等。

4.检测中发现严重影响检验结果的,如输液时在同一侧抽血,血液被稀释的。

样本拒收后的处理:样本拒收后均会填写《不合格标本记录表》,并告知原因,将检验申请单返回给临床,样本按通常保存要求留至检验科。

六、化验单报告时间(特殊情况除外)
1.血、尿、大便常规等留取标本后30分钟。

2.生化、免疫、凝血等项目:门诊病人上午9:30前采集的在11:30后报告,9:30-12:00采集的下午2:00(冬)/2:30(夏)后报告,下午采集的2小时后报告。

住院病人上午送检的,当天下午
2:00-2:30(冬)/2:30-3:00(夏)由专职护士统一发放报告,下午送检的2小时后报告。

急诊1-2小时内报告.
3.乙肝五项、感染全套等下午2:00后报告。

快速感染四项(胶体金法)、肺炎支原体检测(胶体金法)等1小时内报告。

4.细菌培养3天-7天。

5.特殊情况以检验科人员说明为准。

七、取检验报告地点
临检“化验报告单领取处”。

附表: 标本接受、拒收流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