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本采集运输指南

标本采集运输指南

标本采集运输指南
1目的
对检验申请、患者的准备、临床标本的采集与运输以
及样品在实验室内的传输过程进行控制,以保证检验前样
品的质量。

2 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受理的标本。

3 职责
3.1临床医师负责检验的申请。

3.2检验科主任负责组织人员编写检验标本采集手册。

3.3医护人员和检验人员均负责指导患者如何正确留
取标本。

3.4门诊抽血人员和病房护理人员负责临床标本的采集,特殊标本由临床医生采集。

3.5医院指定的标本收集人员负责定时到临床各科室
收集标本和运输。

3.6相关检验人员负责样品在实验室内的传输。

4 工作程序
4.1检验申请
4.1.1 检验项目选择
临床医师根据病人病情需要和检验项目的敏感度、特
异性来正确选择检验项目。

检验科人员可为其提供检验项
目的咨询,监督实验室服务对象选择的检验项目是否明确,实验室检验项目能否满足实验室服务对象的要求。

4.1.2检验申请表
本实验室的检验申请表包括以下内容:
a)患者的唯一性标识,如门诊病人的诊疗卡号、住院
病人的住院号;
b)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
c)患者就诊或住院的科别、床号;
d)样品的类型和原始解剖部位,如静脉抗凝血等;
e)申请的检验项目或项目的组合;
f)临床标本采集日期和时间;
g)实验室收到样品的日期和时间;
h)申请者姓名;
i)申请日期。

4.2病人的准备
为了使检验结果有效地用于临床,临床医护人员和检
验人员应了解标本收集前影响结果的非病理性因素,如饮食、标本采集时间、体位和体力活动、病人用药等对标本
采集的影响。

提出要求病人予以配合和服从的内容,采取
切实措施,保证采集的标本符合疾病的实际情况。

a)饮食对标本采集的影响:多数实验尤其是血液化学的测定,采血前应禁食12h,因脂肪食物被吸收后可能形成脂血而造成光学干扰;同时食物成分也可改变血液成分,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b)标本采集时间的影响:血液中不少有机物、无机物存在周期性变化。

因此应该掌握标本采集时间,才能对每次结果进行比较。

最好在同一时间采集标本,以减少由于不同时间采集标本所造成的结果波动;
c)体力活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运动会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

因此,必须嘱咐患者在安静状态下或正常活动状态下收集标本;
d)药物影响:药物对血、尿等成分的影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某些药物可使体内某物质发生变化,有些药物则干扰实验,因此为了得到正确结果,必须事先停止服用某些影响实验结果的药物。

临床医师在选择与解释结果是必须考虑到药物的影响。

4.3临床标本采集程序
4.3.1采样人员
采样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采样。

对于患者自行收取标本,须接受专业人员的指导。

4.3.2采样准备
在采样前,采样人员根据申请者申请的检验项目的要求,确认采样计划和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

这些准备包括核对医嘱,打印条形码,选择恰当的容器粘贴条码,指导患者做好采样前的准备。

4.3.3采样实施
采样人员必须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和计划以及医嘱要
求执行的时间,选择恰当的部位,采样适当的样品量。


验室应定期评审检验所需的样品量,保证样品量适合所进
行的检验。

采集标本前必须认真核对患者、标本容器和检验
申请是否一致,严防差错。

4.3.4送检登记
采样人员在采样完毕时,必须尽快核对标本,登记确认,打印送检清单,记录采样人和时间。

要注意样品标识
必须与检验申请单相符合,严防标记错误。

检验科拒绝接
收或处理缺乏正确标识的临床标本。

4.4样品的收集和运输
临床护工随时送检各个病房收集标本,门诊护工分别
于约9点、10点、11点收集门诊和体检中心的标本。

收集
后送检验科标本接收人员对标本进行核收登记。

急诊标本
和值班时标本采集的标本由临床护工将标本送至检验科。

标本收集人员必须清点标本个数是否与送检清单相符,并安全地送到检验科。

特殊标本需要送收双方签收。

送检
样品送达检验室后,各室工作人员应进行验收,检查标本
质量,查看是否与检验申请相符。

4.5样品在实验室内的传输
各专业组收到样品后,应按要求及时处理,属其他专
业组的标本应及时送至相应专业组,并做好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