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科普文阅读学生版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科普文阅读学生版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科普文阅读〖学习目标〗1、了解(科学小品文)并掌握科普文的相关知识。

2、以高考试题为例,学习并掌握相关答题技巧。

〖自主学习案〗一、科普文1、科普文定义:科普文是介绍、普及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

大致分为科学说明文和科学小品文。

科普文是解说、介绍科学技术的说明性文章。

它一般用轻松、活泼的笔调,解说某一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

既有科技的正确性,又有内容的生动性,还有题材的广泛性,以及篇幅的简短性。

它的题材十分广泛,从肉眼看不见的基本粒子、原子,到巨大的地球、宇宙;无论是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方面,还是物理、化学、天文、地质、生物等方面,都可找到科普文章的题材。

科普文章采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

2、结构:科普文章以传递信息为主,其结构一般为“倒金字塔”:第一部分先引出话题,介绍新工艺、新技术、新见解、新成果或新问题、新挑战,后面从不同角度具体介绍这个“新”,介绍它的形态、构造、成因、功用、原理、演变、发展、现状、评价等。

总体结构通常分为三部分:引论:引出说明对象(引说部分)本论:详细说明对象(主体部分)结论:总结说明对象(收尾部分)主体部分的具体结构形式:并列式、承接式、对比式、层进式、总分式。

3、说明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可以综合运用。

①空间顺序按照事物在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

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诸如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多用这种顺序。

②时间顺序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事物的发展变化常用这种顺序。

③逻辑顺序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解说。

具体表现在: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本质到现象);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从特点到用途(或从用途到特点);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次要到主要)等。

4、科普文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作诠释、举例子、引资料、分类别、列图表、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摹状貌。

①下定义:用简洁、准确、周密的语言揭示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

②作诠释:对事物进行解释。

③举例子:举出有代表性的具体实例来说明事物或现象。

(好处: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直观生动,便于理解,可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④用引用:引用有关的科学道理、文献资料、故事传说、诗文名句、俗语谚语等作为依据进行说明。

⑤分类别:把被说明事物按一定标准分成若干类依类进行说明。

(好处:使说明内容明确,条理清楚)⑥列图表:用图画、表格对被说明事物作较直观明晰的说明。

(好处:使说明内容直观形象、一目了然)⑦作比较: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或异类事物作比较,通过同点或异点的分析,达到说明事物本质的目的。

(好处:突出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点)⑧列数字:列举数字说明事物特征。

(好处:使说明准确无误,科学具体,令读者信服)⑨用比喻(打比方):运用比喻的方法,借事物之间的相似点,形象地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

⑩摹状貌: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事物特征。

5、分析语言特点主要是准确和简明,除此之外,科普文的语言还具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特点。

附:科学小品。

1、概念:科学小品是一种以科学为题材的小品文。

它用文学笔法来写,寓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

科学小品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

读这类文章能活跃思维、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很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合作探究案〗一、【2012年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怪的重水叶永烈①1942年,正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大陆激烈进行的时候,英国的间谍部门却把注意力集中于挪威南部某荒凉小镇的一家看起来很普通的小工厂。

这家小工厂里,并没有隆隆的机器声,也没有高高的烟囱。

只有来自当地水力发电厂的电线和自来水管。

它在静悄悄地生产着一种神秘的重要物资。

德国军队重兵防守,但这家小工厂还是被英国间谍炸掉了。

德国人马上调集专家抢修,花了9个月的时间,小工厂又开始了神秘的生产。

1944年,德国军队极为秘密地把小工厂的产品运走。

但那产品最终还是先后被英国间谍的定时炸弹和美国的轰炸机炸毁了。

②这家小工厂生产的究竟是什么产品呢?这神秘的产品,就是重水!③重水看上去跟普通的水差不多,也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然而,它似水不是水,跟普通水有着许多不同的“脾气”。

重水确实是“重”水,它比普通水重。

1立方米重水要比1立方米普通水重105.6公斤。

重水这名字,便是打这儿来的。

普通的水在0℃结冰,在100℃沸腾。

然而,重水却在3.8℃结冰,在101.42℃沸腾。

普通水的密度在4℃时最大,重水的密度在11.6℃时最大。

很多物质在重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普通水中小。

比如,食盐在重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普通水中减少15%,氯化钡的溶解度则减少20%。

许多化学反应在重水中进行,比在普通水中慢。

严格地说,重水也是水!普通的水分子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组成的。

重水的分子,也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组成的——只不过这氢原子不是普通的氢原子,而是重氢原子。

④在大自然中,普通水很多,然而重水却很少,在50吨水里大约只含有7.5公斤重水。

重水总是混杂在普通水中,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怎样才能把重水分离出来呢?人们发现,当用电流电解水的时候,普通的水大量被电解成氧气和氢气,而在剩下的液体中,重水的含量越来越多。

于是,人们便请电流帮忙,来提取重水:把水大批大批地电解,然后把剩下的液体进行蒸馏,利用重水和普通水沸点的不同把它们分开,制得很纯净的重水。

从天然水中提取重水,要消耗大量的电能。

据统计,提炼一公斤重水比熔炼1吨铝所需要的电能还多3倍。

⑤重水,是制造原子弹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它能有效地减慢中子的速度,把快中子变为热中子,并且它本身不吸收中子,不会减少中子的数目。

因此,重水是非常理想的中子减速剂,它能使链式反应进行下去,实现原子弹的爆炸。

重水因之成为举足轻重的战略物资。

当年德国人在失去重水之后,整个制造原子弹的计划不得不推迟。

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人们将原子能应用在工农业生产上,建造了原子能反应堆。

在原子能反应堆中,同样要用到中子减速剂,用到重水。

⑦在制成原子弹之后,人们又发明了氢弹。

制造氢弹的主要原料是氘和氚。

氘来自重水。

这样一来,重水更是身价百倍。

氢弹爆炸,实际上就是氘和氚进行激烈的热核反应,在一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聚变能。

⑧人们现在正努力探索控制热核反应,把它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建造热核反应发电站。

这种新型发电站与原子反应堆相比具有许多优点,比如环境污染少,热核反应产生的能量很大,发电量大,更重要的是,原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江湖河海的水中,有数以万吨计的重水,可以大量提取氕。

正因为这样,如今重水被人们誉为“未来的燃料”。

(选自《百年百篇经典科普》,有删改)1.本文为什么从英国间谍对一家小工厂的破坏写起?(4分)2.请从文中概括出重水的主要用途。

(4分)3.第③④段的语言有哪些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大自然在反抗[美]雷切尔·卡逊我们冒着极大的危险竭力把大自然改造得适合我们的心意,但却未能达到目的,这确实是一个令人痛心的讽刺,但是很少有人提及。

生物学家波里捷说:“昆虫世界是大自然中最惊人的现象。

对昆虫世界来说,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这种“不可能的事情”现在正在两个领域内发生。

通过遗传选择,昆虫正在发生应变以抵抗化学药物,不过现在要谈到的一个更为广泛的问题是,我们使用的化学物质正在削弱环境本身所固有的、阻止昆虫发展的天然防线。

世界各地的报告很清楚地揭示了一个情况,即在用化学物质对昆虫进行了十几年控制之后,那些被认为已在几年前解决了的问题又回过头来折磨我们,而且只要出现一种哪怕数量很不显眼的昆虫,它们也一定会迅速增长到严重成灾的程度。

我们已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现今一些地方,无视大自然的平衡成了一种流行的做法。

今天的自然平衡所面临的状况好像一个正坐在悬崖边上而又盲目蔑视重力定律的人一样危险。

人也是这个平衡中的一部分。

有时这一平衡对人有利,有时它会变得对人不利。

当这一平衡受人本身活动的影响过于频繁时,它总是变得对人不利。

人们在制定控制昆虫的计划时忽视了两个重要事实。

第一是,对昆虫真正有效的控制是由自然界完成的,而不是人类。

昆虫的繁殖数量受到限制是由于存在一种被生态学家们称为环境的防御作用的东西,这种作用从第一个生命出现以来就一直存在着。

昆虫学家罗伯特·麦特卡夫说:“防止昆虫破坏我们世界安宁的最重大的一个因素是昆虫在它们内部进行的自相残杀的战争。

”然而,现在大部分化学药物被用来杀死一切昆虫,无论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我们的敌人。

第二个被忽视的事实是,一旦环境的防御作用被削弱了,某些昆虫的真正具有爆炸性的繁殖能力就会复生。

托马斯·修克思勒曾计算过,一个单独的雌蚜虫在一年时间中所能繁殖的蚜虫的总量相当巨大。

没有一个人知道在地球上究竟有多少种昆虫,现在已经记录在案的昆虫已超过七十万种。

这些昆虫的绝大多数都被自然力量控制着,而不是靠人的任何干涉。

糟糕的是,往往在这种天然保护作用丧失之前,我们总是很少知晓这种由昆虫的天然敌人所提供的保护作用。

这种起天然保护作用的昆虫种类繁多。

黄蚂蚁捕获那些不移动的蚜虫,并且用它们的汁液去喂养幼蚁。

黄蜂在屋檐下建造了柱状泥窝,并且将昆虫充积于窝中,作为黄蜂幼虫将来的食物。

黄蜂飞舞在正吃着料的牛群的上空,它们消灭了使牛群受罪的吸血蝇。

大声嗡嗡叫的食蚜蝇,把卵产在蚜虫出没的植物叶子上,而后孵出的幼虫能消灭大量的蚜虫。

瓢虫,也是一个最有效的蚜虫、介壳虫和其他吃植物的昆虫的消灭者。

草蜻蛉靠捕食蚜虫、介壳虫或小动物为生,每个草蜻蛉都能消灭几百个蚜虫。

昆虫存在着这样的天然特性,因此它们一直都是我们在保持自然平衡使之倾向于对我们有利的一面的斗争中的同盟军。

但是,现在我们却把炮口转向了我们的朋友。

一个更可怕的危险是,我们已经粗心地轻视了它们在保护我们免受黑潮般的敌人的威胁方面的价值。

杀虫剂数量逐年增加,环境防御能力的全面持续降低正在日益明显地变成无情的现实。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可以预料昆虫的骚扰会更加严重,并且将超出我们已知的范围。

你会说:“这种情况肯定不会真正发生——无论如何,在我这一辈子里将不会发生。

”但是,它正在发生着,就在这儿,就在现在。

如安大略的黑蝇在喷药后,数量比喷药前增加了十六倍;在英格兰,随着喷洒一种有机磷化学农药而出现了白菜蚜虫的严重爆发。

虽然有理由认为杀虫剂在对付要控制的那种昆虫方面是有效的,但它们却打开了整个盛放灾害的潘多拉盒子。

加拿大昆虫学家G·C·尤里特十年前曾说:“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哲学观点,放弃我们认为人类优越的态度。

”(选自《寂静的春天》,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环境本身就有一道阻止昆虫发展的天然防线,但由于人类滥用化学物质,这道天然防线的作用已经大大削弱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