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类文章阅读训练题(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9分)通常人们认为,人类的骨头对自身的保护全靠包裹在它外面的肌肉和皮肤,骨头对自身的保护则无能为力。
而研究人员的最新发现证实,已往人们对骨头的认识还比较粗浅,导致人们完全低估了骨头的自我保护能力。
他们发现,在外来的冲击面前,人类的骨头也会施展自己的惊人秘技。
骨头不但防卫有法,而且疗伤有术。
研究人员的这个发现得益于此前其他科学家的一个新奇发现。
6年前,科学家研究鲍鱼壳的时候发现了隐藏在里面的“分子减震器”,这是一种能够将生物矿化结构紧密粘合的胶,由于它的存在,使得鲍鱼壳具有一定的弹性,相应地也增强了它的抗冲击能力。
当时,科学家猜测,人类的骨头里可能也有这种“分子减震器”,遗憾的是一直没有发现它的踪影。
最近,美国的研究人员在人体骨骼中还真的发现了人类骨头里的“分子减震器”。
研究发现,人的骨头里的胶原纤维和其表面覆盖的仅有一层几个原子厚度的骨盐结晶,能起一定的抗震作用,而把骨盐结晶与胶原纤维连接在一起的是一种胶,这种胶的作用原理与科学家以往在鲍鱼壳中发现的物质相同。
这种胶含有能够隐藏自身长度的结合键,这使得这种特殊生物胶拥有了粘连性和一定的弹性。
在骨骼受到应力的时候,它们可以舒展开来,以帮助骨骼减少震动的冲击;而当应力解除时,它们又会像弹簧那样,重新盘绕成原来的结构。
这种特殊的生物胶分子在骨头里面确实能发挥出色的减震作用,所以它是名副其实的“分子减震器”。
通过高清晰度的摄像仪,研究人员还拍摄到了这种性能奇特的胶和其自身的缠绕结构图像。
研究人员还发现,这种胶的作用并不仅仅提供给健康的骨骼较大的弹性和抗骨折能力,实际上在因骨骼受伤形成细小的裂纹之后,它还能很快帮助其修复裂纹。
胶的修复方法主要是发挥自己的粘连特性,把裂纹重新聚合在一起,就像是人们给断裂的骨头打上石膏那样帮助裂纹康复。
也就是说,人体骨头里的这种特殊的生物胶就是骨头的防身“密器”,骨头的惊人秘技全是靠它施展出来的。
接下来,研究人员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或在患某些特定疾病时,或在骨头受伤的情况下,这种分子胶是如何发生改变或被耗尽的。
如果找到答案,人们就可以找到保护骨骼不发生破坏性改变的方法,甚至能逆转骨骼的破坏性生成改变,生物胶将是未来治疗骨骼疾病的重要武器,对于骨折、骨头老化的防治,对促进骨头健康发育,都会提供一系列全新的方法。
1.下列对“分子减震器”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分子减震器”是一种能够将生物矿化结构紧密粘合起来的生物胶,它是科学家在研究鲍鱼壳的时候发现的。
B.人类骨头里的“分子减震器”能将胶原纤维和骨盐结晶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其具有一定的抗震作用。
C.“分子减震器”不但能给所有的骨骼提供较大的弹性和抗骨折能力,而且能在骨骼受伤形成细小的裂纹后,帮助修复裂纹。
D.“分子减震器”这种特殊的生物胶之所以拥有粘连性和一定的弹性,是因为它含有能够隐藏自身长度的结合键。
2.下列叙述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以前人们认为骨头对自身的保护没有有效的办法,但研究人员的最新发现将改变这一观点。
B.在鲍鱼壳上发现生物胶的时候,科学家就推测人类的骨头里也肯定有这种生物胶。
C.生物胶的结构呈缠绕状,当受到外力冲击时,它会像弹簧那样盘绕起来从而保护自己。
D.生物胶修复受伤骨骼的主要办法是利用自己的粘连性,把裂纹聚合起来并使之长出新的骨骼。
3.以下对文章的分析与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科学家研究鲍鱼壳时获得的结论为后来研究人员的新发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B.如果没有生物胶,鲍鱼壳就没有一定的弹性,其抗冲击能力也将减弱。
C.骨头的惊人秘技全是靠骨头的防身“密器”即一种特殊的生物胶施展出来的。
D.一旦找到生物胶发生改变或被耗尽的答案,就会给医学界带来治疗方法的全面革新。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18分)为什么称单克隆抗体为生物导弹1984年10月15日,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琳医学院宣布,米尔斯坦、科勒两人因从事免疫系统的研究和“发现生产单克隆抗体的原理”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什么是单克隆抗体呢?在生物工程中,有一类似导弹的东西也具有精确的导航系统,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准确性。
它只与人体中某些特殊物质结合,以改变其特性,使它们失去活性。
它这独特的性格,引起世界生物学者的高度重视。
它就是生物导弹——单克隆抗体。
抗体是在抵抗外来者侵入生物体时,生物体自身的B淋巴细胞产生的能与入侵者结合的自卫系统。
生物体中有100万种B淋巴细胞,而每种B淋巴细胞可产生一种抗体时,它们恰似100万枚导弹,保护着生物体。
当某种细菌侵入人体时,人体就能产生相对应的抗体与细菌的特定物质结合,这个物质被称为抗原。
一旦抗原与抗体结合,人体便会产生一连串消灭入侵者的反应。
在消灭入侵者之后,人体内仍保留了这种抗体,使得人体不再得这种病,如麻疹、猩红热、乙肝等等,都是如此。
但人体中并非生来就具有100万枚导弹,而是在抗原入侵人体时才产生。
我们平时爱打很多预防针,目的就是使人体中产生抗体。
当体内产生的抗体不足以消灭入侵者时,或者人体根本不能产生这种抗体时,人就生病了。
人们了解了抗体的特征,希望能针对某种疾病制造一种纯净的、特定的抗体,弥补人体中抗体的缺乏或不足,这种特定的抗体就是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是指一个细胞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细胞群,从这细胞中提取的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人们最先试图从血液中提取它,但结果是含量少、价格高、纯度低。
最后,又有人试用人工培养淋巴细胞的方法,但B淋巴细胞的活性差,不能在体外生存,希望又落空了。
1975年是值得庆贺的一年,英国MRC分子生物研究所米尔斯坦和科勒用生化的方法将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
这是一种既有旺盛的体外繁殖能力,又能产生抗体的细胞,经过人工培养,从中可源源不断地提取单一纯净的抗体,这个实验首先在小鼠身上获得成功。
杂交瘤细胞的成功,极大地震动了生物界,1981年米尔斯坦和科勒共同获得加尔登基金奖。
单克隆抗体已成为现代医学武器库中的新式导弹,因为它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是来自它那高度的特异性和精确性,因此成为生物技术中发展最迅速的分支。
它的最大优势是有希望成为癌症的征服者。
由于它的精度高,因此副作用小,不会像其他药物那样将健康细胞与癌细胞同时杀死。
现在科学家还将抗癌的单克隆抗体再与其他药物连接,将药物准确地带到癌变部位,这样更增强了“导弹”的杀伤力,好似增加了许多新的弹头。
单克隆抗体还可以用于疾病诊断,美国已有了单克隆诊断盒,可以诊断艾滋病、肿瘤、性病、乙型肝炎及细菌性感染等疾病。
它将会代替传统的抗血清诊断,因为它纯度高,灵敏度、特异性强,因而快速、准确。
单克隆抗体与相应抗体结合的高度专一性,被人们用于近代纯化分离难度极高的药物的载体。
将单克隆抗体制成5升的吸附柱,当含有尿激酶的混合液流过吸附柱时,单克隆抗体就像一块吸铁石,可将尿激酶全部吸附,这样可以提取纯尿激酶200克,足以治疗600人次脑水肿病人。
这吸附柱可以重复使用100次,回收率可达60%~100%。
根据《高技术杂志》的报道, 1982年世界范围的单克隆抗体销售额仅为1500万美元,而1992年却超过50亿美元。
通过小鼠而获得单克隆抗体,用于人体后,容易使人产生过敏,因而人们渴望培养人体白细胞,以提取人单克隆抗体。
据《科学》报道,法国一公司免疫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已在试管内成功地培育了产生抗体的人类白细胞,特别是B淋巴细胞,这将成为开发单克隆抗体的里程碑。
对于“生物导弹”——单克隆抗体作为免疫诊断的有力工具正向小型化和家庭化发展,人类掌握这枚“生物导弹”,征服癌症等绝症的日子已为期不远了!(选自《自然科学名家名作中的为什么》,有删节)4.简要概括单克隆抗体在医学上已有哪些具体应用。
(6分)5.请以文中画线部分为例,简要分析科普文的语言特色。
(6分)6.为什么称单克隆抗体为生物导弹?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6分)1、【答案】C 【解析】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题中,B“肯定”错,原文是说“可能”;C“当受到外力冲击时”错,应是“当外力解除时”;D “使之长出新的骨骼”无中生有。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要结合文章的内容,逐项分析正误,D项,“一旦找到生物胶发生改变或被耗尽的答案,就会给医学界带来治疗方法的全面革新。
”,这一说法程度过重,过于绝对,故错误。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答案】(1)将抗癌的单克隆抗体与其他药物连接,将药物准确地带到癌变部位。
(2)代替传统的抗血清用于疾病诊断。
(3)用于近代纯化分离难度极高的药物的载体。
【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应先从文中找到与单克隆抗体在医学上的具体应用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这些语段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答案】(1)“单克隆抗体就像一块吸铁石”运用比喻手法,突出了单克隆抗体强大的吸附能力,体现了科普文语言的通俗(形象)性。
(2)画线部分多处运用数字,写出了单克隆抗体吸附柱的使用效果,体现了科普文语言的准确(严谨)性。
【5分。
答对一点3分,两点5分。
意思答对即可。
20.(1)“单克隆抗体”具有精确的导航系统和高度的专一性、准确性,它能够精确地诊断病情,消灭病菌,运送药物,就像能够主动搜索、跟踪、摧毁目标的导弹一样。
(2)运用比喻,能使读者清楚地理解“单克隆抗体”的专业知识。
【6分。
答对第(1)点4分,第(2)点2分。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科普网的语言特色,一般可从形象、准确、严谨等角度分析作答。
例如,“单克隆抗体就像一块吸铁石”,很明显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单克隆抗体的强大吸引力形象的表现出来。
“纯尿激酶200克,足以治疗600人次脑水肿病人。
这吸附柱可以重复使用100次,回收率可达60%~100%”中一系列的数字,体现出了科普网的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综合起来概括即可。
考点: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6、【答案】(1)“单克隆抗体”具有精确的导航系统和高度的专一性、准确性,它能够精确地诊断病情,消灭病菌,运送药物,就像能够主动搜索、跟踪、摧毁目标的导弹一样。
(2)运用比喻,能使读者清楚地理解“单克隆抗体”的专业知识。
【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应先从文中找到与单克隆抗体为生物导弹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语段中对单克隆抗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