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分)下列应用只涉及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煤用作燃料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2.(1分)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恢复原状。
下列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质量增大B.分子体积扩大C.分子间间隔变大D.分子个数增多3.(1分)今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应对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不断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下列气体不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A.一氧化碳B.甲烷C.臭氧D.二氧化碳4.(1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安全与成功的保证。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检查装置气密性C.称量NaOH固体D.测定溶液的pH 5.(1分)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肿瘤新药西达苯胺(化学式是C22H19FN4O2),填补了我国T细胞淋巴瘤新药的空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西达苯胺由五个元素组成B.西达苯胺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C.一个西达苯胺分子的质量是390gD.西达苯胺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166.(1分)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
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A.混合物:天然气汽水碘酒B.复合肥料:尿素硝酸钾磷酸氢二铵C.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Se Fe CaD.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7.(1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打开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处会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C.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D.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8.(1分)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所得溶液质量减小的是()A.铝片浸入氯化镁溶液中B.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稀硫酸中C.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钙溶液中D.碳酸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9.(1分)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物质的燃烧实验。
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10.(1分)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物质甲乙丙丁7.6 2.0 0.2 0反应前的质量(g)3.2 X 5.8 0.4反应后的质量(g)A.X=0.4B.丁一定是单质C.甲和乙是反应物D.反应中的甲、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11:1411.(1分)如图是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O3﹣和Na+C.该反应的实质是Ag+和Cl﹣结合生成AgClD.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实质与该反应相同12.(1分)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 检验甲烷中是否含有氢元素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B 鉴别O2和CO2依次通入澄清石灰水C 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铁丝分别浸入CuSO4溶液和AgNO3溶性液中D 区分棉线和人造纤维分别灼烧,用手揉捏燃烧后的产物A.A B.B C.C D.D13.(1分)室温时,随着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溶液温度的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点溶液中有两种溶质B.b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C.c点烧杯内液体的pH=7D.d点溶液中较多的Ba2+、OH﹣、SO42﹣、H+14.(1分)CO和CO2的混合气体共36g,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得到气体的总质量是44g,则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A.1:2 B.1:1 C.2:1 D.3:5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5.(2分)构成硫酸铜的粒子是(填化学用语,下同);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
16.(3分)木炭在空气中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灭火原理是。
17.(3分)航天飞船是用铝粉与高氯酸铵的混合物的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如下:2NH4ClO4═N2↑+4H2O+X+2O2↑,则X的化学式为,高氯酸铵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铁制品易生锈,写出用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18.(3分)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P点的意义是;若溶液甲中含有少量乙,提纯甲可采用的方法是。
t2℃时,将60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g。
19.(2分)含有铝粉l.8g、锌粉6.5g、铁粉11.2g、铜粉3.8g的混合物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有6.6g金属剩余,则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g;其中产生氢气质量最多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3分)A、B、C、D、E、F之间存在如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是一种气体肥料;D含有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则C的用途为;E→F的化学方程式为,图示转化关系中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21.(3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选择A装置的依据是什么?(3)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请简述具体的操作步骤。
22.(2分)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曲线(填“①”或“②”)表示的是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
(2)对比分析a、b点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什么因素有关?(写一条即可)23.(2分)为了除去氮气中的二氧化碳,某同学把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图装置。
(1)请设计实验证明一段时间后试管内的溶液是否还能继续吸收二氧化碳。
(2)B装置的作用是干燥气体,请在图中标出瓶内试剂的名称并补画充完整B 图。
24.(3分)粗盐中除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外,还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等可溶性杂质;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除去泥沙的“精盐”又作了如下处理(假定杂质只有MgCl2、CaCl2两种)注:反应中所加试剂均过量。
(1)实验中加入Na2CO3的目的是:。
(2)若实验过程中不考虑损耗,最终得到的NaCl固体的质量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精盐中NaCl固体的质量。
(3)过滤后滤液中的杂质有哪些?。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25.(10分)金属材料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的材料。
(1)金属铝比铁活泼,但铝制品更耐腐蚀的原因是。
(2)某化学小组在Al(NO3)3、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乙和溶液丙(如图1)。
且溶液甲和溶液丙的质量相等。
①写出一个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填“一定有”、“可能有”或“一定没有”)气泡产生。
③写出溶液丙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写化学符号)。
(3)利用如图2装置可以用纯净、干燥的CO还原Fe2O3并检验气体产物。
已知由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得到的CO中混有杂质CO2和H2O。
(4)①装置B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②装置C玻璃管里可观察到什么现象?③实验中装置E的作用是什么?④如果冶炼200t含杂质2%的生铁,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多少?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解答】解:A、煤用作燃料,利用了煤具有可燃性,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利用熟石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利用了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解答】解: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恢复原状,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而不是分子质量增大,故选项错误。
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恢复原状,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而不是分子体积扩大,故选项错误。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恢复原状,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故选项正确。
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恢复原状,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而不是分子个数增多,故选项错误。
故选:C。
3.【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解答】解: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此外,还有甲烷、臭氧、氟利昂等,一氧化碳不会产生温室效应。
故选:A。
4.【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溶液的酸碱度测定.【解答】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5.【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解答】解:A.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由化学式可知,西达苯胺由碳、氢、氟、氮、氧五种元素组成的,说法错误;B.西达苯胺中,碳、氢、氟、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19):19:(14×4):(16×2)=264:19:19:56:32,可见其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说法正确;C.分子的性质很小,西达苯胺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90,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说法错误;D.西达苯胺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19):(16×2)=19:32,说法错误。
故选:B。
6.【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矿物质与微量元素.【解答】解:A、天然气汽水碘酒都是都两种以上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B、尿素只含有氮元素,不含有其它营养元素,属于氮肥,故B错误;C、钙元素不属于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属于常量元素,故C错误;D、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而不是合成材料,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