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乳业发展现状

我国乳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乳业出现了井喷行情,以竞争焦点液态奶为例... 2002年中国液态奶市场规模成长了65.8%,就算按照这种惊人速
度再成长30年,中国人的牛奶人均消耗量仍只有美国的一个零 头。这块巨大的蛋糕,引来众多资本垂涎,牛奶大战一触即发。
2003年乳业上半年统计
பைடு நூலகம்
总产值 销售 利润
乳制品 液体乳 进口数量 进口金额
企业面临被收购和被兼并,中国乳业市场将重新洗牌。
到达2005年,乳制品进口关税将大幅下降,如果我国 乳制品竞争力不强,国外产品以质量和价格优势竞争, 我国乳业企业面临巨大危机。
50.04%
2、市场竞争激烈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乳业竞争上谁的步子迈得快、迈得更大,将 成为乳业巨头打拼市场占据主动的关键。
有行业专家提出:高利润率吸引资本蜂拥而入。乳制品行业的高 速增长以及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业外资本大举介入
博时基金2003年三季度的投资策略报告所言:“...尽管产能 扩张迅速,但龙头企业仍能维持40%左右的高毛利。行业龙头 企业在毛利基本轻微下滑的情况下,销售额30%以上的增长仍 会在近五年以内得以维持。 受此行业巨大的市场吸引,目前各路 资金正可谓蜂拥毕至。”
乳品中标企业4家
2003年黄金时段广告招标会
乳品中标企业10家,广告总值1.14亿元
2004年黄金时段广告招标会
伊利和蒙牛广告总值就超过5亿元。乳品中标 企业10多家,其中蒙牛以3.1亿元夺得2004 年标王称号。
乳业竞争激烈,企业风险增加
股市消息:从整体来看,我国2003上半年乳业 板块上市公司表现并不尽如人意。5家乳业上 市公司毛利率全部下降。由于无序竞争情况愈 演愈烈,发展前景诱人的乳业行业将考验各路 资本的抗风险能力。
产值(亿元)
同比增长 收入(亿元)
同比增长 利润(亿元)
同比增长 产量(万吨)
同比增长 产量(万吨)
同比增长 进口量(万吨)
同比增长 进口额(亿美元)
同比增长
191.23
36.82% 220.31 39.35% 14.98 65.98%
68.1 30.87% 246.07 63.27% 18.03
39.09% 2.02
近两年,新希望集团斥巨资进军乳业,在杭州、青岛、 长春、重庆、昆明等地收购了11家地方乳品企业,成 为8个城市的乳品品牌老大
雀巢、达能、帕玛拉特、卡夫等国际知名乳品企业以 减少参股比例、委托经营等方式悄然退居“二线”。 业界分析,其实待机而动。
(4)乳业竞争— 应用新产品战术
光明:每年公司新产品的销售收入总是占公司的百分 比是在20%左右,五年新上市的产品是100种。近期 宣称通过给乳牛打针的办法生产的特种牛奶可提高人 体的免疫功能。
摩根斯坦利、鼎晖投资、英联投资有限公司予以蒙牛 乳业2亿多人民币的资金注入,开启了海外风险投资进 入中国乳业的大门。
(3)乳业竞争—以城市为中心
光明乳业在北京、南京、广州、天津、武汉、西安等 近50个城市以收购、兼并、资产重组等各种形式,建 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产业网络。
伊利集团在北京、上海、呼和浩特、京津塘、东北、 西安、陕西等地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
据业内人士透露,还原奶之多令人吃惊,在奶 源十分紧缺的奶业市场却出现了鲜奶“过剩” 的怪现象,市场需求旺盛的成都、重庆、南京、 武汉等地,近年来倒奶事件时有发生。。
(1)乳业竞争—奶源是根本
在未来3~5年里,中国奶牛的数量将不能支撑牛奶加工企业的发 展。据统计,我国现有存栏奶牛约600万头,成年母牛约1/3,单 产是4~6吨/年。“奶源已成为中国乳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有消息报道:我国牛奶产量年增长为10%,而市场奶制品需求量 已经达到33%。三元避开争夺锋芒,把目光投向海外优质奶源, 奶品销回国内,其实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
上海奶业行业协会秘书长陈新表示,牛奶市场正处于空前繁荣阶 段,“品种增多,质量提高,购买便民”。
央视黄金时段广告招标会
2002年黄金时段广告招标会
(2)乳业竞争—资本是关键(续)
一些知名企业如伊利股份、光明乳业、新希望集团、 娃哈哈、维维股份等最近纷纷重金投于乳业。
三元、三鹿正在申请股票发行 老牌劲旅完达山一度搁浅的上市计划开始重新启动。 一向以行业整合闻名的德隆集团就放出风来,下一个
目标就是乳业;
食品业大亨统一集团日前也宣布切入乳品市场,并表 示乳业将是“决定其今年大陆营收成长幅度的关键”。
蒙牛:开发的产品有液态奶、冰淇淋、奶粉三大系列 100多个品种
伊利:推出天然高钙产品和含膳食纤维的减肥奶品; 从国外引进的国内空白的新乳制品。
三元:以"鲜"字打市场,研制开发可以增强免疫能力 的、降血脂的、减肥的、适合糖尿病人的各种新产品。
各乳业巨头的制定新目标
光明乳业
提出 “用国际资源做强中国乳业” “用国际 资源做全球市场”的发展战略。今后4年发 展成为一个以乳制品加工销售为核心、跨牧 业、现代物流、连锁商业的集团公司,争取 在2006年使光明乳业跻身世界乳业25 强之一。
乳品企业的竞争力构成中,奶源是重要组成部分,纵观过去一年 的乳业资源整合,不管是乳业巨头、业外资本、还是地方品牌, 无不看中奶源的争夺。
新西兰奶牛单产在8吨以上,引进一头品质中等的新西兰奶牛需 要3万元人民币,因此通过大规模直接引进新西兰奶牛加速国内 奶业发展,所需成本极高。
广东省奶业协会副理事长王丁棉透露,在企业生产的超高温灭菌 奶、调味奶以及酸牛奶中,全国一半以上是用奶粉还原而成的。 在福建,这个比例甚至达80%。
各乳业巨头的制定新目标
蒙牛乳业
蒙牛要在2008年做成中国乳业第一品牌和世 界著名乳业品牌,争取在2005年销售额超 过百亿元。
新希望
用3-5年的时间建成一个资产逾30亿元、销售 收入达50-60亿元、站在全国前列的乳品企 业联合体
3、目前我国乳业发展中 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资本扩张过快——可能导致乳业经济“泡沫”。 追求廉价——导致奶源过剩,直接打击奶牛养殖业。 奶源短缺——导致“气泡”,需求发展受阻。 奶源安全问题——导致需求市场信心丧失 国外乳业巨头有备而来,大举进入——我国部分乳业
(2)乳业竞争—资本是关键
很多人认为:“牛奶是资本挤出来的。”伊利、 光明、三元、蒙牛之所以能快速成长,无不凭 借着雄厚的资金实力
新华社长沙6月8日专电(曹昌)“奶是挤出 来的,而且是资本挤出来的。”光明乳业董事 长王佳芬最近如是说。这位“铁娘子”的话并 不夸张。
乳业专家尉安宁博士一针见血地指出:“乳业 的较量,已经彻底变成了资本之间的较量。”
中国乳业发展现状
1、需求强势增长
奶业专家所言:“奶业是节粮型畜牧业,大力发展适合我国国情。 我国奶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目前只有1%左右,与发达国 家超过20%的比例相距甚远。从奶的总需求量、人均消费量来 看,奶业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农 村奶业市场前景广阔。”
有相关统计佐证:“目前我国人均乳品消费很低,每人每年的饮 奶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2,甚至比发展中国家的平 均消费水平还低,牛奶业在中国发展空间之广阔令人遐想激越。”
各乳业巨头的制定新目标
伊利乳业
伊利提出了“用全球的资源,做中国市场”的 战略规划,制定了“2005年实现做中国乳 业第一品牌的目标,营业额达到100亿元人 民币,税前利润率10%;2007年成为最有价 值的中国乳品行业企业,营业额达到150亿 元人民币,税前利润率10%;2012年实现 销售收入30亿美元,进入世界乳业20强”。
北京三元通过连锁形式走向全国,目前已进入上海、 福州、深圳、太原、沈阳等20多个城市。
新希望集团斥巨资进军乳业,在杭州、青岛、长春、 重庆、昆明等地收购了11家地方乳品企业
(4)乳业竞争— 最佳市场战术是整合
目前我国1500多家大大小小的乳品加工企业中,年销 售额在一亿元以上的企业就有12家,在500万元以上 的更是多达359家。2002年全国1500多家乳品企业中 有60多家被“吃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