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秋季学期《统计学原理》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 某厂4月份产量与1月份产量相比增长了10%,若已知4月份产量为1000,那么1月份的产量为(A )。
A.909.09B.976.45C.968.73D.1032.282.以下各项属于品质标志的有(B )。
A.工龄B.健康状况C.工资水平D.劳动时间利用率3.连续变量( C)。
A.表现形式为整数B.取值可一一列举C.取值连续不断,不能一一列举D.一般都四舍五入取整数4.了解某公司职工文化程度情况,总体单位是( B)。
A.该公司全体职工B.该公司每一位职工C.该公司全体职工文化程度D.该公司每一位职工文化程度5.在某市工业设备普查中,调查单位是(D )。
A. 该市每一家工业企业B. 该市全部工业设备C. 该市全部工业企业D. 某公司新推出了一种饮料产品,欲了解该产品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公司派人到各商场、超市随机调查了200 名顾客。
该公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C )。
A. 直接观察法B. 报告法C. 访问调查法D.很难判断7.企业要对流水生产线上的产品质量实行严格把关,那么,在质量检验时最合适采用的调查组织方式是( D)。
A. 普查B. 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 抽样调查8. 统计资料按数量标志分组后,处于每组两端的数值叫(C )。
A. 组距C. 组限D. 组中值9.统计分组的核心问题是(A )。
A.选择分组的标志B.划分各组界限C.区分事物的性质D.对分组资料再分组10. 在分组的情况下,总体平均指标数值的大小(C )。
A. 只受各组变量值水平的影响,与各组单位数无关B. 只受各组单位数的影响,与各组变量值水平无关C. 既受各组变量值水平的影响,又与各组次数有关D. 既不受各组变量值水平的影响,也部受各组次数的影响11. 在组距数列中,用组中值作为计算算术平均数直接依据的假定条件是(D )。
A. 各组次数必须相等B. 各组必须是闭口组C. 总体各单位变量值水平相等D. 总体各单位变量值水平在各组内呈均匀分布12. 标志变异指标反映了总体各单位变量值分布的(B )。
A. 集中趋势B. 离散趋势C. 变动趋势D. 长期趋势13. 抽样误差( D)。
A.既可以避免,也可以控制B. 既不可以避免,也不可以控制C. 可以避免, 但不可以控制D. 不能避免, 但可以控制14. 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估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C )。
A. 实际误差B. 可能误差范围C. 平均差异程度D. 实际误差的绝对值15.凡是用来反映现象数量对比关系的相对数被称为( C)。
A. 增(减)量B. 增加速度C. 广义指数D. 狭义指数16.用来反映个别事物数量对比的相对数称为( C)。
A. 总指数B. 类指数C. 个体指数D. 平均指数17.在综合指数的变形中,加权算术平均指数所用权数是(D )。
B. p1q0C. p0q1D. p0q018.已知三个厂同种产品在两个不同时期的单位成本与产量资料,要分析其总平均成本的变动时,应计算( C)。
A 总指数B 静态指数C 可变构成指数D 地区指数19.某厂职工工资总额今年比去年减少了2%,平均工资上升了5%,则职工人数(D )。
A.增加7%B.减少3%C.增加10%D.减少6.7%20.下面数列哪个属于时间序列(D)。
A.学生按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人口按性别分组形成的数列C.家禽按重量分组形成的数列D.产量按时间先后形成的数列21. 某企业2006 年1月初职工人数为190人,2月初职工人数为215人,3月初职工人数为220人,4月初职工人数为230人。
则第一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为(D )。
A.209 人B.208 人C.214 人D.215 人22.在时间序列中,累计增长量等于与之对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A)。
A.和B.差C.积D.商23.若物价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为(B)。
A. 不相关B. 负相关C. 正相关D. 复相关24.判断现象间线性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的主要方法是(D)。
A. 对现象做定性分析B. 编相关表C. 绘相关图D. 计算相关系数25.相关系数可以说明(C )。
A. 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B. 现象之间的函数关系C. 相关关系的方向和密切程度D. 相关关系的表现形式26.相关系数r 的取值范围(C )。
A. 0≤r≤1B. -1<r<1C. -1≤r≤1D. -1≤r≤027.一般采用(C )作为分析经济增长的基础指标。
A.国民生产总值B.增加值C.国内生产总值D 劳动生产率28.一个由100 名年龄在30~60 岁的男子组成的样本,测得其身高与体重的相关系数r=0.45,则下列陈述中不正确的是(D)。
A.较高的男子趋于较重B.身高与体重存在低度正相关C.体重较重的男子趋于较高D.45%的较高的男子趋于较重29.增长一个百分点而增加的绝对数量称为(D )。
A.环比增长率B.平均增长率C.年度化增长率D.增长1%绝对值30.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 D)。
A.连续型变量B.离散型变量C.前者是连续型变量,后者是离散型变量D.前者是离散型变量,后者是连续型变量二、多选题1. 某商店第四季度全部商品销售量为第三季度的102%,这个指数属于( AC)。
A.总指数B.个体指数C.数量指标指数D.质量指标指数E.季节指数2.在人口普查中( ABCDE)。
A.被普查的每个人是总体单位B.性别是属性变量C.年龄是数量变量D.女性人口比重是统计指标E.总人口是数量指标3.离散型变量的变量值(ABDE )。
A.是间断的(非连续的)B.表现形式为整数C.相邻两数之间可作无限分割D.人数E.机器台数4.下面调查中属于一次性调查的是(ACD )。
A. 近10 年我国利用外资情况调查B. 按月统计的钢产量调查C.2006 年全国大学毕业生分配去向调查D. 10 年一次的人口普查E. 一批产品合格率的检查5. 统计整理的步骤一般为( DACEB)。
A. 对照综合表的要求进行分组或分类B. 做好统计资料的系统积累工作C. 对各单位的指标进行汇总或作必要的加工计算D. 对调查来的资料首先进行审核E. 将汇总整理的结果编制成统计表6.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 BCDE)。
A.职工按工龄分组B.企业按所有制属性分组C.教师按职称分组D.人口按地区分组E.人口按文化程度分组7.下列分组中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有( ACD)。
A.工厂按利润计划完成百分比分组B.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C.工厂按产量分组D.职工按工龄分组E.企业按隶属关系分组8.在组距数列中影响各族次数分布的要素是( ACE)。
A.总体单位数多少B.变量值大小C.组数D.组限E.组距9.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ABD )。
A.是上限与下限的中点数B.在开口组中可参照相邻组来确定C.在开口组中无法计算D.是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一般水平E.就是组平均数10.位置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有( BC)。
A. 算术平均法B. 众数法C. 中位数法D. 调和平均法E. 几何平均数11. 在下列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和简单算术平均数相等(ADE )。
A. 各组次数相等B. 各组变量值不等C. 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D. 各组次数都为1E. 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12. 数据集中趋势的测度值主要有( ABCDE)。
A.众数B.中位数C.算术平均数D.调和平均数E.几何平均数13.众数(ABCDE )。
A.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B.从分布的角度看,是一组数据分布的最高峰点所对应的数值C.是位置平均数D.不受数据中极端值的影响E.不一定存在,若存在也不一定是唯一的14.在一个正态分布下,中位数(AC )。
A. 等于算术平均数B. 小于算术平均数C. 等于众数D. 大于众数E. 无法判断15.影响必要样本容量的因素有(ABCDE )。
A. 置信水平B. 抽样极限误差C. 抽样组织形式D. 总体方差E. 抽样方法16.抽样误差是( ABE)。
A.代表性误差B.不可避免的C.登记性误差D. 系统性误差E.随机误差17.在抽样误差一定的条件下( ADE)。
A.扩大极限误差,可以提高估计的可靠程度B. 缩小极限误差,可以提高估计的可靠程度C.扩大极限误差,只能降低估计的可靠程度D.缩小极限误差,只能降低估计的可靠程度E.极限误差的变化必然引起可靠程度的变化18.用综合指数法计算总指数的关键问题是(BD )。
A.选择指数化指标B.选择同度量因素C.选择指数化指标所属时期D.选择同度量因素所属时期E.选择计算的“型”19.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 ACD)。
A.物价指数B.商品销售量指数C.平均工资指数D.劳动生产率指数20. 下列各项中属于数量标志(数量变量)的有(BCE )。
A.企业的地址B.企业注册资金C.企业开工时间D.企业经营方向E.企业产品品种数三、简答题⒈时点数列及其特点答:时点数列是指由反映某种现象在某一时点上的发展状况的总量指标所构成的总量指标时间数列。
即由时点指标构成的数列叫时点数列。
时点数列的特点:时点数列中各项指标值反映现象在一定时点上的发展状况;各项指标值只能按时点所表示的瞬间进行间断登记,相加无实际经济意义,因而不能直接相加;各项指标值的大小,与其时点间隔的长短没有直接关系。
2. 统计标志和统计指标的联系与区别答:统计标志和统计指标的区别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统计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而统计指标则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第二,统计标志有的不能用数值表示,有的能用数值表示,而统计指标都可用数值表示。
统计标志和统计指标的联系也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通过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汇总而来的。
如全国工业总产值指标就是从每个工业企业(即统计总体单位)的工业总产值(即标志)汇总得来的。
第二,统计标志和统计指标之间存在着转化关系。
3. 总量指标答: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规模或水平的一种综合指标。
其表现形式是有一定计量单位的绝对数,因此也叫统计绝对数。
总量指标通常是由总体单位数相加或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加总而得到。
4. 抽样推断答:抽样推断,又叫抽样估计、抽样调查,是按随机原则从全部研究对象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观察,并根据样本的实际数据对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具有一定可靠程度的估计和判断的一种统计方法。
5. 某地区工业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如下:100 人以下;100-499 人;500-999 人;1000-2999 人;3000 人以上。
问:该分组标志是离散型变量还是连续型变量?组限重叠吗?属于什么类型的组距数列?答:分组标志是离散型数量标志;组限不重叠;属于开口异距数列,是离散型变量数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