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死因监测培训2019

死因监测培训2019


例9:I a)脑梗死 2 年 b)高血压 4 年
c) Ⅱ
例10:Ia)股骨骨折 3 年 b)在家意外跌倒 3 年
c) Ⅱ
f对先天异常致死者,应优先报告严重的先 天异常
例11:Ia)左室右房异常通道 b) c)

例12:Ia)癫癎持续状态 b)先天性脑发育不良
c) Ⅱ
g对围生儿死亡,应优先报告围生儿本身严 重的疾病
村级卫生所及其他医疗保健机构职责
1、收集辖区内死亡个案信息,对辖区内死亡案例进 行入户调查与核实,并及时将信息上报乡镇卫生院 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医师资格证明的村(社区) 医生可填写《死亡证》,填写后每月上报给乡镇卫 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村(社区)医生定期了解辖区内出生、死亡情况, 发现漏报和错报,应进行入户调查,并向辖区乡镇 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时报告。
例2:I a)上消化道出血休克
b)肝、胰转移癌 半年
c)直肠癌
3年
d对肿瘤致死者应明确报告肿瘤的原发部位 及形态学情况
例7:I a)多发脑转移癌 b)多发骨转移 c)左下肺高中分化鳞癌

例8:I a)肠梗阻伴消化道出血 b)升结肠肝脾转移癌 c)胃印戒细胞癌

e对后遗症情况致死者应明确报告时间间隔
(2)及时、准确、完整地填写《死亡医学证明 书》,指定专门的部门或人员对死亡原因按照 ICD-10进行编码,审核并按程序完成网络上报。
(3)做好原始《死亡医学证明书》的保存与管理。 (4)协助疾病预防控制与妇幼保健机构开展死因
登记信息的质量控制和相关调查。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责 (1)收集辖区内的死亡个案信息,填报《死亡医学证明 书》。 (2)指定专门的部门或人员对死亡原因按照ICD-10进行 编码,并通过网络上报。 (3)开展多种形式的质量控制,对辖区内死亡报告工作进 行培训和指导,定期检查所管辖村医的工作质量。 (4)做好原始《死亡医学证明书》的保存与管理。 (5)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与公安、计 生、民政等管理部门核对出生、死亡资料,发现漏报和 错报,应及时组织进行入户调查,并及时按程序补报和 订正。死亡名单按要求装订成册备查。
错误填写顺序可能为:
Ⅰ (a)肺炎,肺癌,卵巢癌 Ⅱ 胃肠炎
正确填写顺序为:
Ⅰ (a)终末期肺炎 (b)肺转移性癌 (c)卵巢癌(切除术)
Ⅱ 慢性胃肠炎
常见死因填写错误或不当
3、直接死因部分填写的是临死前的表现、症状、 某一综合的症状群或非特异性表现,而未进一步追 根填写死亡原因.如:
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肝昏迷、休克、内出血、 尿毒症、败血症、酸中毒、早产、窒息等;如:
常见死因填写错误或不当
9 、根本死亡原因报告在死亡原因第Ⅱ部分, 由其导致的疾病放在第Ⅰ部分。
填写为:
Ⅰ (a)肺部感染 (J98.402) Ⅱ 肺癌 (C34.9)
常见死因填写错误或不当
10.根本死亡原因与直接死因倒错 (目前网络上报的资料此类错误普遍)
死亡医学证明书质量检查方法
补发办法如下:
已办理户籍注销及殡葬手续的,仅补发第三联; 未办理户籍注销及殡葬手续的,补发第二至第四联。 补发《死亡证》时,需在第一联及补发联“医疗卫生
机构盖章”栏注明“补发”及补发时间。
死亡原因填写要求
a 有明确的死因链应按顺序报告
例1:I a)心源性休克 b)急性心肌梗死 3 天 c)高血压2 年
抽查10-20张死亡医学证明书,检查以下指标: 报告及时率:100% 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完整率100% 计算机录入信息与原始死亡医学证明书信息的符合率100% 身份证填写比例≥95% 多死因链填写完整性≥85% 死亡诊断不明比例2%-5% 死因编码正确比例≥95% 年报告居民粗死亡率≥6‰(将网络报告的所有病例/辖区人口数)
Ⅰ(a)多脏器功能衰竭
常见死因填写错误或不当
4、填写“老衰”(或老死)、“病亡”、“猝死”、“暴 死”、“来院已死”或“死因不明”等,而背面调查记录 未填写生前病史或没有做出死因推断;
5 、全身性疾病情况,如高血压、风湿热、动脉硬化、糖尿 病等,出现与之相关的脑出血、脑梗死、瘫痪等具有特异性 疾病的情况,但未予报告或报告不当.
疾病名用简称代替
慢支、上感、呼衰、甲亢、肾衰、心衰、乙肝、酒肝、 药肝、再障、急粒、急淋、冠心、风心。
正确的书写应为:医学专业疾病名称 如:慢性支气管炎、 上呼吸道感染…… 。
常见死因填写错误或不当
2、死亡原因逻辑顺序错误 常见“流水账”式书写,将各种死亡原;或 顺序颠倒、混乱,不讲填写规律。如
死因监测工作培训
安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张小兰
2019.5.14
死因报告规范
医疗机构、乡镇(街道)卫生院和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死因 监测管理工作,制定死因监测相关工作制 度,开展死亡调查、《死亡证》签发与管 理、信息报告等工作。
县及县以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职责
(1)执行国家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管理规范与相关 标准,建立健全本单位死因登记信息管理组织与 登记报告制度。
常见死因填写错误或不当
7、消化系疾病性质、部位及并发症不明确;溃疡 笼统为“上消化道”,肝病/肝硬化未报告原因; 如
填写为:
Ⅰ (a)上消化道出血休克 (b)肝硬化 (C)
常见死因填写错误或不当
8、伤害未填写外部原因或外部原因不明确;如 填写为:颅脑损伤、中毒、窒息、车祸、淹死等; 未填写外部原因 Ⅰ (a) 脑疝(G93.5) (b) 重度颅脑外伤(S06.2) 有外因时企图不明(无法判断是意外还是自杀) Ⅰ (a) 农药中毒
填写为: Ⅰ(a)循环衰竭 (b)肺部感染 (C)高血压3期
常见死因填写错误或不当
6、传染病未核实具体病种,肿瘤未明确良性或恶性 及原发部位,未特指的心脏病,未特指的先天异常, 未特指疾病的孕产妇死亡;如
填写为: Ⅰ(a)脑瘤 填写为: Ⅰ(a)腹泻或肠炎
(令编码人员无法判断是感染性腹泻还是慢性肠炎)
谢谢!
死亡证各联流向
死亡医学证明书各联流 向
第一联出证单位保存, 用于网络报告
第二联为户籍管理部门 注销户口凭据
第三联家属保存
第四联为殡葬火化凭据
出证单位随病案保存或 按档案管理永久保存
户籍管理部门保存
死者家属保存
殡葬管理部门保存
《死亡证》补发
死者家属遗失《死亡证》,可由《死亡证》签字家属 或委托人持有效身份证件向签发单位申请补发一次。
例13:Ia)败血症 b)化脓性脐炎 5 天
c) Ⅱ
例14:Ia)感染性休克 b)新生儿感染性腹泻
c) Ⅱ
常见死因填写错误或不当
1、疾病诊断名称不规范
填写疾病英文名称或缩写
例:AIDS/ARDS/CHD/DM ……,由于英文缩写常出现多个 病因,无法确定死因。
疾病名用俗称代替
儿麻后遗症 正确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1、制度建设
《死亡证》签发
自2014年1月1日起,全国统一使用新版《死亡医学证明(推断 书)》(以下简称死亡证)。《死亡证》共四联
《死亡证》签章后生效。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安部门必须准确、 完整、及时地填写《死亡证》四联(后三联一致)及《死亡调 查记录》,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伪造、私自涂改。
具备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出具打印的《死亡证》或直接使 用国家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打印《死亡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