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最新化工设备检修事故案例及防范措施

2017最新化工设备检修事故案例及防范措施

化工生产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高温、高压、 有腐蚀等特点,因而化工生产较其它工业部门有 更大的危险性。因此,在化工生产中,安全有着 举足轻重的地位。失去了安全保障,各种事故会 接踵而至,顺利生产也就无从谈起。 在化工生产中,任何事故的发生都不是偶然 的,它往往是安全意识不强、安全责任心不够、 安全管理存有疏漏,或由违章作业、违章指挥、 违反操作规程而引发的,而这些事故最直接的表 现一般都是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有时还是大面 积灾难性的后果。毋庸置疑,化工生产中严抓安 全教育加强设备安全管理尤为重要。
点评
现代安全经济学“海恩法则”认为:“每一起严 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 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的隐患。要想消除这一 起严重事故,就必须把这1000起事故隐患控制 住”。

表面上看,梅峰的行为仅仅是完成了本职工作, 但没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以及一丝不苟的 工作作风和过硬的技术水平,是很难像这样发现 并干净利落地处理事故隐患的。这样的事例在金 化也是数不胜数,我们有很多员工,正是本着高 度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查隐患、堵漏洞,一丝 不苟,筑成了公司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
说说身边的事
9月份,公司下发了《查隐患、堵漏洞 奖励办法》,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到公司查 隐患、堵漏洞的工作当中,仅9月14日 发布的通报中就有15人次受奖,奖金高达 3500元。报告的安全隐患达14起之多。为 公司的安全生产做出了很大贡献
案例二:华山化工公司灼烫事故
事故经过: 1997年11月20日8时,陕西华山化工集团复合肥公司磷酸车间化二班 决定放酸热洗磷酸浓缩系统。9时35分停气破真空,9时50分放酸,10 时55分放空,11时加水,13时35分加满水通蒸气热洗,15时05分停气, 继续循环热洗。16时35分左右,石墨换热器与轴流泵之间的橡胶膨胀 节突然破裂,大量清洗液(92℃)从裂口处喷出,将原料操作工党某、 技术员贾某、管工张某、检修工徐某严重烫伤。4人经医院抢救无效, 先后死亡。 ■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是橡胶膨胀节存在间层腐蚀,致使其强度降低,受压时 破裂。 间接原因是对膨胀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巡检疏忽 大意,未发现膨胀节因长期使用而腐蚀的事故隐患。
点评
细节决定成败。疏忽细节铸成大错,案例二告诉 我们:化工设备“无闲件”,化工设备的安全管 理更应该重视那些易被人看不起的“闲件”。 设备巡检不是走过场,要本着高度的责任心和主 人翁意识发现那些“常眼”不能发现的隐患。 非标准件的采购、定制要有规范,对其设计、鉴 定、验收及检验方法、检验周期、使用年限、判 废标准均应规定明确的标准。
安全生产是我们永恒的主题,它事关企业 和生命的安危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全面落 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 针,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这样,我 们的事业才能发展壮大。我们应时刻牢记 安全事故的教训,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强 化安全责任,做好自律和他律,才能共同 创造金化美好的明天!
对化工生产企业来说,化工设备的安全可 划分为设备的选用、安装、运行、检修及 设备寿命终了的处理五个时期的安全,通 常情况下,选用质量和可靠性符合标准的 本质安全型设备、加强设备安装、调试过 程的监理以及按照国家规定报废寿命终了 设备特别是特种设备即可以保证选用、安 装和寿命终了三阶段的安全问题。因此, 化工设备的安全管理主要应从设备的运行 安全和检修安全两个方面着手给予加强。
设备的正常运行,是实现化工生产的根本保证,我们常说 的设备是保证,也就体现在这一阶段。加强设备的维护保 养、实行双包机制、加强巡回检查、合理安排大、中、小 修、杜绝设备带病运行等措施都是保证设备安全,实现安 全生产的有力措施。 运行期间设备事故的发生大都是在人们毫无思想准备的情 况下突然而至的,但灾前必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只要操 作工、维修工和设备管理人员加强责任心,时刻绷紧安全 生产这根弦,查隐患、堵漏洞,提早发现事故苗头,将不 安全因素消灭于萌芽状态,就能保证化工生产的长周期平 稳运行。
防范措施

1、对浓缩系统的3个Dg800膨胀节,由车间单独建立 管理台账,做好使用、更换及运行记录,检修工每天定期 巡检,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2、对在用膨胀节全部拆下进行检查,该更换的坚决更 换,并给所有的膨胀节安装防护罩; 3、对膨胀节提出技改方案,彻底解决膨胀节的事故隐 患; 4、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有关规定对各部门职责 进行明确划分,建立健全非标准件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 5、按照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加强对职工的安全 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作业区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做到及时巡回检查,最好每天进行 检查,并做好记录,发现设备异常问题,必须及时发出异常情况反馈单,并 就存在的问题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予以整改。作为设备管理的职能部门应 每周检查一次,而其它的相关部门(如安全管理部门)应每月组织一次综合安 全大检查,并不定期检查设备运行及安全管理状况。
案例一:加强巡检避免事
2008年7月26日8时左右,镇海石化化工部青工梅峰在接班 后进行例行巡检。当检查至异构化单元泵区时,他闻到淡 淡的芳烃味,本着高度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他认真检查 了所有的运行泵和备用泵及管道,终于发现是P304B机械 密封线上一道焊口有泄漏。泄漏出的二甲苯是三类毒物, 可以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导致人体中毒。更危险 的是P304B内250℃、2.5Mpa的工艺介质正在向里侧小喷射, 不易被人发现,而其对面正是高温换热器E303。如果不及 时处理将很有可能发展成为一起严重事故。况且P304是异 构化单元最关键的进口泵之一,无备用泵可用,如果处理 不妥,将导致该单元甚至整个系统停车。此时,梅峰立即 将P304B隔离排液泄压,同时上报相关部门并由设备工程 师联系检修公司处理。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在一个班的时 间内处理完毕。一起重大安全事故避免了,保证了生产的 顺利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