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肥市城市中小学布局规划(2011-2020)

合肥市城市中小学布局规划(2011-2020)

1个主城区,即“141”整体 3个副中心城区 3个产业新城 1个环巢湖示范区
14
三、总体布局规划
6、规划生源预测:
分区生源规划预测表
序号
分区
1
瑶海区
2
庐阳区
3
蜀山区
4
包河区
5 包河区(滨湖新区)
6
经开区
7
高新区
8
新站区
9
店埠、撮镇片区
10
上派片区
11
北城片区
合计
现状人口 (万人)
70 61 81
31
1
12
4

48
北城片区
合计
25
4
13
1
345 33 144 10

43
4
536
17
三、总体布局规划
7、规划学校数量: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合肥市小学规划汇总表(2011-2020年)
分区
现状 撤销
改建
瑶海区
32
庐阳区
32
蜀山区
25
包河区
28
包河区(滨湖新区)
10
10 2(九改小)
40
50 48 60
国内主要城市中小学千人指标
执行时间
城市
初中 (‰)
2006年
深圳
23
2008年
重庆
33
2004年 2010年
南京
35
小学 (‰)
58
66 70
执行时间
2006年 2008年 2007年
6
二、建设指标标准
2、班额人数:小学:45人/班;
初中:50人/班。
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
11
三、总体布局规划
3、规划依据
(1)法律法规
(3)上位规划及相关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合肥“141”城市空间规划》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5
二、建设指标标准
1、千人指标:小学生:60人/千人 ; 初中生:30人/千人
0—14岁人口比例(%)
合肥市0—14岁人口比例变化趋势
2004 2005 2006 2007
20.21 20.21 18.88 18.02
合肥市现状中小学千人指标
2008
17.05
2009
15.86
2010
14.05
分区
南京
50
小学 45 45 45
执行时间 2006年 2008年 2007年
7
二、建设指标标准
3、生均用地指标:小学≥ 14 m2 ;
初中≥ 20 m2
学校规模
18班 完中 24班
30班
城市一般中小学校舍规划用地面积定额规定(国家标准)
生均占地( ㎡) 学校规模 生均占地( ㎡) 学校规模 生均占地( ㎡)
9
二、建设指标标准
滨湖新区单元五46中南校区 (84班)
规划案例
屯溪路小学滨湖分校(48班)
寿春中学(120班完全中学、寄宿)
班 级 数:84班 生均用地:12m2
班 级 数:48班 生均用地:12m2
师范附小学四小(48班)
班 级 数:120班 生均用地:12m2
班 级 数:48班 10
生均用地:14m2
城市
北京 天津 上海 青岛
初中
17-19 18-20
20 22
国内主要城市中小学生均用地面积定额
小 学 执行时间
城市 初 中
13-14 13-15
13 20
2006年 2008年 2004年 2010年
深圳 重庆 南京
15-18 15-17 24-25
小学 14-17 13-17 16-22
执行时间
16
18班
14
初中 24班
16
18班
11
14
小学 24班
10
13
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 小学不低于22m2,初中不低于25m2。 新建中心城区小学不低于14m2,初中不低于20m2。
合肥市城市中小学布点规划(2006~2010年) 小学每生用地不低于11m2; 初中每生用地用地不低于16m2;
10
21
三、总体布局规划
7、规划学校数量: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合肥市十二年制学校规划汇总表(2011-2020年)
分区
现状 撤销 改建 新建
瑶海区
--
--
--
--
庐阳区
--
--
--
--
蜀山区
3
--
--
--
包河区
3

--
--
包河区(滨湖新区) --
--
--
--
经开区
--
--
--
(2)规范与标准
《合肥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0-2015)》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146号令; 《合肥市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规划建设的规定》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合肥市十二五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 《合肥市中小学校布点规划(2006-2010)》
201 36
49 18
6
13 323 3
一、现状概况
3、存在问题
分布不均,外围地区学校数 量明显不足;
生源不均,二环内学校生源 充足,个别学校学生数严重 超标;
服务半径普遍过大,初中尤 其明显。
4
二、建设指标标准
➢千人指标 ➢班额人数 ➢生均用地 ➢学校规模
技术规定、相关政策、城市对比、实际案例
小学(‰) 初中(‰)
瑶海
56.19 27.13
庐阳
49.35 24.24
蜀山
46.59 28.86
包河
48.79 24.97
经开
30.68 12.51
高新
44.07 21.48
新站
56.06 31.29
平均
48.90 25.35
城市
北京 天津 上海 青岛
初中 (‰)
20
23 43 30
小学 (‰)
经开区
--
高新区
--
新站区
--
店埠、撮镇片区
2
上派桃花片区
4
北城片区
1
合计
18
2
--
--
-- 1(完改初)
--
-- 1(完改高) --
--
1(完改初) 2(完改高)
--
1
--
--
--
--
--
--
--
--
--
--
--
--
--
--
--
--
--
--
--
--
3
5
--
单位:所
合计
-— 2
1
— — — — 2 4 1
24.0
15
三、总体布局规划
7、规划学校数量:
到规划期末: 新增小学185所 新增九年制10所 新增初中94所 小学和初中阶段学校数量 达到536所 其中新建学校289所。
16
三、总体布局规划
7、规划学校数量: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合肥市中小学规划汇总表(2011-2020年)
2006年 2008年 2007年
8
二、建设指标标准
4、学校规模: 新建小学规模不少于24班,不宜大于48班; 新建初中规模不少于24班,不宜大于60班。
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 城区小学一般不少于12个教学班;初级中学一般不少于12个教学班。
合肥市城市中小学布点规划(2006 ~ 2010年) 每1万人口区域内预留一所24个班规模的小学建设用地; 每2万人口区域内预留一所36个班规模的中学建设用地。
单位:所
分区
小学 九年制 初中 完中 十二年制 合计
瑶海区
42
5
14
--

61
庐阳区
38

12


50
蜀山区
38
6
14
2
3
63
包河区
46
8
23
1
1
79
包河区(滨湖新区) 26

14


40
经开区 高新区
16
3
4


23
20
1
12


33
新站区
38
1
18


57
店埠、撮镇片区
25
4
8
2

39
上派桃花片区
蜀山区
25
8
10
3
3
2
51
4
包河区
28
7
6
4
3
1
49
5
包河区(滨湖新区) 10
--
3
1
--
1
1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