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漢語第一冊第一單元文選❆一、鄭伯克段于鄢(1)孝子不匱,永錫爾類[注]【注】見《詩經·大雅·既醉》孝子的孝沒有窮盡的,永遠把它(孝) 賜給你(指孝子)的同類。
匱kuì,盡。
錫,賜,給輿。
(P12)既醉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君子万年,介尔景福。
既醉以酒,尔殽既将,君子万年,介尔景明。
昭明有融,高朗令终,令终有俶,公尸嘉告。
其告维何,笾豆静嘉,朋友攸摄,摄以威仪。
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类维何,家室之壶,君子万年,永锡祚胤。
其胤维何,天被尔禄,君子万年,景明有仆。
其仆维何,釐尔女士,釐尔女士,从以子孙。
❆二、齊恒公伐楚(2)無以縮酒[注](P13)【注】沒有用來縮酒的東西。
縮酒:滲酒,祭祀時的儀式之一:把酒倒在束茅上滲下去,就像神飲了一樣(依鄭玄說,見《周禮·甸師》注)甸师,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三十人、徒三百人。
❆三、宮之奇諫假道(3)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注](P18)【注】所引《周書》早已亡逸,這兩句今見于偽古文《尚書·蔡仲之命》。
大意是:上天對於人沒有親疏的不同,只是有德的人上天才保佑他。
皇,大。
輔:輔佐,這裡指保佑。
周书·蔡仲之命蔡叔既没,王命蔡仲,践诸侯位,作《蔡仲之命》。
惟周公位冢宰,正百工,群叔流言。
乃致辟管叔于商;囚蔡叔于郭邻,以车七乘;降霍叔于庶人,三年不齿。
蔡仲克庸只德,周公以为卿士。
叔卒,乃命诸王邦之蔡。
王若曰:「小子胡,惟尔率德改行,克慎厥猷,肆予命尔侯于东土。
往即乃封,敬哉!尔尚盖前人之愆,惟忠惟孝;尔乃迈迹自身,克勤无怠,以垂宪乃后;率乃祖文王之遗训,无若尔考之违王命。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民心无常,惟惠之怀。
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
尔其戒哉!慎厥初,惟厥终,终以不困;不惟厥终,终以困穷。
懋乃攸绩,睦乃四邻,以蕃王室,以和兄弟,康济小民。
率自中,无作聪明乱旧章。
详乃视听,罔以侧言改厥度。
则予一人汝嘉。
」王曰:「呜呼!小子胡,汝往哉!无荒弃朕命!」【譯文】周公位居大宰、统帅百官的时候,几个弟弟对他散布流言。
周公于是到达商地,杀了管叔;囚禁了蔡叔,用车七辆把他送到郭邻;把霍叔降为庶人,三年不许录用。
蔡仲能够经常重视德行,周公任用他为卿士。
蔡叔死后,周公便告诉成王封蔡仲于蔡国。
成王这样说:“年轻的姬胡!你遵循祖德改变你父亲的行为,能够谨守臣子之道,所以我任命你到东土去做诸侯。
你前往你的封地,要敬慎呀!你当掩盖前人的罪过,思忠思孝。
你要使自身迈步前进,能够勤劳不怠,用以留下模范给你的后代。
你要遵循你祖父文王的常训,不要像你的父亲那样违背天命!“皇天无亲无疏,只辅助有德的人;民心没有常主,只是怀念仁爱之主。
做善事虽然各不相同,都会达到安治;做恶事虽然各不相同,都会走向动乱。
你要警戒呀!“谨慎对待事物的开初,也要考虑它的终局,终局因此不会困窘;不考虑它的终局,终将困穷。
勉力做你所行的事,和睦你的四邻,以保卫周王室,以和谐兄弟之邦,而第1頁第一單元使百姓安居成业。
要循用中道,不要自作聪明扰乱旧章。
要审慎你的视听,不要因片面之言改变法度。
这样,我就会赞美你。
”成王说:“啊!年轻的姬胡。
你去吧!不要废弃我的教导!”(4)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注]【注】這兩句也是《周書》上的,今見于古文《尚書·君陳》。
大意是:黍稷不是馨香,光明的德行才是馨香。
(5)民不易物,惟德繄(yī)物[注]【注】這兩句話也是《周書》上的,今見於偽古文《尚書·旅驁》不能改变祭祀的物品,只有德行才是真正的祭品。
繄:是,語氣副詞。
❆四、燭之武退秦師(6)行李之往來[注]【注】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这里指“行吏”,外交使節。
❆五、晉靈公不君(7)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注](P25)【注】引自《詩經·大雅·蕩》。
靡:无;初:开始;鲜:少;克:能。
此句話的意思是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
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诗经·大雅·荡》“荡荡上帝,下民之辟。
疾威上帝,其命多辟。
天生烝民,其命匪谌。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8)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注]【注】引自《詩經·大雅·杰民》。
大意是:宣王不能完全尽职,仲山甫能从旁补救。
衮(gun):天子的礼服,借指天子,这里指周宣王。
阙:过失。
仲山甫:周宣王的贤臣。
(9)臣侍君宴,過三爵[注]【注】爵:古代飲酒器物。
三爵,《詩·小雅·賓之初筵》鄭玄箋:“三爵者,獻也”。
(10)我之怀矣,自诒伊戚[注]【注】引自《詩經·北風·雄稚》怀:眷恋。
诒:同‘贻”,给。
伊,指示代词,那个。
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心里怀念祖国,反而给自己留下忧伤。
❆六、祁奚薦賢(11)無偏無黨,王道蕩蕩[注](P39)【注】見於《上述·洪笵》。
圣王之道就会正直通达不偏斜。
偏:不公正。
党:偏私。
(12)惟其有之,是以似之[注]【注】見於《詩經·小雅·裳裳者華》。
這句話的意思是:只因为他有仁德,才能推举象他的人。
七、常用字(一)(P41-67)言A、言:動詞,說話,說(自己主動說)。
(1)食不語,寢不言【注】選自于《論語》。
意思是: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睡觉的时候也不说话。
(2)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
【注】選自于《廉頗藺相如列傳》。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兵事。
B、言:名詞,言論。
(3)聽其言,觀其行【注】指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
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選自《論語·公冶長》。
語A、語:動詞,談話。
B、告訴。
(4)公語之故,且告之悔【注】语,告诉。
之,代词,代颍考叔。
故,原因。
庄公把原因告诉了他,并且告诉他后悔的心情。
出处《郑伯克段于鄢》。
(5)居!汝語女。
【注】出自《論語陽貨》。
居:坐下。
女,你。
C、名詞,言論,話。
(6)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注】我听到了他说的话,但是没见到他的人。
選自于《論語季氏》。
D、諺語,俗話。
(7)語曰:“唇亡則齒寒”。
謂A、對···說(8)子語子貢曰B、叫做;認為;意指(9)謂他人父【注】選自《詩經》。
C、评论(人物)(10)子谓子产: 有君子之道四焉。
【注】選自《論語》,全文是“子谓子产: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君子的四种道德:自己行为庄重,事奉君主恭敬,使民有实惠,用民有法度.”(11)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注】節選自《論語八佾》。
译文是:孔子谈到《韶》乐时说,“美到极点了,好到极点了”;谈到《武》乐时说,“美到极点了,但还不够好.”D、通“為”(12)“一之谓甚,其可再乎”【注】節選自《左轉》。
意思是:一次错误已经很过分了,怎么可以再犯类似的错误呢?訪A、咨詢(訪直接賓語是事)第3頁第一單元(13)王訪于箕子【注】來源《尚書》。
意思是周武王向箕子咨詢“天道”的意見。
B、拜訪C、查訪,偵查請請求(請你允許我做某事,情況比較常見)(14)臣請于武公(15)臣請事之(16)會請先(17)為之請制【注】以上四則均選自《左轉》。
(18)冉子為其母請粟【注】節選自《論語》。
意思是: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相關文章如下:子华使於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翻译:公西赤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他二斗四升.”冉求却给他八十斛.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乘坐着肥马驾的车子,穿着又暖和又轻便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只是周济急需救济的人,而不是周济富人的人.”召A、呼喚(上對下 )(19)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注】孟明:秦军将领:姓百里,名视,秦大夫百里奚之子,此次军事行动主帅。
B、招致,導致(20)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注】節選自《荀子·勸學》,所以言语可能招祸,行为可能受辱,君子为人处世不能不保持谨慎。
報A、斷獄,判決罪人B、收了別人的東西以後,還送給他東西以為回答。
(21)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注】節選《詩經》,引申為回答別人的恩惠或仇恨。
(22)無怨無德,不知所報【注】來源《左轉》,引申為天對人的善惡的報復。
C、奉命回來報告D、給回信,答復告A、告訴(特指大事報給祖宗或上帝 )(23)且告之悔【注】選自《左轉》。
B、規勸,忠告(24)忠告而善之【注】選自《論語》。
諫用言語糾正君父或軍長的過失(25)宣子驟諫【注】選自《左轉》。
(26)事父母幾諫【注】選自《論語·里仁篇》。
幾:暗地的。
討A、研究(27)世叔討論之【注】選自《論語》,討:引申為治理。
(28)其君無日不討國人而訓之【注】來源《左轉》,《左传·宣公十二年》:“楚自克庸以来,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于民生之不易,祸至之无日,戒惧之不可以怠。
”B、聲討(29)亡不越境,反不討賊【注】選自《左轉》,引申為征伐。
反A、翻轉、顛倒、反而(30)輾轉反側【注】節選自《詩經·周南·關雎》。
(3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小人反是。
【注】來自《论语·颜渊》。
意思是: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
小人却恰好相反。
B、造反、叛亂C、回來、退還(32)左傳宣公二年:反不討賊。
左轉僖公二十三年:“公子受餐反璧。
”反璧:退还璧玉。
復A、動詞,回來、回去(33)左傳僖公四年:昭王南征而不復。
B、副詞,又、再(34)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注】選自《左轉》,此句話意思是:晋献公又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
舍A、賓館,招待所B、住一夜(35)凡師一宿為舍【注】《左传·庄公三年》:“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
”C、軍行三十里為一舍(36)左傳僖公三十六年:“其避軍三舍”。
D、放棄、不要、釋放(37)若舍鄭以為東道主【注】選自《左轉·鄭伯克段于鄢》,意思是:如果您放弃郑国,让它存在,以郑国为秦国东边道上的主人。
第5頁第一單元次A、依次序排列(38)左轉成公三年:“次及於是”。
【注】原句是:“《左传·成公三年》:“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次及於事,而帅偏师以修封疆”。
B、臨時駐扎(39)左轉僖公四年:“師退,次於召陵。
”如A、往,到···去(40)左傳僖公四年:楚子使屈完如師。
B、像;比不上(4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注】出自诗经《诗经.卫风.淇奥》,这句诗的意思是君子的自我修养就像加工骨器,切了还要磋;就象加工玉器,琢了还得磨!全文如下: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