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鞘膜积液病人的护理课件

关于鞘膜积液病人的护理课件


鞘膜积液的分类
根据鞘膜积液所在的部位与鞘突闭锁的情况可 分为四类: 1、睾丸鞘膜积液 最常见,鞘状突闭合正常, 积液发生在睾丸鞘膜腔内,呈球形或卵圆形, 由于睾丸附睾被包裹,体检时睾丸不能触及。 2、精索鞘膜积液 鞘状突的两端闭合,但精索 部鞘状突未闭合而形成的囊性积液又称为精索 囊肿 。
鞘膜积液的分类
临床表现
一侧多见,一般无自觉症状,常在体检时偶 然发现,表现为阴囊内有囊性肿块,少量积 液可无症状,若积液量多时,则有阴囊下坠 不适,胀痛和牵扯痛,巨大鞘膜积液时阴茎 缩入包皮内影响排尿、行走和劳动 。
阴囊部可见梨形或椭圆形肿块,囊性,透光 试验(+),如合并感染则透光试验(-), 如为交通性鞘膜积液,则肿块大小可随体位 的改变而改变。
2021/3/1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发病机制
2、病程较长者其鞘膜囊壁明显增厚, 但囊壁厚薄均匀,可有多个小结节假 瘤样改变,甚至出现钙化,与邻近组 织相连,如鞘状突管可容肠管进入时, 则形成腹股沟斜疝。
发病机制
3、积液一般为黄色、清亮、无味的渗出 液。液体中含有电解质、纤维蛋白原、胆 固醇、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比重为 1.010~1.025,白蛋白含量在3~6g/dl。鞘 膜积液量少则10ml以下,多可达300ml以 上,如积液量较多、病程长,可压迫睾丸 及精索,影响睾丸血液循环,并伴有间质 水肿及曲细精管的变化,最终可导致睾丸 萎缩。
诊断及检查
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病史者诊断较 为容易,睾丸鞘膜积液呈球形或卵圆形, 表面光滑,有弹性和囊性感,无压痛,触 不到睾丸和附睾,透光试验阳性(在暗室 内或用黑色纸筒罩与阴囊,手电筒由阴囊 下方向上照是,积液有透光性,若积液为 脓性、血性或乳糜性,则透光试验为阴 性), B超检查也可进一步明确诊断,对 疑为睾丸肿瘤引起的继发性睾丸鞘膜积液 有重要意义。
关于鞘膜积液病人 的护理
概念
鞘膜积液是阴囊鞘膜腔内液体增多形 成的囊肿 。
病因及发病机制
发病原因:
先天性鞘膜积液的病因是胎儿出生之 前,鞘状突管在不同的部位闭合不全 所导致。腹腔液经闭合异常的鞘状突 管在某一水平积聚,形成各种类型的 鞘膜积液。
发病机制
1、积液由鞘膜壁层分泌,腔壁吸收, 当分泌量大于加吸收量时就产生鞘膜 积液。先天性鞘膜积液囊壁菲薄、光 滑而柔软,与周围组织层次清晰易分 离,呈卵圆形半透明状。小儿鞘膜积 液几乎都有未闭的鞘状突管与腹腔相 通。鞘状突管直径一般为2mm左右,较 粗者可达5mm。
3、睾丸.精索鞘膜积液(婴儿型) 鞘膜突在 内环处闭合,而远端其他部分未闭合,精索 部分鞘膜与睾丸鞘膜腔相通形成的积 液, 呈梨状,外形口虽受积液压迫而扩大,但与 腹腔不相通。
4、交通性鞘膜积液(先天性) 鞘状突完全未 闭合,鞘膜腔与腹腔相通,鞘膜腔内积液为 腹腔内液体,积液量随体位改变 而变化, 站立时,阴囊肿大, 卧位时积液流入腹腔, 鞘膜囊 缩小或消失,睾丸可触及。
(2)做好皮肤准备,剃净体毛,清 洗外阴 部。
(3)嘱病人注意休息,预防感冒。
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
1 、饮食护理 待肛门排气后开始进易消 化,维生素丰富,高蛋白的 食物。
2 、体位 术后卧床休息24小时,鼓励病 人早期下床活动,卧床期间 可做深呼吸 和下肢活动。
3、 预防出血 避免伤口缝线断裂,脱落。 定期换药,观察切口有无 渗血,渗液。
治疗方法
小儿鞘膜积液
若两岁后尚 不消失,则 行手术治疗。
两岁前自行 消失,故不 急于进行治 疗
护理措施
非手术治疗及术前护理 1 心理护理
积极有效的术前宣教可消除 病人及家属的紧张,恐惧心理,使之 能积极配合手术。
护理措施
2 术前准备
(1)进行各种生化检查及心电图, 胸透,凝血功能检 查,了解身体状 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