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5、留置导尿管
(1)导尿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 则、引流袋每天更换。导尿管每 周更换一次,每日会阴护理二次。 (2)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导尿管 受压、扭曲、打折、堵塞。引流 袋应低于膀胱水平。
(3)病情允许情况下,鼓励病人 多饮水和进行适当活动,减少尿 路感染,防止尿结石的形成 (4)观察并记录每小时尿量、注 意尿的性状、颜色。 (5 )间歇夹管,每3---4 h 开放 一次,训练膀胱反射功能。
生命体征是机体内在活动的一种客观反 映,是衡量机体身心状况的可靠指标。正 常人的生命体征在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 当机体患病时,生命体征会发生不同程度 的变化。
三.意识状态的观察
• 意识状态的观察
意识障碍指个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缺乏正常 反应的一种精神状态。 • 嗜睡 •意识模糊 •昏睡 •昏迷 -浅昏迷 -深昏迷
D:痰液粘稠时,吸引前可向 气管套内滴注少量无菌生理 盐水。 E: 根据病情如无禁忌,吸痰 前可结合咳嗽训练、翻身、 拍背。
2、静脉通道:
保持静脉通道通畅,遵医嘱给 药,保证治疗。 (1)、浅静脉留置3—5天,深静 脉留置30天,每周二次更换贴纸, 并有标识。
(2)、密切观察局部有无药液外 渗、红肿、静脉炎。
(3)、输注血管活性药物或营养 时,应避免在周围浅静脉滴注。
3、鼻饲管:
(1)尽量选用硅胶材料等刺激小、 质量好的小口径胃管,以减少刺激引 起的返流。 (2)鼻饲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误吸造 成吸入性肺炎。鼻饲时应将病人的床 头抬高30 ---45°,并至少保持至鼻 饲后一小时,以减少误吸发生。
(3 )保持鼻饲液温度适宜、一 般保持在38—40°,应经常检查胃管被食物堵塞。 (4)鼻饲管每周更换、有标识、 插管日期、长度。
(3 ) 气管内吸痰的正确方法 A: 吸痰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而定,有痰就 吸。 B:吸痰前后加大氧流量。 C:选用粗细适宜的吸痰管,吸痰管直 径不超过气管套管内经的1/2,动作迅速 轻柔,插入吸痰管时不可使用负压,吸 痰时边提边旋转,切勿上下移动或固定 在一处吸引,每次吸引不超过15秒,吸 痰管要一次性使用。
六、特殊观察及药物治疗的观察
• 特殊检查或药物治疗的观察
1、特殊检查后的观察:重点了解其注意事 项,察生命体征、倾听病人的主诉,防止 并发症的发生。 2、一些治疗方法时病人的观察。 3、特殊药物治疗病人的观察 :应注意观察 其疗效、副作用及毒性反应 。
第三方面是护理措施的具体实施
一、尽量将病人安置于抢救室 (或监护室)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安静、整 洁、温湿度适宜、光线柔和, 避免不良刺激。
四、瞳孔的观察
•
1、瞳孔的大小与对称性 :正常瞳孔呈圆 形,两侧等大 等圆,位置居中,边缘整齐, 直径为2-5mm。 <2mm—瞳孔缩小 <1mm—针尖样瞳孔 >5mm—瞳孔散大 2、形状 3、对光反应
五、心理状态的观察
• 危重病人常常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心理问
题,如突发的意外事件或急 性起病的病人 常表现为恐惧、焦虑、悲伤、过分敏感等; 慢性病加重的病人,常表现为消极、多疑、 绝望等。因此,在抢救危重病人生命的同 时,护理人员还须努力做好心理护理。
急危重病人是指病情严 重且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 的病人,如果抢救及时,护 理得当,病人可能转危为安。 反之,可能发生生命危险。 因此对危重病人的护理,是 一项非常重要而严肃的工作。
而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成 功率又是一所现代化医院综合 实力和水平的标准,更从另一 个侧面反映护理质量的优劣, 特别能衡量护理人员思想素质、 工作素质及责任心。
四、加强基础护理: 做到病人卫生三短六洁,其中 最重要的是皮肤护理。 (1)病人入院后使用 压疮危 险因素评估表,根据评分制定 相应的护理措施,并要求各班 认真执行与交接。
(2)减轻压力:1--2小时翻身一次, 禁止翻身病人使用气垫床、海绵垫、 软枕头等。
•(3)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局
部刺激。 A:受压部位皮肤红润----安 尔碘消毒----妙膜。 B:受压部位皮肤破损----生 理盐水(安尔碘)- -----红霉素 软膏-----德湿可。
二、卧位与安全: 根据病情酌情给予卧位,使 病人舒适,便于休息。 对昏迷神志不清、烦躁不安 的病人应采用保护性措施、给予 床挡、约束带、气垫床等。
三、管道护理 : 保持各管道通畅,妥善固 定、防脱落、扭曲、堵塞,同 时注意无菌操作,防逆行感染。
•1、气管套管:
(1)保持套管位置正确、固 定套管的系带要打死结,防止过 紧过松,以能容纳一指为宜。 (2)保持局部创口清洁、干 燥,每8小时更换金属内套管、 纱布垫,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 止感染。
4、胸腔闭式引流管
(1)、正确连接引流装置,妥善固定 于床旁,运送病人时,双钳夹管, 水封瓶至于床上病人双下肢之间, 防止滑脱,下床活动时,引流瓶应 低于膝关节。
(2)病人病情允许,应取半卧位, 有利于呼吸、排痰和引流。
(3)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 出口平面60 cm,以免引流液逆流 入胸膜腔造成感染。 (4)鼓励病人咳嗽、深呼吸,有利 于积液、积气排出,恢复胸膜腔负 压,使肺充分膨胀。 (5)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性状、 水柱波动范围并准确记录。
第二方面是病情观察
1、一般情况的观察 2、生命体征的观察 3、意识状态的观察 4、瞳孔的观察 5、心理状态的观察 6、特殊检查及药物治疗的观察
一、一般情况的观察
1.发育与体型 2.饮食与营养 3.面容与表情 4.体位 5.姿势与步态 6.皮肤与黏膜 7.呕吐物 8.排泄物
二.生命体征的观察
• 生命体征的观察
因此要做好急危重病人的护理, 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 准备阶段 第二方面: 病情观察 第三方面: 护理措施的具体实施
第一方面是准备阶段
• 准备阶段分三个步骤:
1、详细了解病情,掌握病人对 疾病认知程度、心理情绪反应、 来自家庭社会等方面的信息, 并对此作出客观的评估。
2、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包括:心理、生理、疾病等 方面的措施。 3、环境准备、物品配备、护 理人员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