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编制依据2页2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2页3施工区域平面布置3页4施工准备4页5施工顺序及方法5页6质量标准17页7质量保证措施18页8安全措施20页9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26页10劳动力组织27页11施工材料、机具计划28页12施工进度计划29页附图1:施工区域平面布置附图2:电动提模组装图附图3:脚手架搭设、轨道平面布置图筒壁模板加图1 编制依据1.1 第二发电厂烟囱钢筋混凝土外筒施工图,图纸分册号60-F1081S-T030301。
1.2 第二发电厂2×600MW机组工程土建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1.3 第二发电厂土建工程项目管理计划。
1.4 第二发电厂烟囱图纸会审纪要。
1.5《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
1.6《烟囱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J78-85。
1.7《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96。
1.8《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1.9《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建筑工程篇SDJ69-87)。
1.1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
1.11《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02)。
1.12《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
(国电公司发布2002-01-21实施)1.1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91。
1.14西北电力建设第四工程公司《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2 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第二发电厂烟囱为240/2Φ6.8m套筒式双管烟囱,按电厂坐标系,烟囱中心坐标A=815.60m,B=575.50m,±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408.00米。
外筒为钢筋砼结构,高度233.0m,外筒▽25.0m以下以及▽100.0m以上为直筒部分,▽25.0m以下筒壁外半径12.75m,壁厚700mm;▽100.0m以上筒壁外半径9.0m,壁厚在450mm~300mm之间,壁厚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烟囱外筒▽25.0m~▽100.0m段,筒壁外半径随高度的增加按5%的坡度减少,壁厚在600㎜~450㎜之间变化。
内管为钢管结构,高度240.0m,内径6.8m。
烟囱内管、外筒夹层间▽25.0m、▽60.0m、▽100.0m、▽140.0m、▽180.0m设有5层钢梁-格栅板检修平台;在夹层间▽225.0m处设一层钢梁—钢筋砼板组合平台,用于钢内管的安装;在外筒顶部▽232.5m处设有封顶砼平台,钢内管伸出顶部平台7.5m;外筒每层平台处设有4个900㎜×1500㎜采光窗;烟道接口尺寸7m×13.3m(宽×高),顶标高▽21.65m;烟囱底部设有两个5m×5m门洞,以供施工使用。
烟囱外筒自▽135.0m起向上涂刷红白相间航空色标,色带宽度21m,在夹层间门洞正对处设有一折返式上人钢扶梯。
外筒主要工程量C40砼:1200m3C35砼:2627m3C30砼:2435m3钢筋:~560t3 施工区域平面布置烟囱施工区域平面布置应结合周围建、构筑物的施工进度及厂区临建设施进行统筹安排,烟囱安全警戒区内建、构筑物在施工进度上应避开烟囱筒身施工工期,施工区域平面布置详见附图1。
烟囱零米筒壁外围30m区域范围内为施工安全警戒区,生产临建设施应布置在警戒区外。
危险区域界线处应设围栅,并悬挂安全警示牌。
危险区域内供施工人员、车辆进出烟囱使用的通道应搭设坚固的安全棚盖,并设专职人员看守。
3.1施工电源施工电源由厂区配电室引入,用电负荷包括:电动升模提升机:2.2×24=53KV A直流电焊机:15×4=60KV A施工升降机:2×30=60KV A现场照明及办公用电:30KV A其它作业:30KV A合计:P=53+60+60+30+30=233KV A考虑到各种用电设备不会同时使用及供电的可靠性,取烟囱施工实际负荷为200KV A。
3.2施工水源烟囱施工水源由厂区临建水管网用4寸镀锌钢管引至蓄水池。
蓄水池贮水量为8m3。
用施工升降机将水运至烟囱施工平台上的储水桶,以供烟囱养护及其它用水要求。
4 施工准备4.1 人员配备根据项目部安排由106队负责烟囱筒身施工,计划投入劳动力约80人。
参见劳动力组织表。
4.2 主要材料配备参见施工材料、机具计划。
4.3 开工条件4.3.1 烟囱基础大体积砼测温养护结束,基础土方已回填至地面标高,质量符合要求。
4.3.2 筒壁钢筋已由钢筋车间配制,满足烟囱施工。
4.3.3 施工水、电源已按方案要求布置好。
4.3.4 烟囱图纸已会审。
4.3.5施工人员已进行体检,全部合格;开工前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全部考试合格,并接受交底(安全、技术)。
5施工顺序及方法5.1施工顺序▽0m~▽7.5m筒壁施工――电动提模组装、施工升降机安装――▽7.5m~▽9m筒壁施工――电动提模平台荷载试验――▽9m~▽24m 筒壁施工――烟道接口处4榀门架安装调试――▽24m~▽233m筒壁施工――▽225.0m组合平台――电动提模平台拆除――外筒顶部平台施工――夹层平台安装――航空色标涂刷――钢内衬施工――上人扶梯安装。
5.2 施工方法烟囱筒壁施工采用DZSM-Ⅲb型电动提模施工工艺,电动提模组装层设在▽9.0m标高处,垂直运输采用购置的施工升降机;组装层以下筒身施工采用翻模施工方法,每层施工1.5m高度,施工操作采用脚手架:脚手架立杆平面布置详见附图3,脚手架步距1.5m,施工中需搭设上一座上人斜道,砼浇筑采用泵车。
5.2.1 电动提模组装DZSM-Ⅲb型电动提模体系包括:平台结构系统(包括鼓圈、辐射梁、钢圈、斜拉索、平台铺板),提升系统(门架),模板系统(轨道、补偿模板),垂直运输系统(施工升降机),电气操作系统5部分组成。
系统布置详见附图2组装图。
5.2.1.1组装工程量5.2.1.2组装准备电动提模零件、部件较多,组装前应充分准备,以便顺利组装。
○1地面门架检修、调试门架检修,安装传动部分(丝杠、螺母、电机等),通电试运行,检查传动部分运行情况,提升速度,提升架与操作架之间配合情况,有无异常,发现问题,进行解决。
○2钢圈试拼装将每道钢圈在一块平整场地上拼装,联成整体,检查各道钢圈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各段圆弧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有偏差时及时修正,再将连接处拆除,预留联接板和螺栓、螺母于钢圈上,作上记号,以便烟囱上再次组装。
○3筒壁轨道布置轨道平面布置见附图3,轨道安装在烟囱内侧。
轨道尺寸为1500×400,烟囱组装层高度为▽9.0m,当烟囱施工到▽6.0m时开始安装轨道,安装时需操平,确保轨道底在同一水平面内。
由于电动提模在提升中需通过烟道接口,烟道接口尺寸7m×13.3m(宽×高),该处将有4个轨道不能安装,组装时解决办法是:这4个轨道不安装,该处四榀门架、四根辐射梁、及脚手板不安装,待提模平台越过烟道顶标高之后,安装轨道,二次再组装此部分平台。
○4施工脚手架搭设根据体系组装层高度▽9.0m,鼓圈本身的高度 4.08m、平台起供15㎝以及升模体系的要求,搭设脚手架放置5㎝脚手板后的标高为6.86m,为鼓圈的吊装作好准备。
筒壁施工用内、外双排脚手架落至轨道底部。
5.2.1.3体系组装组装顺序:鼓圈――门架――平台辐射梁――钢圈――平台铺板――环形吊架――斜拉索――随升平台系统完善――施工升降机安装――电气系统安装――平台荷载试验、系统试提升。
○1鼓圈就位鼓圈重3.45t,高4.08m,半径R=2.5m,用50t汽车吊进行安装。
在鼓圈就位用脚手架上定出烟囱中心及烟囱A、B轴线,在鼓圈下钢圈上用油漆号出就位标志线,就位时使其中心与烟囱中心线重合,并注意鼓圈的方向。
○2门架安装每榀门架重约1t,长度6.75m,用50t汽车吊进行安装。
用吊车将组装好的门架竖直起吊,吊至筒壁上已安装轨道上方,施工人员稳住门架,用撬杠使门架两滚轮进入轨道中,注意提前插上方钢,以便门架挂脚受力。
门架固定好后应及时安装脚手板并完善安全设施。
○3辐射梁及钢圈安装辐射梁每根重0.61t,长度11.3m ,钢圈共四道半径分别为 4.4m,6.3m,7.8m,9.8m。
辐射梁用汽车吊吊装,两点绑扎,水平起吊,一端搁置在门架顶部中间,另一端用销子与鼓圈相连。
辐射梁应对称安装,防止鼓圈偏心受力过大倾倒。
辐射梁安装之前应在辐射梁上画出钢圈就位标志线,以便辐射梁安装后钢圈就位。
钢圈安装,人工用四道棕绳将钢圈拉至辐射梁底安装,注意钢圈的编号及顺序。
○4斜拉索安装斜拉索共三道,半径分别为6.1m,7.6m,9.6m,采用6×37Ф19.5钢丝绳,最外道要求用双股绳。
用4个导链从四个对称方向同时用力,初拉力2t~3t,先拉最外道,拉索凋整好后,用绳卡将绳头固定,每根绳头绳卡数量不少于4个。
然后依次安装其余各道。
○5外侧环形吊架、随升平台完善平台铺板采用6㎝厚脚手板,铺设在辐射梁上,脚手板应铺设平整,并固定牢固。
外侧环形吊架人工用综绳起吊安装,并及时铺设脚手板并完善安全设施。
○6施工升降机及电气系统安装施工升降机采用外购产品,应严格按产说明由专业人员安装。
电气系统包括提升部分、照明部分,由电工按照电动提模电气图纸进行安装,并做好提模施工中的临时防雷接地设施安装。
5.2.1.4升模平台荷载试验平台荷载试验包括外观检察、空载试验、负载及超载试验,此部分详细情况以及实施步骤详见升模平台荷载试验提纲,荷载试验过程应认真填写试验记录。
5.2.2 电动提模施工工艺烟囱组装层以上筒身施工采用电动提模施工。
电动提模工艺流程如下页所示:施工时先拆除下层模板,再将操作平台整体提升,拆除最下层轨道(用导链提至架子顶端);绑扎筒壁钢筋;安装轨道,再支设筒壁模板,校正、固定模板,验收,通过后浇筑砼。
在拆除筒壁模板的过程中,钢筋上料。
这样循环作业,筒壁正常施工一天完成一个流程。
砼浇筑夜间进行,其它作业日间完成。
5.2.3钢筋工程钢筋分布在砼筒壁内、外侧,为横、竖网状形式,内、外侧钢筋网之间用横拉筋连接,环向钢筋均在竖向钢筋的外侧,筒壁钢筋保护层厚度为30毫米。
竖向钢筋设计采用焊接,施工中拟采用机械连接(直螺纹或锥螺纹套筒接头),环向钢筋采用绑扎连接。
每节钢筋绑扎,先在内、外侧竖向插筋上部引一圈环筋,操作时应通过烟囱中心拉半径确定竖向钢筋的位置,之后开始环筋绑扎,绑扎完后,竖向钢筋接长并临时固定。
竖向钢筋接长,当采用焊接,搭接长度不少于10d,当采用机械连接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96之规定。
环向钢筋绑扎,搭接长度不少于40d。
竖向钢筋同一截面截头数量不应超过接头总数的50﹪,环向钢筋同一位置处接头应最少相临三排钢筋,洞口处可为一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