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游览图
幽区指泰山东路一线,从红 门起始,经中天门至南天门为止。 这里是泰山中溪流域,虽处在泰 山之阳正中位置,但因山谷狭窄, 海拔落差较大,尤其是中天门以 下路程,抬眼处大多被陡峻的山 峰遮住视线,登山盘道曲折蜿蜒, 故称幽区。从岱宗坊起,依次有 关帝庙、一天门、红门、万仙楼、 斗母宫、经石峪、壶天阁、中天 门、云步桥、五松亭、望人松、 对松山、升仙坊、十八盘等景点
东路风光
十八盘可分为三段,开山至龙门坡势较缓为 “慢十八”,龙门至升仙坊坡势渐陡为“不紧不 慢又十八”,升仙坊至南天门坡势近乎直立为 “紧十八”。“紧十八”西崖有一似佛巨岩悬在 空中,佛头侧枕,高鼻秃顶,慈颜微笑,名迎客 佛,更添泰山神山意蕴。
中天门是泰山登山东、西两路的交汇点。此处为 登顶半程,上下必经之地。
秀区指泰山西麓桃花峪一 带。这里涧曲林深、潭静瀑飞、 峰崖耸峙、风光秀丽。尤其暮春 时节,满川桃花艳眼,红花绿树、 青山碧水组成一副优美的山水自 然画卷,故称秀区。沿途有元君 庙、彩带溪、钓鱼台、一线泉、 元宝石、海眼、黄石岩、老龙湾、 鹦鹉崖 、一线天、猴愁涧三叉 涧(桃花源)诸景点。
丽区指泰山之阳东西横贯泰山 前麓的带状旅游区域。这里背依泰 山,前临泰安市区,是山与城的过 渡地带,环境清幽,旅游服务设施 完备,交通极为便利。尤其是西起 天外村、东至红门的环山路一线, 依次罗致着天地广场、冯玉祥墓、 卧象石、洗心亭、五贤祠遗址、三 阳观、滦州起义纪念碑、烈士祠、 普照寺、范明枢墓、金山公园溪 水深涧之畔,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色 和谐映衬,是休闲旅游的绝佳所在。
泰 山 游 览 图
对泰山了解不多的人来讲, 对泰山了解不多的人来讲,泰山景区的划分 往往令人迷惑。 习惯上将泰山景区划分为“ 往往令人迷惑 。 习惯上将泰山景区划分为 “ 旷 、 幽 、 奥 、 秀 、 丽 、 妙 ” 六 个 区 域 。
旷 区 指 泰 山西 路 ,天 外 村至中天门一带。这里地处 泰山之阳偏西位置,是泰山 西溪流域,山谷宽豁,视野 较好,光照充足,水韵充沛, 远观泰山诸峰历历在目,故 称旷区。主要景点有:天地 广场、龙潭水库、香油湾、 白龙池、黑龙潭、马蹄峪、 顺 天 桥 、 通 天 桥 等
泰山
雄伟壮丽,相对高度达1300多米,与周围的平原 丘陵形成高低,大小的强烈对比,在视觉效果上 显得格外高大。泰山群峰起伏,主峰突兀,从海 拔150余米的山麓泰安市区,至中天门海拔847米, 南天门1460米 ,玉皇顶1545米。层层叠起,形成 了一种由抑到扬的节奏感和“一览众山小”的高 旷气势。泰山山脉绵亘200余公里,基础宽大,形 体集中。基础宽大便产生安稳感,形体庞大而集 中则产生厚重感。所谓“稳如泰山”“重如泰 山”“泰山压顶”等名言,正是上述自然在人们 的精神上与心理上的反映。
奥区指泰山之阴的大片区域。广 义上包括后石坞、佛爷寺、天烛峰等 处。这里秀峰 并列,奇松竞秀,怪石 丛生,至今依然基本保持着古朴悠远 的自然原貌,人工斧凿痕迹很少,游 客到此往往心生奥绝于世、耳目一新 的感觉,故称奥区。这里游人较少, 但景点众多。主要有:乱石沟、避尘 桥、八仙洞、黄花栈、天空山、老君 庙、灵异泉、莲花洞、玉女修真处、 九龙岗、姊妹松,仙鹤湾、三折瀑、 鲤鱼背、望天门、华山松林、大小天 烛峰、将军山、罗汉峰,以及佛爷寺 内及周围的大雄宝殿、一亩松、玉泉、 卖饭棚子、明堂园等。
妙区指泰山之颠旅游区。它与泰山 幽区(泰山东路)一起组成泰山旅游 的最精华所在。此处“日近云低”、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按道 教所称,这里已是天庭,是神仙的领 地。游客历经攀 登的艰辛,登临到此 处,就达到了泰山游程的最高境界, 视界豁然开阔,高峻的山岭全被踩在 了脚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 小”。这里有南天门、天街、碧霞寺、 大观峰、青帝宫、玉皇庙、日观峰、 拱北石、瞻鲁台等著名景点。如果幸 运的话,可看到旭日东升、黄河金带、 云海玉盘、碧霞佛光等泰山极顶奇观。
云步桥位于“斩云剑”北侧,在快活三里北首。 是跨中溪而建的一座单孔拱形石桥。
天地广场为泰山西路登山之始,其址旧称“天 外村”。是泰安城区与泰山西路景区的过渡地带。 南有龙潭路直通泰山火车站,东过大众桥至冯玉祥 先生墓,北经蓄水36万立方米的黑龙潭水库,再沿 盘山公路可乘汽车到达中天门。
在东百丈崖下面有一自然石穴,深广数丈,名 黑龙潭。由于山水常年冲激,口小腹大,形同坛子, 故名潭水碧绿,清澈见底。潭上一桥凌空飞架,宛 若长虹。夏秋水大之际,瀑布飞流直下,声若雷鸣。 桥下挂起千尺素练,直达黑龙潭,称为"龙潭飞瀑", 是泰山胜景之一。特别是雨过初霏,白云低空徘徊 缭绕,西面悬崖的两道瀑布,凌空而下,犹如玉龙 飞舞,和龙潭飞瀑合称"云龙三现"是泰山一大奇观, 所以古人有"冒雨游山也不嫌,游山遇雨景更添"的 诗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