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脓毒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脓毒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中医认为,ARDS病机的关键为“肺肠同
病”,根据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
采取肺肠同治,可减少机械通气的不良反
应,减少呼吸机应用时间等。
1.机械通气的使用
采用低潮气量通气,潮气量6ml/kg,平 台压<30cmH2O,PEEP 5~18cmH2O和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保证PH值7.2~7.5, PaO2>58~60mmHg或SaO2>90%。 2.肺肠同治 推荐方剂,宣白承气汤、凉膈散等。 3.解毒活血法 血必净注射液:推荐剂量100ml,2~3次/ 日。
6.碳酸氢钠
严重酸中毒(如血PH<7.05)往往使休克难以 纠正并可导致脏器损伤,在给予驱除病因和改善 循环等措施后仍伴有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建 议给予5%碳酸氢钠使血PH纠正至接近7.35左右, 可少量(如50ml)多次静脉滴注,避免过量应用 (如血PH>7.45),防止氧解离曲线左移,加
2.活血解毒中成药
血必净注射液50~100ml加入250毫升液体静脉 点滴,2~3次/日。
3.推荐方药:芪参活血颗粒,由丹参、黄芪、当
归等药物组成,用于气虚血瘀证。 血府逐瘀汤,主要用于瘀毒互结证; 犀角地黄汤,用于热毒瘀结证。
(五)肠道功能障碍的调理
严重脓毒症发生后由多种因素导致的肠缺
血、肠道损伤、肠功能丧失导致的急性肠
巴酚丁胺(最大剂量20μ g· kg-1· min-1)。

“集束化”治疗是指将指南中使用重要治疗措施组 合在一起。早期集束治疗更强调时间紧迫性,包括: ①尽可能在1~2h内放置中静脉导管, CVP和 ScvO2监测; ②早期血清乳酸水平测定; ③抗生素使用前留取病原学标本;
④在1h内开始广谱抗生素治疗;
功能障碍。使肠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肠内
细菌移位,内毒素、细菌、抗体介质不断
进入血液和淋巴液,导致多种炎症介质释
放,引起和加重失控性SIRS。
1.推荐方剂: 凉膈散,用于热毒互结,腑实不通证; 大承气,用于阳明腑实“痞、满、燥、结”; 通腑颗粒,用于气虚,阳明腑实证等。
2.解毒活血法
血必净注射液:推荐剂量100ml,2~3次/日。 3.前列腺素E1:推荐剂量10μg /日,静脉注射。
重组织缺氧。
7.山莨菪碱
当血乳酸>4mmol/l,指压试验>3s,皮肤 发紫,四肢厥冷,提示严重组织缺氧,予静 脉注射山莨菪碱10mg, 3~4次/日。 相对禁忌: ①血容量不足,血压、心输出量低; ②休克晚期,去甲肾上腺素的血管收缩 作用已不明显; ③连续用药数次,病情未见好转。
8.控制血糖
化技术针对清除内毒素、炎性介质效果有待进一步研 究。
中医认为,脓毒症病机的核心是毒损络脉,络脉瘀滞,
似与西医学“内毒素、炎症介质血症”有关,因此在 脓毒症初始阶段应用中药解毒活血,可与抗生素联合 应用,收到“菌毒炎并治”的效果。
上海长征医院急救科刘雪峰等研究显示,血必净
注射液联合抗生素能够改善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症 状和脏器功能,能够降低病死率,其作用机制可
脓毒症的中西 医治疗进展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症医学科 梁 群
内容提要
关于脓毒症(Sepsis)
脓毒症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型诊治 中西医结合防治策略
脓毒症的概念
由感染所导致的破坏性的全身炎症反应
Sepsis = Infection+SIRS

脓毒症(Sepsis)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 反应综合症(SIRS);是各种严重感染、休克、 创伤、缺氧、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 诱发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多器官功 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重要原因。
4.针灸:推荐穴位:足三里、气海、天枢、太冲、
支沟,实证用泻法,虚证用灸法。
(六)ARDS的治疗
多项研究表明,通过减少潮气量(VT)以 限制平台压水平,可以改善ARDS患者的预 后,其机制是为减少了肺泡过度膨胀带来的 肺损伤。目前,小VT机械通气已经被推荐 为ARDS患者机械通气的原则之一。但有研 究提示,过度的减少VT可能会造成呼气末 肺泡萎陷,间断使用肺复张法适当提高瞬时 呼气末正压(PEEP),以避免这些肺泡再 萎陷。
血系统的激活和炎症反应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全身炎症反应所致的凝血系统被活化,使机体处
于高凝状态。而多种凝血因子又可以反过来促进
炎症反应的发生,引起两个系统的交叉反应。 中医学认为,此为“血瘀证”,应遵循“气血相 关理论”治疗。
1.低分子肝素
低分子肝素钠60-100U/kg,皮下注射,1次/12h; 或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1次/12h。使 用过程中应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应用7~10d。

中医认为,其归属“厥脱证”的范畴,“正气 欲脱,瘀毒内盛”是关键病机之一。 因此,中医可应用“扶正固脱、活血解毒法”。
1.脓毒休克的“序贯”与“集束”治疗

“序贯”治疗是指在采取液体复苏、提高RBC比容 (HCT)和应用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相继治疗的方案。 在复苏最初6h内,如CVP已达8~12mmHg后,但 SvO2仍未达到70%,则需输注红细胞悬液使HCT>30%; 如平均动脉压(MAP)未达≥65mmHg应用多巴胺或多
【疗效判定】
痊愈: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 三项均恢复正常。 显效:病情明显好转,有一项未完全恢复正常。 进步:用药后病情有所好转,但不够明显。 无效:用药后病情无明显进步或有加重者。
感染、SIRS与脓毒症的关系
细菌 其他 缺血
真菌
INFECTION 原虫
sepsis
SEVERE SEPSIS
SIRS
胰腺炎
创伤 烧伤
病毒
其他
诊断标准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诊断标准 脓毒症诊断标准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体温超过38℃或低于36 ℃
心率超过每分钟90次 呼吸每分钟超过20次或 PaCO2低于32mmHg 白细胞计数高于12000 具有以上两项以上即可诊断为SIR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脓毒症的中医 证候诊断要点
初期表现
毒热内盛证 瘀毒内阻证
极期表现
气阴耗竭证 阳气暴脱证 内闭外脱证
恢复期表现
气虚阴伤, 邪热内阻证 气虚阳伤, 邪热内阻证
三、中西医结合诊疗原则
(一)早发现、早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脓毒症因全身炎症反应毛细血管内微血栓形成致微循
环障碍,组织灌注差,发病急骤,病情危重,预后不良。
⑤如果有低血压或血乳酸>4mmol/L,即予液
体复苏(20ml/kg),6h内达到上述目标。
2.血管活性药物
经过充分液体复苏仍不能改善动脉血压和组织 灌注,应使用血管活性药物,需维持平均动脉压 60~65mmHg。 可选用去甲肾上腺素(0.01μ g· kg-1· min-1开 始,最大可达5μ g· kg-1· min-1)和多巴胺 ( 5 μ g· kg-1· min-1开始,最大可达20μ g· kg-1· min1)。难治性休克患者可使用血管加压素(0.01~ 0.04U/min)。
(七)严重脓毒症免疫调理
脓毒症时特异性免疫处于受抑制的状态,主要是 由于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和T细胞,特别是
CD4+细胞)及树突状细胞凋亡加速的结果。
中医认为,其属“瘀毒内盛,损伤正气,耗气, 伤阴,损阳”导致“虚实互存”的一种病理状态。
1.解毒活血法 血必净注射液,推荐剂量100ml,2~3次/日。 2.扶正祛邪法 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推荐剂量100ml, 1次/日。 参附注射液,推荐剂量100ml,1次/日。 3.α1胸腺肽 α–1胸腺肽(日达仙或迈普新)1.6mg,皮下 注射,2次/周,连续4周。
此,应用活血解毒法,能起到退
热的功效。 1.使用抗生素和解热镇静剂。 2.解毒活血中成药:血必净注射液 50~100ml加入250m液体静脉滴注, 2~3次/日。 3.推荐方剂:柴胡类方合麻杏石甘 汤、柴胡类方合白虎汤。
中医
瘀毒互结, 络脉受损
高热
(三)抗脓毒性休克治疗

脓毒性休克是脓毒症病情恶化的结果,病死率 极高。早期目标治疗是抗脓毒性休克的基本治疗标 准方案。
无论是否有糖尿病史,都应通过持续静 脉输注胰岛素和葡萄糖来维持血糖水平< 8.3mmol/L(150mg/dl),4.4~6.1mmol/L (80~110mg/dl)最佳。
早期每隔30~60分钟测定一次血糖,稳 定后每4小时测定一次。
(四)严重脓毒症的抗凝治疗
凝血功能障碍是脓毒症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凝

(2)复苏液体选择:可给予晶体液或胶体液,对怀
疑有低血容量(怀疑脏器灌注不足)的病人可进行容量
负荷试验。
容量负荷试验:30min内给予晶体液500~1000mL或胶
体液300~500mL,同时监测血压、心率、尿量及肢体末
梢温度等。 补液也要视患者的反应和耐受性来决定其种类、数
量和速度。
2.菌-毒-炎并治的早期应用
诊断标准
符合1中的两项以上和2中的一项以上指标即可
诊断为脓毒症;
在以上的基础上出现3中的任何一项以上指标
者诊断为严重脓毒症;
出现3中的任何两项以上指标者诊断为多器官
功能障碍综合征。
脓毒症的中医辨证分型
脓毒症的辨证当应遵循六经辨证、卫气营 血辨证,六经相传、卫气营血相传与脓毒 症的发展相类同,六经辨证是脓毒症辨证 论治的基本辨证体系,卫气营血是六经辨 证的补充,把脓毒症分为三大证:(1)热 证;(2)瘀证;(3)虚证。
3.扶正固脱法
生脉注射液或参麦注射液100ml,加250ml液
体,静脉滴注。
独参汤:红人参根据确定剂量,浓煎频服,或
鼻饲。
有阳脱之象者可用参附汤。
4.活血解毒,祛邪扶正
相关主题